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南陽網訊 (通訊員

梁曉東 嚴曉峰)4月24日上午,南陽市農科院水稻研究員郭俊紅、市水稻辦主任張彩虹,帶領農科院曹宗鵬研究員和楊陽助理研究員一行四人,一大早就來到了厚坡千畝稻蝦基地,實地查看水稻育苗前的旋耕施肥等前期工作籌備情況。

在後街智慧農業稻蝦種養示範區,一行人沿著堤埂邊走邊看,不遠處旋耕機轟鳴著在撒施底肥,工人們在田間穿梭著運輸肥料收割堤埂的早熟油菜。

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機器施肥旋地,為插秧做準備

郭俊紅研究員聽取了厚土農業公司經理唐朝華關於今年水稻種植的計劃。他指出,稻蝦共作是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的一種生態種養模式,小龍蝦為稻田鬆土防止板結,其糞便和餌料殘渣為水稻提供有機肥料,稻田內的雜草、水生昆蟲為小龍蝦提供天然餌料。市農科院和水稻辦從前年開始就密切關注著這一產業在厚坡的發展,兩年多來,厚坡的稻漁產業發展呈現出“兩高兩密集”的鮮明特點,兩高是起點高、社會關注度高。厚坡基地在去年底先後榮獲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和國家級健康水產養殖示範場兩項殊榮,非常可貴,省市縣各類媒體對厚坡的稻蝦產業進行了頻繁報道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兩密集是智慧裝備密集、迎接各地觀摩參觀密集。

因此,今年稻漁綜合種養的首要任務是選擇高產優質品種,全力以赴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市農科院願意定期提供現場技術指導和遠程技術服務,將厚坡稻蝦綜合種養基地打造成南陽農業結構調整的一張燙金名片。

主抓稻漁基地的副鎮長嚴曉鋒向專家組總結了去年稻蝦產業的成績和不足,懇請各位專家在品種推薦與把關,植保高產方案上給與詳細指導。

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專家組在智慧農業稻蝦基地現場指導

在大寨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一眼望去,從饒西渡槽到倉儲路兩千多畝基地盡收眼底,稻田環溝內綠水環繞,白雲映照,堤埂的油菜恣肆旺盛,蜂飛蝶舞,一幅如畫的田園風光。

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專家組在大寨水稻梯田區域指導水旱輪作的做法

張彩虹主任說,淅川厚土農業公司的基地面積大,地塊類型涵蓋平地保墒田和微丘梯田,梯田存在著緩慢漏水的特點,應根據不同的地塊,選擇不同的品種。她根據后街智慧農業區域保墒性好的土壤特點,建議種植口感優良的粳稻為主,市水稻辦可以免費提供500斤“宛粳096”水稻種子,該種子是南陽市唯一通過農業部審定的水稻品種,在安徽推廣五年來,普遍產量高口感好。而在大寨微丘梯田區域,可以種植高產耐旱抗倒伏的的優質秈稻。

縣農科所所長周培霞對市專家組講解了淅川農科所近兩年在滔河和厚坡做的水稻種植試驗情況,特意介紹了南陽西部古老的常規粳稻品種“九月寒”。據南陽市志記載,該品種曾經是南陽西部的清廷貢米,品種幾近滅絕,省農科院專家多次赴西峽搜尋種子未果,目前僅淅川農科所留存下來52斤種子,計劃今年在後街稻蝦區域做育苗移栽和機器直播對比試驗,為保留區域性古老水稻品種的基因留存更多的種子。上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室首席專家尹海慶教授來厚坡取走了一捧種子樣品,準備在實驗室做基因測序和育苗試驗,獲取第一手科研資料。

郭俊紅研究員和張彩虹主任聽後喜出望外,讓厚土農業公司裝了一捧“九月寒”種子,準備帶回到到市農科院做培育試驗。曹宗鵬研究員建議在水稻收穫後,可以搞水旱輪播種植土豆或者油菜,既能提高土地收益,又能通過水旱輪播的方式殺滅田間害蟲。

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水稻專家組在智慧農業稻蝦基地

縣綠色產品認證中心的主任金志奇說,今年我們要為厚坡做好服務,爭取厚坡的水稻大米通過綠色產品認證,為進入高端消費市場打基礎。

現場觀看後,一行人來到政府會議室,與鎮政府聘請的技術員崔富強就秈稻、粳稻具體品種的選擇和水直播、旱直播、機插秧的方式進行了熱烈討論和探討,根據地塊形狀和區位保墒保水情況就種植方式和品種選擇進行了深入分析,一直討論到下午一點,最後形成了一致的思路:品種選擇上,確定了“宛粳096”和“秈稻黃華佔”兩大主導品種,種植方式上因地制宜採取機插秧和水直播、旱直播因地制宜結合,品種實驗上抓好“九月寒”和五常大米的小範圍實驗測產測品質。

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水稻種植高產方案的熱烈討論

煦風暖陽照河川,技術指導到田間

水稻種植高產方案的熱烈討論

專家組的此行現場指導,為厚坡鎮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發展傳授了清晰可行的方法,鼓舞了厚土農業公司今年在稻漁綜合種養產業上增產增效的信心和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