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北大高考狀元,和郭敬明齊名的美女作家,因為不要面子才成功

她叫劉婉薈,85後女作家,筆名八月長安。這麼介紹的話,可能有點突兀,大家也是雲裡霧裡,不知道這究竟是誰。但要是說到她的作品,那就沒人不知道了。

比如青春劇《最好的我們》《橘生淮南》,又比如愛情劇《被偷走的那五年》。在我看來,她描繪的人物都很真實,和《小時代》相比的話,算是更接地氣。

她是北大高考狀元,和郭敬明齊名的美女作家,因為不要面子才成功

與劇中人物合照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時間的女兒》,這是她唯一一部散文集,用來講述她自己的成長故事。看完之後,我便理解了為什麼她就能成功。

首先你得不要面子,簡單說就是“別淨整那些虛的”。先回到她的高中時期,那三年裡她一直都是第一名,算是典型的別人家孩子。

這臨近高考了,班主任開始找她談話,倒不是她的狀態不好,而是涉及到利益。老師跟她說“學校有1個保送北大的名額,能加20分,你要是發揮正常,考北大沒問題,能不能讓給第二名?”

她是北大高考狀元,和郭敬明齊名的美女作家,因為不要面子才成功

在我看來,一般人都會答應這個要求。一來是高中的我們還把老師當作“神明”,這可是她親口提出的建議,那應該不會錯。

二來是你讓出名額,就等於給了別人機會。如果班裡能有兩個考上北大的,那可是學校的榮譽,大家也會給你貼上“無私偉大”的標籤。

這事兒好像既能賣老師個人情,還能在同學中賺足面子,於是你猶豫了。但她只反問了一句話,“如果我發揮不正常呢?”

她是北大高考狀元,和郭敬明齊名的美女作家,因為不要面子才成功

後來的事不說應該也能猜到,她得到了本就屬於她的名額,捍衛了自己的應有權利,並且沒出意外的考上了北大。

所以你看,如果真的足夠渴望成功,那就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不管別人給你多大肯定,哪怕把你吹捧成朵花兒,你都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永遠不要落到“活受罪”的地步。

再到她寫這本散文集,也算是她的自傳,她照樣是不要面子。我覺得寫作不難,難的是寫自己。因為你需要客觀的審視過去,然後考慮哪部分能展現。

她是北大高考狀元,和郭敬明齊名的美女作家,因為不要面子才成功

畢竟這個網絡時代,多數人都愛戴面具。但八月長安是真的不在意這些,她把自己的糾結、慾望、弱點全部寫進去,就那麼攤開來讓讀者看,這是很珍貴的,所以她會被喜歡。

那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又何必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呢。不如真實點、別太在意麵子和人設,畢竟不能當飯吃,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