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但經驗和歷史教會我們的,卻是人們並沒有從歷史方面學到什麼”

- 黑格爾 《歷史哲學》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最近認真讀了點書,看了《大空頭》,研究了各路科研金融文章,關於08年美國金融危機複雜龐大牽扯甚多,眾多評說各抒己見。以下盤點總結僅以代表我個人理解,盡力用簡單的語言將這一亂象稍作解釋。


表面上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是房地產經濟泡沫。

而其本質,是資本市場的矛盾和短視。

什麼矛盾?實際資產與龐大負債的懸殊矛盾,飆升的房價導致的高昂房地產貸款與微薄民眾收入的矛盾。

何為短視?大量金融衍生品的泛濫無管制,金融機構的投機取巧,再加上信用評級機構的不作為。

以上就像將一顆碩大渾圓的雪球,懸于山尖之上。

乍一看,熠熠日光下,一副多麼巧奪天工的藝術品。無數遊人紛至沓來,出錢付了門票入場欣賞。

可它是極脆弱的。一陣叫做低信用貸款人違約的微風從遠處飄來,席捲成勢,雪球滾落崩塌而下,一路越滾越大,瞬成雪崩之勢。

幾乎沒有人倖免於難。


  1. 房地產泡沫的起源

繼2000年開始美國互聯網泡沫崩潰以後,為了應付危機,美聯儲的主席 - 艾倫把利率調低,從2000年的6.5% 下調至2003年的1%。簡單來說,流動性變高了,錢變多了。

那1%的利率意味著什麼?

假設2002年小明想要在美國買一棟售價為80萬美元的房子,小明剛大學畢業,手頭上沒有多少現金,所以會向銀行貸款來買房。

這裡1%的利率對於小明來說,向銀行貸款買房所需要支付的利息極低。而當時美國房價正在抬升,漲幅在20%左右,這個數字到了2004年變成了80%。

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1995 - 2007 美國房價走勢圖

假設你是小明,你願不願意在2002年以1%的利率貸款買房,在2004年出售賣掉,來賺取那80%的利潤空間?

當然!

那為什麼當時美國房價會上升得這麼快呢?

美國一直都推行信用制(氾濫成災的信用卡就是證明),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信用評級,用於借錢或超前消費。

廣泛的信用制讓當時對房產首付的要求很低。也就是說,假設小明想買的房子是200萬美元,2000年的銀行很可能直接貸款給他180多萬甚至全款。

極低的利率鼓勵了流動性的錢越來越多,也就是大家可用的閒錢越多。貸款炒房的代價越來越低,開始炒房的玩家越來越多,供不應求,所以房價一路抬升。

為什麼這逐漸成為一個泡沫呢?

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泡沫 = 看上去fancy漂亮卻極度脆弱的東西。

在1997年,美國平均住房貸款的月供佔稅後收入的22%;而2005年,因房價上漲,這個比例上升到了37%(數據來源於智通財經)這說明,房價漲但工資沒怎麼漲,其實美國普通民眾沒什麼經濟實力來負擔昂貴的房價。

這就是泡沫。一旦可以用的閒錢少了,還不起房貸了,離泡沫破滅也就不遠了。


  1. 次貸危機的核心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概念叫做Bundled MBS (Bundled Mortgage Backed Security) - "住房抵押貸款債券”。聽起來真的蠻複雜的對麼

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不想等30年才慢慢從小明那裡把錢全部收回來。所以小明的這筆300萬貸款(連本帶利),被銀行加工成了債券產品,賣給了其他金融機構。

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銀行去找權威評級公司來評級信用,綜合利率和風險評估以後,把小明的這筆300萬住房貸款用250萬的價格賣給了A。

為什麼當時大家都熱衷於做這種交易呢?因為它是一筆毫不費力,看起來風險極低的躺在路上等著被人薅的錢。對於A來說,它用低價買到了以後30年的300萬現金流。對於銀行來說,借出去200萬轉手賣出250萬,它一下就賺到了50萬現金。何樂而不為?

成千上億個小明,堆砌了依靠MBS債券撈金的大熱風潮。在這條完整MBS債券的資金流動鏈中,錢從無數個小明流經銀行,通過信用評級機構的評定,流向全世界的投資者。

這個神奇的過程中,小明付不起房貸而違約的風險,從銀行轉移到了金融機構ABCDEFG。又從ABCDEFG轉移到了散佈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投資人和基金會中。

美國住房貸款的市場中,有近一半的這種MBS債券被賣給了兩大抵押貸款融資巨頭 - Fannie Mae & Freddie Mac,又經由它們之手,轉賣給了世界各地的銀行,養老金,政府,對沖基金,保險公司和個人投資者。

相當於全世界的投資人都在“自掏腰包”幫美國人民買房。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夕,這兩大巨頭髮行的MBS債券就高達4.4萬億美元 - 一個極度華麗又危險的泡泡。

