從航天飛機退役到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美國航天是否會重新崛起?

2011年7月21日17:55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的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在跑道著陸了。這一刻意味著美國使用了30多年的航天飛機全部退役,這也標誌著美國一直引以為傲的一個航天時代的終結。航天飛機可以像火箭一樣垂直髮射,但是它可以像飛機一樣滑翔回預定機場,水平著陸。

從航天飛機退役到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美國航天是否會重新崛起?

美國航天飛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可以重複使用的,能夠往返於地面和宇宙空間的運載工具。可以實現在地球外層空間的變軌,而且可以執行多種任務。諸如與空間站的對接、停靠,可以運輸貨物和宇航人員,可以進行空間實驗、衛星發射、衛星檢修與回收等。

從航天飛機退役到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美國航天是否會重新崛起?

但是時隔7年後,2018年初,還是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國私人宇航公司SpaceX,發射了一枚讓全世界“刮目”的超級重型運載火箭—“獵鷹重型”。7年前因為“太貴”美國宇航局把最後一架航天飛機推進了博物館,現在這個“廉價”的“獵鷹重型”讓美國人看到了希望。他的發射會讓美國航天重回巔峰嗎?

從航天飛機退役到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美國航天是否會重新崛起?

驢哥認為隨著“廉價”的“獵鷹重型”的成功,勢必會帶來一波太空探索的新革命。以像純商業運作的SpaceX和Blue Origin這樣的科技公司為代表的太空商業探索將拉開序幕。冷戰中像軍備競賽似的太空探索將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經濟的可持續的太空探索新模式,美國航天可能要重新崛起!

從航天飛機退役到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美國航天是否會重新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獵鷹重型”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達到63.8噸,比NASA的航天飛機29.5噸有效載荷提高了一倍多。我們中國2016年才首飛成功的“長征5號”只能把25噸重的貨物運送到“近地球軌道”,最多可以將一個5噸重左右的火星探測器送到火星,然而“獵鷹重型”最多可以將16噸多重的探測器送到火星。目前在進行探索地外星體有實際行動的只有中美兩個國家,看來中國要加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