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國畫線描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線描是繪畫的基本要素之一。線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例如原始巖畫、彩陶紋樣、古代瓶畫、壁畫、帛畫等。西方傳統繪畫的素描(drawing),雖然可以納入廣義的線描範疇,但其概念卻似乎比線描(linedrawing)寬泛,甚至近代人們通常把傳統中國畫的線描——白描也歸為素描的一種。儘管作為繪畫技法,素描無所謂中西,東西方畫家都可以採用,但在歷史上東西方傳統繪畫畢竟屬於不同的造型藝術體系。一般說來,東方傳統繪畫以線條造型為主,西方傳統繪畫以素描造型為主。西方傳統繪畫的素描,固然也是以單色線條描繪物體,但更加註重模仿對象的寫實性塑造,注重明暗光影的立體感形式結構;而東方傳統繪畫的線描,則更加註重線條自身的程序化表現,注重虛實疏密的平面化裝飾效果。印度壁畫和細密畫、波斯細密畫、日本浮世繪,都屬於以線條造型為主的東方傳統繪畫體系,中國畫更是東方傳統繪畫的最典型的代表。

【轉載】中國畫線描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畫線描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傳統中國畫的線描稱為白描或白畫,特指用毛筆墨線勾勒物象、不著色彩或略施淡墨的畫法,多用於人物、花鳥。這種純粹的毛筆墨線畫法,是傳統中國畫筆墨造型的骨幹,用筆與書法相通,“運墨而五色具”(張彥遠),富於傳神寫意的表現力、單純空靈的抽象美和黑白交響的韻律感,堪稱中國美術獨特的創造。在中國美術史上,顧愷之、曹仲達、吳道子、武宗元、李公麟、梁楷、趙孟堅、王繹、張渥、陳洪綬、任伯年諸家都擅長白描,其中北齊曹仲達的“曹衣出水”(密體)、盛唐吳道子的“吳帶當風”(疏體)筆法最負盛名。歷代名家傳世的白描作品,包括寺觀壁畫粉本和木刻版畫插圖,至今仍是初學線描者臨摹的模板。明清時期的繪畫啟蒙讀物,把歷代白描人物衣紋概括為高古遊絲描、鐵線描、行雲流水描、釘頭鼠尾描、折蘆描、柳葉描等十八種描法(有人又歸納為鐵線描、蘭葉描、減筆描三類),坊間還刻印了不少白描花卉圖譜。這些從自然生活和書畫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線描程序,形成了傳統中國畫線條造型的規範,標誌著中國畫線描技法的高度成熟,但也束縛了中國畫線描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正如現代中國美學家宗白華所說:“中國的素描——線描與水墨——本為唐宋繪畫的偉大創造,光彩燦爛,照耀百世,然宋元以後逐漸流為僵化的定型。繪藝衰落,自不待言。”(《美學散步·論素描》)

縱觀中國白描藝術的發展演變史,無論是顧愷之開創勻細風格的“高古遊絲”描或吳道子創造的“蓴菜條”描,換季或是武宗元所畫《朝元仙仗圖》的“鐵線描”、“丁頭鼠尾”描,換季或是張渥頗有“折釵股”彈力的“鐵線描”,也無論是陳洪緩期極富有誇張變形與個性裝飾風格的線描或任伯年瀟灑活脫與奔放流暢風格的線描,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中國畫表現線的工具主要是毛筆,表現色的方法主要是墨,筆墨是中國畫的基本功,在兩者關係中,筆為主導,墨隨筆出,正如古人所說:“筆為墨帥,墨為筆充”(沉宗騫《芥舟學畫編》)。歷來繪畫大師均指出我們繪畫以線為“骨”,潘天壽說,“骨須有骨氣”,“骨氣者,骨之質也,以此為表達對象內在生活之基礎也”(《聽天閣畫談隨筆》)由此,畫家的用線能力和方法不應視為一般的技藝手段,而應提高到“道”的高度來加以認識,因為它決定作品的品質和格調,同時也反映出傳統繪畫的寫意精神。一幅畫中的線描決定畫的佈局、氣勢、造型、構成和情緒。對每個畫家來說,掌握線描即線造型的功力,是必備的基本功,而在創作中線的巧妙變化、線的結構、組織能力,則是決定作品成敗與得失的關鍵。在我國繪畫歷史中,專門以線為造型的繪畫作品蔚為大觀,積累了豐厚的遺產,並有不少經典作品傳世。線描的方法和手段既有約定俗成的規範,也跟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地有所變化,有所豐富。今天,我們如何深刻認識線描藝術的價值,如何繼承和發揚這份優秀的遺產,使其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我們繪畫向前健康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僅是當前中國畫創作面臨的問題,也是中國藝術理論與實踐必須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轉載】中國畫線描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線描寫生與實踐


