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新聞提示:午餐後休息,她下意識地抬起右手,順勢梳理自己的頭髮。當手指接觸到頭髮的那一刻,卻發覺長髮已不在,她泯然一笑。這個鏡頭無意被室友發現,而後上了熱搜,“醫護小姐姐下意識撩頭髮”的視頻瞬間感動全國。室友說,開始想笑,笑著笑著就哭了。2月28日,在這位來自邢臺平鄉縣醫院的“小姐姐”走進方艙醫院前的休息時間,燕都融媒體記者得以與其聯繫,傾聽其背後的故事。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翻兒女照片解相思

2月28日下午16時,劉偉在賓館正為進方艙醫院做準備。

她目前分配在武漢體校方艙醫院工作,每天4組醫護人員輪流進艙,每組要在艙內工作6小時,加上進艙前後的消毒時間,她們每天待在方艙醫院的時間大概需要10個小時以上。她即將進艙時間是29日凌晨3時30分。

劉偉說,第一班感覺有些累,但現在習慣了,已經適應。

她說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

2月15日,邢臺市平鄉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劉偉接到緊急馳援武漢的通知後,她莊嚴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在縣政府有關領導及醫院同事的歡送下,帶著家鄉人民的囑託以及幫助武漢人民戰勝疫情的決心踏上了征程。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在登機的那一刻,對親人的思念、對孩子的掛念,使得她憋了一天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次出征武漢,我保證完成任務……”劉偉揮舞著拳頭說。

32歲的劉偉是兩個孩子的媽媽,8歲兒子,6歲丫頭。每次下班了她都會微信問候一下,“老公有要求”。如果晚了,就給孩子們留個言。“想孩子了,就翻翻倆孩子的成長照片。”劉偉說,老公很細心,存下了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家人剃光頭默默鼓勵

2月15日晚23時,劉偉一行順利抵達武漢市長江青年城賓館,一天的車馬勞頓,給家人報了個平安,簡單洗漱後,便沉沉地睡去。

凌晨2時,下過雪的武漢,格外冷。劉偉接到了搬卸行李的電話,她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一起下了樓。賓館樓層高、樓道窄、電梯少,等電梯上樓的人太多,隊伍排到了院子拐角。這種情況下,大家不爭不搶,還互相幫忙,現場最多的對話是“不好意思,你們先”“太感謝了”“我幫你吧”……這樣的情景,讓劉偉心裡一軟,疫情再恐怖又有什麼,有這樣的同伴,我們又是這樣團結,這場仗我們一定贏。

行李收拾好,已是凌晨4時30分,醫療隊全體人員休整待命。下午13時30分,劉偉和同事聚在一塊兒,互相交流防護經驗。當說到怎樣能儘快投入工作、避免交叉感染時,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剃個光頭,不留隱患。去不了理髮店,藉著同行一位男醫生帶的剃髮器,大家紛紛化身理髮師,互相幫忙剃髮。剃完頭髮,劉偉對著鏡子跟同事說:“我覺得咱們的髮型,是今年最帥的。”她不知道的是,在她去武漢後,老公和她8歲的兒子也剃光了自己的頭髮,以這種方式默默地支持她、鼓勵她。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不小心上了熱搜

經過短暫的集中培訓,2月19日,劉偉所在的醫療隊收到通知,因最初安排的工作地東照日海方艙醫院還未改建完成,被武漢市抗疫指揮部臨時調整為武漢體校方艙醫院。劉偉和同事們抓緊時間收拾了下行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搬了過去。晚上22時的會議上,辛苦了一天的組長耿蕾,腰疾復發,她彎著腰叮囑大家:“接下來的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另外團隊合作很重要,在這個非常時期的非常任務中,大家一定要互相幫助,做好個人防護。”

晚上23時散會回到宿舍後,劉偉發現一個“醫護小姐姐下意識撩頭髮”的視頻,在短短几個小時內,以高達1800多萬的瀏覽量,迅速火遍抖音、小火山等網絡平臺,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而這個撩頭髮的小姐姐就是自己。這段視頻是與她一同支援湖北的室友,邢臺市南和縣人民醫院內科副護士長王輝拍攝的。據王輝說:“那天午餐後,劉偉坐在桌子邊休息,她下意識的撩了下頭髮,正好被我抓拍下來,當時我覺得挺好笑,就發到了抖音上,結果後來我笑著笑著就哭了……”

劉偉說開始有些懵,但很快就感覺這沒什麼。“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危難時刻,我趕上了,我來了,我很慶幸。”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有愛的武漢市民

2月22日,經過一個小時的路程,劉偉和她的同事們跨過長江,來到了武漢體校方艙醫院。想到來的路上,志願者們歡呼著向醫療隊高喊謝謝河北、道路兩旁的警察向醫療隊敬禮時的場景,劉偉和她的隊友們流下了激動而又堅定的眼淚。

