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輸給了劉邦?

今天跟人聊天談到了象棋,腦海裡浮現了米字格里的楚河漢界,想起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很多人經常會有疑問,明明項羽在反秦時的威望遠遠超過劉邦,為什麼最後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呢?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項羽輸給了劉邦。

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輸給了劉邦?

​首先兩股勢力爭奪,綜合實力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咱們先從人才配備的角度來看,首先武將,劉邦這邊的傑出代表有韓信,彭越,英布。韓信不用多說,他是靈活作戰的傑出代表,擅長謀略,風格是先計後戰、出奇制勝,曾經率領軍隊連續攻克魏、代、趙、燕、齊五個國家,是漢初三傑之一。再說彭越,雖然沒有韓信出的風頭多,但是打仗能力卻是紮紮實實的可以,雖不善謀但英勇過人,也是個不容小覷的角色。然後是英布,同樣是猛人一個,他和韓信,彭越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英布曾經為楚王效力,他同時也是西楚五虎將之一,這人的缺點是過於注重自身利益,所以名氣沒有那麼大。

再看項羽這邊,代表性的大將有龍且、鍾離昧、以及項羽本人 。首先龍且,作為綜合實力強的典型代表,他智勇雙全,多次創下戰功,能力僅次於項羽。鍾離昧,有遠見,善於分析時勢,也是西楚五虎將之一。這兩位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沒關係,項羽才是真正的悍將一個,從小就與眾不同,英勇過人,打仗時尤其擅長以少勝多,傑出戰績:鉅鹿之戰時率領萬名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四十萬主力交戰,大勝,彭城之戰以3萬兵力對抗劉邦56萬,大勝。以上,從軍事人才作戰的角度看,兩者的​實力不分上下。

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輸給了劉邦?

接下來咱們再來看看雙方的謀士,首先劉邦這邊參謀長張良也,優點善分析,善攻心,曾賄賂嶢關守將幫劉邦拿下咸陽,賄賂項伯鴻門宴上救下劉邦,最終也幫劉邦獲得民心奪得了天下。而項羽這邊代表人物就是范增了,範的特點是老謀深算,見招拆招,作為項羽破秦的得力助手,當時想借鴻門宴殺死劉邦就是他的建議,就連張良也曾說過:“范增智謀三倍於我”。

所以從謀略角度分析,兩者依舊是勢均力敵,難分伯仲。那麼到底決定兩者勝負的關鍵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最主要有兩點

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輸給了劉邦?

首先是用人方面,先說劉邦,雖然軍事比不過韓信、項羽,謀略又好像不如張良,范增。但此人卻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知人善用,這個知人善用包括對他自己,作為統領全局的關鍵角色,他深知自己文才武略都不夠出色,所以能夠做到的就是挖掘並相信身邊的將士,讓優秀的人充分發揮才能。這一點在他採納蕭何的建議,任命韓信為大將上可以充分體現出來,既然你韓信有軍事才能那我就讓你帶兵打仗,封官加賞都不是問題。能聽進去別人的建議,懂得從實際情況出發去考慮問題,這是劉邦的過人之處,所以為他效力的除了同姓氏族外,異姓將領更是非常得多。

而項羽則不然,他有太多的個人主義,比如因為優秀所以自負,誰都不放在眼裡,誰都不依靠,所以別人打仗都是讓將士在前線殺敵,項羽則是自己親自上陣,帶兵出馬,畢竟誰還能有他本人的能力更強呢。居功自大的後果,就是聽不進去別人建議,他的判斷思路很簡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很難談得上理性用人。項羽的謀士只有范增一個,但就是這唯一一個被他尊為亞父的范增,後來因為張良略施小計挑撥,項羽一生氣,立馬把他給殺了。雖然後來才明白是誤殺但已為時晚矣。另外如韓信、季布、英布這些優秀的將領曾經最先都是為他效力的,但最終卻都改投了劉邦,這就是問題。

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輸給了劉邦?

第二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性格,劉邦雖然自戀,喜歡聽好聽的話,但是他冷靜沉穩,懂得收斂,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會考慮別人想要什麼,然後找到一箇中間的平衡點,也可以說他是情商高,善於籠絡人心。要知道,當初入關的時候劉邦本來也是打算先享受一番的,但是因為張良提醒他,說要想常駐首先要讓當地的百姓信服,所以劉邦才下令部隊入關後不得擾民,後來確實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也就是說籠絡人心是劉邦的手段,而不是本性,但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劉邦正是靠著這些基層群眾的支持一步步走上了帝王的寶座。

而項羽的性格則完全不同,他直率坦然,從不掩飾自己,更不懂得使用陰謀詭計,所以舉辦鴻門宴的時候他才會放走劉邦,原因很簡單:這種行為不是大丈夫所為,如果他當初殺掉了劉邦,歷史就完全改寫,也就沒有漢朝什麼事兒了。所以同樣是想成為帝王,項羽的成功都是通過自己身先士卒,辛辛苦苦打仗換來的,貨真價實,不含半點兒虛假。從這些事情看,項羽的行為確實是大丈夫可惜治國不僅僅需要英雄氣概,更需要政治手腕,這一點劉邦勝出太多。包括從稱王以後兩人實行的制度也可以看出端倪,劉邦選擇的是中央集權,獨享天下,而項羽也選擇的卻是分封制。

但不得不說的是項羽也有殘暴的一面,他第一次攻下襄城,就坑殺了全城的平民。第二次城陽勝利後,更是殺光了輔助秦軍抵抗的全城平民。佔領新安之後,竟然再次坑殺秦軍降卒20萬。而做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這些人曾經,注意是曾經,與他站在了對立面!所以如果最後稱王的是他,我真的不敢想象,會不會有第二個秦王嬴政出現?

不過歷史最終做出了選擇,大漢帝國成立了,於是中國迎來了延續兩百多年的新王朝!

​文章到此結束,歡迎大家關注交流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