線意造型是體現中國畫審美表現和藝術精神最基本的手段。以線廓形、以線勒形、以線塑菜、以線寫形……

其藝術的精神內核離不開如下要點:

①“圖式自然”,即從造化到心源。也就是說從選取入畫的自然原形到“擺佈”與“修整”自然原形,再到以“意象寫實”線意造型手法對自然原形進行了體察和寫生的過程,始終是把握“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客辯證關係的過程。

②“陰陽生尅”,即從佈局到韻律。也就是是說必須對要描寫的物象以富有意韻的線性組合,將墨與白在互動和衍化中生成動人心絃的黑白灰佈局及點線面構成,併產生富有旋律感和節奏感的韻律構成關係的線意造型。

③“中國符號”,即從屬性到品牌。也就是說要體現中國特有的書寫性與文化內涵的民族屬性與中國多種品牌的的線意造型。

④“語言革命”即從拓展到轉型。也就是說應該立足當代雲拓展線意造型的表現樣式,完成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革命。

⑤“心性之像”即從情意到品性。

也就是說線意造型歸根結底要歸到一個藝術的精神內核上,那就是心性之像,亦最終體現在以自我主體心性對客觀物象所感所悟並與之相對應的情意與品格之上。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線意造型藝術的精神內核。對線描花卉寫生的要求,從理論上講,就是表現花卉的物理、物態、物情。物理——花卉的生長規律和物理結構,物態——花卉的形態,物情——花卉的品性。在描繪花卉本身的同時,寫生構思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包含兩個因素,即時空和觀想。時空表現寫生對象和時間見怪不怪 環境的關係,如晨、午、暮、風、晴、雨、露等。觀想則是更多由畫家賦予花卉的人性化象徵,將感情置換到花卉的身上,通過對象的物性,以已代花,傳達出作為主體的人熱愛自然和生命以及多情善感的寓意。

從表現方式上來講,線描寫生可分為意象寫實和意象變形兩大類:意象寫實,又可以稱為細寫或寫實性的描寫,在形式上屬於工筆的範疇,多重於形態的變化,強調客體的描寫,在表現物象的過程中,從結構出發,將物象的形體轉折、變化運動和質感用概括簡練的線條表現出來,在近現代脫穎而出的大家,如陳子奮、於非、俞致貞、田世光等,就是運用意象寫實這種方式的傑出代表。它應具備造型嚴謹,形態自然生動線條運用得當,整體效果好等特點。它通過線的粗細,虛實變化表達主次關係、空間關係。畫幅大小一般為寫生對象的原大,工具為鉛筆,因鉛筆在使用的方法和效果上更接近毛筆,可以比較自如且細膩地表現出來濃淡、虛實、粗細、曲直、長短、疏密等對比關係。意象變形也稱為速寫或概括性的括寫,這種線描寫生則更接近於寫意的範疇。在方式上多重組合規律,縮小的大勢,構圖支架,能較性捷的記錄感性表達,筆簡意盡,代表性的大家有任伯年、劉繼卣、周思聰、線紹武、賀友直、吳長江等。速寫又不等同於細寫,如果每一處的刻畫都像細描一樣那麼注意畫面細節的變化,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呼應又失雲了主觀意向的目的。速寫畫面相對小,在工具上亦可用毛筆,鋼筆等。回到寫生的具體操作,在圖式構成的結構組織上,畫面的節奏是指線的粗細,轉折,動靜,勻變,剛柔,表現好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和呼應關係,是使畫面富有韻律的重要因素。同時,線的穿插呼應關係,是使畫面富有韻律的重要因素。同時,線的穿插呼應關係和透視對象的空間感,層次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方向的線的組織穿插,給人前後方向感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直接表現物體的透視方向,富有層次、流暢淋淳的韻味。而旋律則是指線的形態,傾向,走勢,組編的狀態,就像樂律和聲情所產生的共鳴,將各個起伏變化的節奏組合成一篇完整的樂章,讓人聯想並沉浸在優美的境界之中。在花卉線描寫生的實際運用上李魁正教授有“動之以情,察之以理、體之以性、表之以態”的十六字方針,具體講可以分為六個基本的方法步驟:

1. 整體觀察、熟悉對象、尋找入畫角度:整體觀察對象,掌握對象的物理、物態、物情,從規律、特點個性這些基本點著眼來分析研究感受表現對象,這也是我們在前面所說的“寫生構思”。初步醞釀成熟後,頭腦中應出現畫好之後的大體效果,而這個反映是很快的,我們不妨叫它“成竹在胸”。

2. 構圖佈局:根據選擇的角度,把寫生對象安排在畫幅的適當位置。將對象大的比例、物態定出蝗同時,點線面的編排,組構和擺佈,黑白灰的結合佈局轉換,構成線描組合的圖式特點和板式性格:

圖式特點:方式——凌形構圖;點式——滿構圖;圓式——旋轉鉤圖;面式——空而簡的構圖;網式——交差構圖;線式——瘦構圖;三角——硬構圖,丁式——懸構圖;梯式——穩構圖

板式性格:正版——正中;側板——居邊,起落——上下;漩渦——縱深;彎曲——流動。

3. 落幅定形:輕輕落筆,從整體出發,用長直線或長弧線很快確定大的基本形體,抓住大的形體,比例關係及透視關係。基本形體抓住之後,進一步檢查畫面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可將畫面推遠,從整體檢查形體比例、形態、是否準確無誤。寫生中,檢查、調整、修改應貫穿始終,可以說,作畫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

4. 局部肯定:在基本形卻卻確定的基礎上,從局部開始塑造形體,一般從離眼睛最近的部分開始畫起,由外到內,由近到遠,用準確肯定的筆觸描繪花葉的態、形姿、枝形枝態以及花苞的細節變化。對線條的處理應當注意幾種對比變化,即濃淡、虛實、粗細、曲直、長短、疏密對比,應注意其內部結構關係。

5. 調整完成:整體——局部——整體,在作畫時應始終把握這一原則。局部肯定之後,繼續回到整體,應加強的加強,該消弱的消弱,重點刻畫之處一定要刻畫細緻入微。主花主葉要往深處刻畫。對一些小的無關畫面主題的,不易太重、太多,應根據需要將這些省略掉以免造成畫面瑣碎之感。總之,在作畫時應時時把握整體,從整體出積習難改,不斷調整、修改直至最後完成。

6. 記錄色彩:當一副寫生線描稿基本完成時,為了今後完成創作作品需要,我們還必須將寫生的花卉原色在寫生稿寫明,色彩的記錄可用簡寫字或符號代替完成,如“綠”寫成“彐”“硃砂”寫成“少”,“黃”寫成“廿”,“紅”寫成“工”,“紫”寫成“此”等。

現代白描藝術不僅要解決如何擴大題材範圍、活躍線的表現力的問題,而且更需要在思維觀念、審美情趣、構成意識、表現技法等方面,全方位的推進白描藝術整體面貌的創新與發展。白描藝術正面臨一次可以逾越歷史巔峰的機遇。當我們能夠把傳統繪畫對線意造型美的追求及古人遺留下來的寶貴經驗,放置於現代審美情感的環境中並整合為一個和諧的整體時,建構現代白描藝術體系更可以成為現實。歷史在期盼和期待新時代的優秀畫家們,能為中華民族的現代白描藝術譜寫輝煌的一頁。

由此可見,線描藝術實乃中國畫之立術之本。從造型基礎、藝術語言、表現技巧、形式美感等方面,都堪稱中國畫藝術的中流砥柱,並關乎中國畫之生命所在。故線描藝術在中國畫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歷史的沿革中,線描藝術人始終伴隨著中國畫以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的鮮明特徵,構築出民族傳統繪畫更為新穎的“線描程式”及線描美感。


【轉載】中國畫線描藝術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本文摘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