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从唐代中叶开始,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了一千两百多年。怀素,十岁出家为僧,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写坏了的笔头也很多,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怀素《小草千字文》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

怀素在63岁时写的《小草千字文》又名《千金帖》,应是绝笔。这件小草作品,署款“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年六十三岁”。书风因岁月的变化和阅历的增加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早年的清健秀丽,到中年的劲挺秀拔,再到晚年的苍劲古雅,再到最后的静穆安详。他正是这一年辞世的,也是见到他注明年龄的唯一墨迹。其后未再见他作品名世。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怀素《小草千字文》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尺寸:288.49*27.99cm

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怀素《小草千字文》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

怀素《小草千字文》是其晚年对草书艺术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深化发展、日益完善的经典之作。具有禅宗宁静淡泊的理想审美情趣。几十年的僧侣生活使其世俗的名利观以及浮躁的心态荡然无存。内心平静如镜,简约恬淡。创作时已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和一的最佳境界。不再有千秋之想,萧散平淡一任腕底涓涓流出。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怀素《小草千字文》原大高清宣纸复制细节实拍

怀素《小草千字文》用笔以中锋,圆笔为主,间以侧锋,方笔作调节变化。线条圆健而不单调,点画形态富有细节变化。此帖老辣中见精微是其最有意味和最精妙之处。表现在其偏旁部首间相连接的牵丝不多用,故其字的形态显得简练清静,不拖泥带水。线条往往以圆转流畅中含有灵活委婉的直折变化,不是简单的画弧转圈,一笔带过。这是《小草千字文》用笔柔中寓刚,内涵丰富特征,尤其耐人寻味。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淳道签约书法家张路广老师《小草千字文》笔意

我们在临习《小草千字文》时,亦不能随意乱造字形而减少笔画。姜夔《续书谱》曰:

“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

我们在学习时,对其每个字“笔省意存”的来龙去脉原理要弄清楚。在练习中用心熟记,遵循前人“约定俗成”而形成的草书变化规律进行临摹创作。

另外,怀素《小草千字文》中出现一些近似的字,学习时要注意归类分析,区别其不同的细微处。有些草书符号可以同时为若干偏旁运用。另外不少字型相互间很容易相混,当留心分辨。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淳道签约书法家张路广老师《小草千字文》笔意

为了便于以后创作,在经过对怀素《小草千字文》一段时间的临摹后,我们可以不看原帖,只对《千字文》原文进行抄写,凭记忆努力按怀素《小草千字文》的原帖字形进行背临。还可以在对原帖进行实临的同时,不时加进几个字或一句话与原文不相干的内容。但须按怀素《小草千字文》的用笔、结字特征书写。逐渐增加至一段话、一篇文。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淳道签约书法家张路广老师《小草千字文》笔意


书法大师启功曾经说过,临帖要临和原帖一模一样的,无论书法临写放大本,还是临写缩小本,都无法体现书法临写的正宗真功夫。启功之所以是书法大师,除了书法自有一格,独树一帜的造诣之外,也体现在他临帖的端正态度和朴实的方法上。尊重原态,所以质成真品。

为了方便书友学习欣赏《小草千字文》,用国外先进的打印技术,11 原大高清复制在优质宣纸上。可装裱、可临习、可收藏。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经典|天下第一小草《千金帖》临创必读


详情请私信小编,期待与您结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