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掉整个国民经济

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掉整个国民经济

猪价上涨追溯到2018年底,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市面上猪的数量流动性骤降,猪价猛涨。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控及猪肉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11月份猪肉环比上涨3.8%,涨幅明显回落16.3个百分点。

不过,专家提醒,尽管相关措施见效逐步改善猪肉供给,但受生猪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从存栏到增加形成上市供应能力还需要半年左右时间,预计2020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才能迎来下拐点。

为什么猪价调控周期这么长?

非洲猪瘟疫情扩散、规模化养殖替代中小养殖户、新一轮猪周期内生上涨动力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本轮超级猪周期。

猪价上涨和国民经济又有什么紧密的关系呢?

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

猪价继续推高CPI,翘尾因素拉动PPI同比降幅收窄但环比负增长,通缩压力增大。

我们早在8月CPI同比只有2.8%时便前瞻性地预见到本轮超级猪周期对通胀的结构性冲击,旗帜鲜明地提出“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不是通胀,是通缩”、“该降息了”、“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等观点,均被一一验证。美国1970年代的“滞胀”属于全面通胀,而当前中国的结构性通胀主要是因为非洲猪瘟和环保限产等供给侧冲击造成的猪肉价格暴涨,非食品价格、核心CPI和PPI同比增速均持续下滑。


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掉整个国民经济


货币政策不应受猪肉价格的干扰和掣肘,要实事求是,而非刻舟求剑。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容易受到供给侧冲击,波动频率和幅度较大,因此美联储在研判经济形势和制定货币政策时所关注的通胀指标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总量性的货币政策仅适用于需求管理,对供给侧冲击造成的物价扰动作用有限,若过度关注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反而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应更关注通缩而非通胀风险,猪肉价格不应掣肘货币政策,应通过降准降息解决总需求不足、PPI下行、实际利率上升问题,通过通胀预期管理、财政定向补贴、增加生猪供应等解决CPI上行对低收入人群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要把正常降准降息的宏观逆周期调节简单等同于大水漫灌,该降准降准,该降息降息,通过小幅、高频、改革的方式降息,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改善流动性分层,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在贷款中的比重。

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掉整个国民经济


2020年政策建议:用改革的办法稳增长,财政优于货币

当前宏观政策选择,财政优于货币,货币优于汇率。

建议2020年财政政策更积极,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上调赤字率和专项债发行规模,支持减税和基建。

1. 适当扩大赤字,赤字率突破3%,赤字总额3万亿,为减税降费和增加基建支出腾出空间。增加中央赤字,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2. 增加专项债额度,建议从2019年的2.15万亿上调至3万亿。尽快修改地方债务终身追责,允许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

3. 优化减税降费方式,从当前主要针对增值税的减税格局转为降低社保缴费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提升企业获得感。

4. 增加国有资产利润上缴比例,避免税收增速下行导致“乱收费”等恶化营商环境行为。

5. 削减民生社保之外的开支,精简机构人员,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6. 改革财政体制,给地方放权,稳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落实消费税逐步下划地方。


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掉整个国民经济


货币政策建议:

建议2020年货币政策进行正常的逆周期调节,不大水漫灌,该降息降息,通过小幅、高频、改革方式降息,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改善流动性分层,消除所有制歧视,纠偏房地产融资过紧,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给予重点保障,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

建议2020年房地产政策从过度收紧回归中性稳定,中央的定调是“三稳”,不是“三松”也不是“三紧”。老成谋国是时间换空间,一方面要防止货币放水刺激资产泡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度收紧主动刺破引发重大金融风险。过度遏制房地产合理的融资不仅加重经济下滑,而且加重经济金融风险。房地产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实体经济,是制造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较长,有必要推动改革更多地发挥其实体经济的功能,回归居住属性和制造业属性。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放水刺激到过度收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利用时间窗口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关键是金融稳定和人地挂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建议2020年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纠偏部分地方部分部门一刀切运动式做法。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政令畅通。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成绩是主要的,但改革方式需完善,部分领域改革不彻底,需要更好地把握好政策的“度”,防止运动式、一刀切,误伤民营和中小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