2月25日,正式進艙。劉偉所在的護理組由十名護理人員組成。其中,進艙的五人中,四名護士分管64位病人,人員少、工作量大,是擺在大家眼前的實際問題。而且,因為穿著防護服,說話的聲音小,大家都是豎著耳朵交班溝通。進艙工作的六個多小時內,她們除了需要完成患者體溫檢測、藥物服用發放等日常護理操作外,方艙醫院裡患者的一日三餐也需要護士來協助完成。飯前詢問患者有無忌口、需要什麼,飯後帶著大家做做操、活動下筋骨、調節下心情,都是劉偉她們每天工作的必修課。

“剛開始進艙跟我想象的不一樣,沒有絲毫慌亂,井然有序,患者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劉偉說,這些患者會關心醫護人員累不累?會說“我這沒事兒,你們能休息就休息會兒。”

“武漢是個有愛的城市,我們都是可愛的人,一起加油!”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我希望堅持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劉偉告訴記者,大家為了不浪費防護物資,上班前,都儘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交班後,脫下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後,發現內衣已全部溼透。摘下緊扣的防護口罩、護目鏡,臉上留下的是深深的壓痕,但大家沒一個人叫苦叫累,因為她們知道,只要患者能早日康復,我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就勝利了。

在武漢的這些天,每天和方艙醫院裡的患者打交道,劉偉感覺到最多的就是武漢人民的勇敢和善良。劉偉說吃住安排得都很好,早餐有雞蛋饅頭,午餐有米飯,晚餐有米飯和水果,還備有方便麵。她說不清楚何時能回家,但希望能堅持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在自己獨處的時間裡,劉偉說第一是睡覺,必須保持充足的睡眠,還有就是做做運動,看會兒書。下班後也會與同來一線的兩名醫院同事視頻,互相交流經驗,脫穿防護服小竅門等。“還沒見過面,不在一個區,看地圖也就是一個小時的路程。”

劉偉感謝超級有愛的單位同事,還有自己的家人。“我想對家人說:請放心,我一定會保護自己,我們都要照顧好自己,等我回去!春節沒聚,等我回去一定要聚!”

那位撩頭髮上熱搜的女護士

相關鏈接:穿脫防護服為什麼需要那麼長時間?

劉偉:脫穿防護服都需要排隊,不能人員密集,所以要提前一小時來到醫院。穿防護服還好,除了排隊時間,按照流程一件一件穿,只要確保不留縫隙就好。戴口罩要檢查密閉性,戴帽子要檢查帽子邊緣是否卷邊?是否硌耳朵?是否舒適?否則幾個小時下去耳朵會很疼。拿出防護服先要檢查是否有破損的地方,穿上防護服對著鏡子把封條繫好,檢查手套無破損,戴第一層手套,用膠帶固定,穿隔離衣。戴第二層手套,用膠帶固定。穿第一層鞋套,再穿第二層鞋套。檢查護目鏡是否完好,帶護目鏡,確保無縫隙,檢查完畢簽字進艙。

脫防護服比較麻煩,也需要排隊,排隊的時間也比較長,進每個門口都要排隊等待,每次只能進去一到兩位,門口用手消做手衛生,六部洗手法每個步驟15秒以上,一次手消需要兩分鐘。排隊等候進第一道門,推門進去裡面有感控護士全身噴灑酒精消毒,然後手消一次,脫外層隔離衣,手不可觸碰隔離衣裡層,動作儘量要慢,順帶著把外層手套脫掉,再次手消。第二道門口排隊等候,等第二道里面沒人了,敲門無人應答,消毒門把手進入緩衝間等候。進行手消等候,再次敲門,裡面有感控護士讓進才能進,消毒門把手進門,全身噴灑酒精消毒,手消,慢慢揭開防護服封條,手消,閉眼摘護目鏡,全程要慢,手不可觸碰護目鏡前面,還要保證護目鏡不觸碰到眼睛。摘完護目鏡,手消,脫防護服,這個過程規定越慢越好,不能有過快過大的動作,手不可觸碰內面。最後手套,鞋套連同防護服一起脫下,最好全程閉眼,脫完手消。在一道門,等候,進門全身噴灑酒精,摘帽子,摘口罩,手消,戴新的口罩,全身噴灑酒精出去。

出艙回到住所,手消,消毒門把手,脫衣服,噴灑消毒,摘帽子口罩,裝進袋子,噴灑消毒系袋,換拖鞋,鞋子噴灑消毒,進門,脫衣服放進配好84桶內,換拖鞋,進淋浴間沖澡,30分鐘以上。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會武 通訊員 麗煒 春娜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