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們》讀後感

《最好的我們》讀後感

最好的我們,平凡的我們

一晚上加大半天把這本書看完了。看之前知道寫的是高中生的故事,身為昂首闊步走在奔三道路上還死賴著青春尾巴不放、一直以來規規矩矩嚴守各階段學生守則以致履歷上清清白白、情感世界極端狹小還一片空虛的人,再去讀高中生活,覺得有點矯情,更怕讀不出感覺來,沒有共鳴,白瞎了一部好作品。

看書評時看到了書裡的一段話,是主人公耿耿的一段自白:“我不幸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那種人,沒能力,卻有上進心;沒天賦,卻有夢想;越努力,越難過。”

那個時候自己正處於結果遙遠而未卜的奮鬥期,乍看到這句話差點把眼淚逼出來。真像自己的寫照啊。

於是決定等時間和心情都空出來的時候,好好看看這本書,她好像有我能讀懂的東西。

看完之後,不虛此讀。可以說,耿耿是我讀過的小說裡最喜歡的人設之一。願因很簡單,她像極了我,和大多數的我們。振華三部曲除了這一本完整仔細地看過,其他兩本大致瞭解,其中的高中生們可愛的讓人喜歡讓人希冀的很多,但我覺得耿耿是代入感最強的一個。她沒有超級賽亞人的智商和天賦,沒有洛枳凌翔茜她們的美麗,也沒有被賦予悲慘身世作為呻吟傷懷惹人憐惜的資本,她就像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的你我一樣,風中塵土裡沙,微不足道,尋而不見;在自己的狹小舞臺上吭哧吭哧唱自己的戲,唱得小心翼翼,唱得聲嘶力竭,唱得百無聊賴,沒有觀眾沒有矚目,自己演自己看;不會太好也不算太壞,就是平凡、普通,再說狠點近乎平庸。

我們似乎很難接受自己平凡、普通的事實,特別是還有大把未來可以憧憬的年輕時期,總渴望能夠與眾不同,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自己能有獨特的個性和氣質吸引別人的注意,能有非凡的才華和運氣成就精彩的人生,能夠在別人漫天的失戀怨念中書寫從一而終的完滿愛情……其實哪有那麼多不一樣,都是一顆腦袋一顆心,芸芸眾生做不到的我照樣做不到。

耿耿身上還有一點我很有感觸,就是那顆不甘的心。即便艱難迷茫也要埋頭向前,即便四面楚歌也要決然一戰,不是對勝利多有信心,而是不願放棄,失敗的次數多了,徒勞的努力多了,堅持就成了一種慣性,找不到放棄的理由。

餘淮也好喜歡。雖然他也屬於貝霖口中“得天獨厚”的一類人,卻折在了運氣上,生活中該經歷的痛苦和掙扎一點沒少反而更有過之,這讓他的那份堅持和驕傲益發閃光,和一生順得跟仙兒似的林楊相比更真實,也因為真實而更加震撼和珍貴。

高中時最好的餘淮、現在稍有落魄的餘淮,高中時平凡的耿耿、現在最好的耿耿,他們都在努力的生活,努力讓今天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真心希望他們能有個好的結局。因為那就是我們自己。

我不執著好的結局一定是耿耿餘淮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認真又不怯懦的人,無論他們的決定如何,都不會讓自己留下遺憾。

感謝作者,讓我們看到了兩個平凡的孩子,告訴我們平凡的人可以怎麼活,讓我們相信平凡的人也能活出自己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