這時候一個更加神奇的東西(shit)出現了 - 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 Loan )

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這種次級MBS債券又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很垃圾,違約風險高但是便宜的MBS債券。

債券有不同的信用等級,評級是根據小明們有沒有錢,或者有沒有還錢能力來定。比如說小明們的資料(學歷,家庭收入、資產和負債)和其信用評分。

AAA等級的MBS債券,意味著評級公司認定這類借款人的違約可能性是極其小的,所以投資這類債券的風險很小,因而AAA等級的MBS債券售價最高。

同理可言,C等級的MBS債券相當於垃圾券,風險很高但售價低。

這時候,華爾街各大投行(美林,高盛,雷曼,貝爾斯登,大小摩根等等)的精英們,看著如日中天屹立不倒的美國房市,覺得如果把錢貸款給一些信用等級不好的人去買房,也不會有多大的風險。即使這些人違約,大不了把房子收回來再賣掉就好了。他們的推斷在當時看來很堅挺:房價不會全國性地下跌,所以沒什麼好怕的。

於是一種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的驚人騷操作開始了。

這些腦子聰明漂亮的華爾街精英們,開始將房屋貸款開放給更多信用不好的人 - 這些人被電影《大空頭》戲稱為忍者神龜NINJA(No income, no job and assets),沒有收入沒有工作也沒有任何資產。

這時候一個最重要的神級概念出現了 - CDO (Collaterized Debt Obligation) - “擔保債務憑證”。簡單來說,他們把這些信用等級低的借款人混在另外一些信用等級高的借款人裡,然後打包成一個MBS,以此來抬高MBS的信用等級賣出更高的價錢。

打一個不太恰當但是生動的比方。

就像把單價昂貴的松露和狗屎一起做成裝飾放在了巧克力蛋糕上然後裝進了華麗高級的Laduree禮品盒子,附上高質量的戳印認證,繫上蝴蝶結,賣出了高價,被流水似地送往世界各地的高級下午茶桌上。

可終究,總會有人吃壞肚子。

可是為什麼信用評級機構會被投行的手段輕易矇蔽呢?電影《大空頭》給了兩個隱晦的可能答案。

第一,競爭壓力。

電影裡,基金經理Mark對MBS的信用評級產生疑問,發現很多連基本信息都沒有提供的借款人,被放在了評級為AAA的MBS裡。所以他拿著借款人資料去質問標準普爾(三大評級機構之一),得到的回覆是:如果我們不給AAA,那他們會去找我們的競爭對手Moody

第二,信用評級的套路已經被投行精英們摸熟了。這個理由我認為更真實一點。評級機構裡那些最聰明優秀的人,並不滿足於低廉的薪水,紛紛跳槽或被挖到投行。他們熟知評級機構的信用模型,所以在為投行設計MBS套餐時,會有意避開雷區。


  1. 電影的現實還原

《大空頭》裡,有幾路不同的金融界精英,提早看到了房地產泡沫的前兆。

Dr Burry (貝爾)通過瀏覽成千上百萬份MBS後面的借款人資料,發現幾乎有50% 的借款人沒有留下任何有效信息。也就是說,這些人可能完全沒有能力還房貸,或者銀行完全沒有對他們的還錢能力進行審核。

“除了起草這些文件的律師以後,我大概是唯一一個看過它們的人了”

- Dr Burry

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Burry在解釋自己是唯一看過所有借貸文件的人

就像電影裡提到的,有65%的AAA級MBS債券,其中95%都是信用評分不到550分的次貸。For your information, 美國的信用積分最高850分,最低300分,中位數在723分。

可怕吧?就像一場光天化日的詐騙,所有人忙著收錢,居然沒有幾個人察覺到這是場聲勢浩大的災難。

我到現在才把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理順了

關於Burry提到的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 :本質上是一種合約,可定製化,往往用於轉移金融風險。它們數量龐大,概念邏輯極其複雜,被巴菲特戲稱為“金融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講一句很老實的話,的確當金融衍生品被玩得越來越高深複雜,普通人很難真正看懂,只有投行精英們知道他們在幹嘛。

衍生品的濫用和暫時性的財富狂熱,會讓人不知不覺忽視了真正重要的能推動經濟的東西,比如實業創新,比如發展科技。就像同樣下調利率,德國通過政策來抑制房價而西班牙通過政策來抬高房價,而真正驅動國家繁榮強盛的貿易和實業又進步了多少呢?

最後以芒格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作為今後警醒勉勵。

“在美國的衍生品賬目上,有很多從來沒被賺到的披露利潤和許多從來不曾存在的資產”

- 查理・芒格

金融概念交錯複雜,如有誤讀理解,請多包容指教。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如果有朋友想要共同探討,歡迎留言給我~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一個鴿子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