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灣高速鐵路(簡稱臺灣高鐵)是連接臺灣的臺北市與高雄市之間的高速鐵路系統。以南港為起點,經臺北、板橋、桃園、新竹、臺中、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左營(高雄市區),共十一個車站,全長345公里。全線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最高營運速度300公里/小時。往返臺北高雄兩市的時間僅需1個半小時。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灣高鐵路線圖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臺灣開始規劃興建臺灣南北高速鐵路。高鐵從臺北到高雄,全長345公里,設計最高時速315公里。但是建設過程卻一波三折。

1997年9月,臺灣高鐵企業聯盟在德國西門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協助下,擊敗了與日本新幹線合作的中華高鐵,順利獲得該項工程。本來確定是要用法德技術建造和運營高鐵,但由於德國ICE發生重大事故,臺灣高鐵最後拋棄了法德聯盟,選擇了日本新幹線。

臺灣高鐵雖然是由日本新幹線企業聯合承建,但卻沒有得到日本的運行技術,導致運營維護跟不上。原因就在於順利中標的日本企業,只是將整套設備輸出賣錢,根本沒有鐵路運營與維護的經驗。而日本的兩家高鐵公司——JR東海和JR西日本只是提供“協助”,涉及到技術轉讓一概免談。JR東海的老闆葛西敬之曾明確表示,即使通過日本製造商協助臺灣高鐵,也不會轉移日本新幹線的尖端技術,避免發生日本鐵路相關製造商“空洞化”的情形。

1998年5月11日,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公司設立登記。2000年3月1日臺灣高鐵土木工程開工。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灣高鐵標誌

動工後,原本預定於2005年10月31日完工通車。2005年 9月 8日,但由於機電、號誌工程與試車進度大幅落後,臺灣高鐵公司決定延後一年通車。10月29日,試運轉時速達到300公里。10月30日,試運轉時速達到315公里(合約所要求的最高時速)。

2006年10月時又因獨立驗證報告未能及時完成而再次延後,直到2007年1月5日才通車並進行試營運,2月1日開始正式營運,營運區間為板橋站—左營站;臺北站—板橋站段因工程延誤,於2007年3月2日才正式納入營運區間 。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灣高鐵北端起點——南港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北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板橋站

因為這三個站點位於臺北都市圈內,且因鐵路地下化這三個站點之間的列車都是在地下運行的。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桃園站

桃園站的路線在站內也是地下化,但是在站外卻不是。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新竹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苗栗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中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彰化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雲林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嘉義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臺南站

臺灣高鐵那些事,每個車站都別有風味

左營站(高雄市區)

高鐵的開通,將給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長久的影響。原先乘火車從臺北到高雄最快需要四個半小時,如今乘坐高鐵,只需90分鐘。從臺北到高雄,高鐵沿途經過十四個縣市。除了臺北和高雄之外,高鐵其他各站都選在未開發的土地上,其目的是把這些地區變成新興的城鎮(類似於大陸的高鐵新城),給臺灣的西部走廊戴上一串“城鎮珍珠項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