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紅薯粉條

進入冬天,幾場雨過後,又是一年紅薯豐收的季節。紅薯作為日常主食的補充項,是個很不錯的選擇。由紅薯加工紅薯粉條,被做成美味佳餚端上人們的餐桌,老百姓還稱粉條為“素中魚翅”。紅薯粉條有很好的附味性,能很好的吸收各種鮮美湯汁的味道,再加上本身的柔軟滑嫩,也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另外,紅薯粉條既美味又飽腹,減脂零負擔;在這個提倡健康飲食的時代,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和健身人士的認可和喜愛。 對於粉條,咱們並不陌生;尤其是北方的小夥伴,一到冬天,更是離不開。什麼豬肉燉粉條、粉條燴菜、螞蟻上樹...一提起來,小編可是直流口水。可俗話說,“知其然,也得知其所以然”。咱們天天吃的粉條是怎麼做出來的,知道的人還真不多。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洗紅薯

小編的老家位於湖北省的十堰市,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南方地區,但在飲食方面屬於南北兼併,所以小編小時候就看到過純手工紅薯粉的做法。首先要把紅薯從地裡刨出來,選出個頭大的洗淨,然後用機器磨碎成紅薯粉,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磨紅薯

磨碎的紅薯粉,村民們還需要進行打包、沉澱。再通過過包、再沉澱,吊包等工序。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曬紅薯澱粉

將成型的紅薯澱粉打碎、晾曬,待紅薯澱粉曬乾後,再用細籮過幾遍,篩出又細又白的紅薯澱粉。

天氣稍冷些,家家戶戶相約一起,用傳統的瓢漏式工藝漏粉條。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揉粉

砌好灶,架一口大鍋,擺幾口大缸,挑水的、燒火的、揉麵的,分工明確。

有經驗的老師傅負責打芡,就是將少量幹澱粉用開水化開,需要把握好澱粉和水的比例,再將芡和幹澱粉混合,揉成乾溼相宜的粉面。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漏粉 · 烹煮

待水燒開,用漏勺將和好的粉面,捶出細長均勻的粉絲,下到滾開的水裡。紅薯粉煮好後撈起,放入涼水中降溫,再用竹竿掛在屋外。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晾曬 · 返酥

經過一夜的寒霜冷凍,再經晾曬,粉條才能返酥。一根根自然分開,晾曬風乾後,就可以打捆包裝,上市出售。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曬好的粉條

整個過程,只需紅薯、柴火、陽光、霜凍即可,吃起來每一口,都格外放心

讓人難忘的老鄖陽味道——手工紅薯粉

吃粉條

看到沒,正兒八經的粉條製作,是一項極為繁瑣的工程~其人工成本也是很大的。就拿上面提到的來說,麵糊要想揉的均勻,並在隨後的“受熱成型”步驟上一步成型。不僅需要人工數量的保證,在其技藝方面的要求,更是嚴格。另外,小編髮現,若是生產一斤真正的紅薯粉條,則需要十斤的紅薯原料。也就是說,若想製成真正意義上的“純手工”紅薯粉條,其前期的人工及與原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同樣是紅薯粉,手工製作和機器製作的,口感完全不同。另外,小編髮現,若是生產一斤真正的紅薯粉條,則需要十斤的紅薯原料。也就是說,若想製成真正意義上的“純手工”紅薯粉條,其前期的人工及與原料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同樣是紅薯粉,手工製作和機器製作的,口感完全不同。只有純手工製作,才能讓粉絲柔軟又筋道,口感達到最好狀態。澱粉和水的最佳比例以及製作過程的各道工序,都要靠師傅豐富的經驗控制,這些都是機器沒辦法做到的。

想到這裡,小編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你呢?還不來份粉絲壓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