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作者:湘科龔怡旭

一、村落概況

龍溪村李家大院位於北緯N26°48′88.29″,東經E112°4′32.74″,潘市鎮龍溪村位於祁陽縣中部偏東、祁山以南,湘水以北,距縣城15公里,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東北與觀音灘鎮接壤;南臨湘江,分別與黃泥塘、進寶塘、白水等鎮隔河相望;西與七里橋、下馬渡等鎮以祁山山脈為界。

龍溪村李家大院選址於象牙山和野牛皂山腳下,具有“形局完整、山環水繞、負陰抱陽”之傳統風水格局。龍溪村街巷狹長通幽、院落規整有序、村野相互交融,形成有機生長、和諧共生的村落佈局形態。龍溪村前有蜿蜒曲折,甘甜清冽的龍溪水,後有古木參天、鳥語如歌的茂密森林。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村落入口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2村前景觀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3“國保”李家大院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4李氏宗祠正門

龍溪村因有座山呈龍形,小溪從山腳流出,故有龍溪之名。古村佔地約50畝,古建築面積達1.1萬平方米,由36棟橫屋、36間堂屋、18座遊亭、1棟花廳、糧倉3棟組成規模龐大的民居宅院。耕地45.1公頃,210戶,共計747人。

二、歷史沿革

位於祁陽縣城北三十公里的潘家埠鎮龍溪村李家大院是一個擁有年悠久歷史的古村落。這座古老的民居大院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年,為李氏先祖李文敬所創建。龍溪《李氏宗譜》記載李文敬之先祖李思立自元末明初從江西遷祁後,至李文敬始定居於此,生應聰、應倫二子。聰、倫分別升四、五子,共九房。李家素以買賣木材為業,因生意興隆,家運亨通而財富一方。經萬曆至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各朝,歷350餘年間李氏祖孫13代,陸續拓展營建,終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形成了佔地近3萬平方米,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書屋組成的龐大規模的民居宅院。因院左側有一條常年流水不斷的龍溪故名“龍溪院”,又因宗族血緣關係歷代聚居於此的皆為李姓子孫,人稱“龍溪李家大院”。

三、建築特色

龍溪村李家大院作為 “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數量較多,歷史文化價值高。龍溪村李家大院作為湘南漢族單一姓氏聚居村落,全村姓李。龍溪《李氏宗譜》記載李文敬之先祖李思立自元末明初從江西遷祁後,至李文敬始定居於此,生應聰、應倫二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李家大院的老屋院、吊竹院、品字書屋都已消失在歷史的脈絡中,現存的李家大院僅由上、下院和李氏宗祠組成,整個上下院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有遊亭、巷道或階簷相通。李家大院大多是大門朝北,據說是生意人的禁忌:五行中商屬金,南方屬火,火克金,不吉利,所以中國古代流行“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的說法。湘南曾經接受過多次移民浪潮,史上記載的“江西填湖廣”就是其中最著名、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湘南移民根據移民性質又有民籍移民和軍籍移民之分,其中,民籍移民大部分來自江西,而軍籍移民則多來自江蘇、河南、安徽、浙江等省份。多年來一起生活的潛移默化,使得湘南地區的人們既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形態,又受“楚”文化的深刻影響,體現了一種多元並存的民族特性。

祠堂是村落的禮制中心,也是村落的社會中心。在封建禮制社會,每個宗族組織必有一個祠堂,象徵著宗族的團結。祠堂的規制,視家族人口的眾寡和族產族田的多少而定,一般為兩堂兩橫或三堂兩橫。祠堂的正廳上方立有神龕,裡面供設著歷代祖先的牌位,有的還懸掛祖宗遺像,是全族祭祀祖先和舉行其他宗族活動的場所。每逢重大節日,族長便召集全族,齊聚祠堂,作禮設祭,以示飲水思源,不忘根本。由此可見,祠堂是人們內心神聖的所在,宗族組織以其為中心,通過祭祀祖先,把族人用血緣關係牢固地維繫在一起,形成了嚴密的宗法社會。村落中的祠堂,除了作為祭祀的重要場所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人們聚會和交往的公共空間,村民的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都會在其中舉行,有的村落祠堂還兼做戲臺和學校。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5祠堂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6神龕

李家大院構成的空間組合也十分理想,妙不可言,從而優化了它們的居住使用功能。廳堂及其連接廳堂的遊亭,都十分寬敞高闊,不僅僅是為了加強建築的整體氣勢,更是為了擴大其內部空間,使之通暢、透氣。遊亭的兩邊或房屋前簷走廊前,一律開設矩形或方形天井,除了讓每兩棟相鄰相接房屋之間有一定的間距而錯落有致以外,更是為了通風采光,讓偌大建築群的每一個地方都格外的明亮涼爽。天開的並坪製作,也頗為考究,由清一色青石方材砌階沿和排水溝,以石板材墁底,其四角或中間有鏤空的銅錢式孔眼為“地漏”。這樣,不僅整齊美觀,更有利於清除淤積,排水洩漬。每棟房屋的前廊兩端均開設券門,與外面的巷道相通。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7遊亭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8矩形天井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9銅錢式孔眼地漏


龍溪李家大院雕飾精美,寓意豐富。乍看簡樸淡雅,是典型的農人生活居所。但是,他們在張揚優秀傳統建築文化和家族門風方面,卻極為大膽活潑地傾注了他們所有的思想智慧和藝術匠心。現保存完好的上、下院民宅,尤其是李氏宗祠,集中突顯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精美絕倫的裝飾藝術和獨樹一幟的民俗文化及其包含其中的地方特徵。

這些建築的裝飾構件,無論是雕樑西棟,抑或是木刻的雀替、駝峰、桃簷、牽枋、花格門窗,或者是翼角堆塑、牆頭彩繪,還是石雕的石獅石象、門坎柱礎,無一不是精雕細琢,其形象逼真、神情生動,具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價值。比如,遊亭四角上翹,其上部四圍裝飾以木雕花團的格窗,下部兩側為木製格扇。眾多遊亭,具體的雕飾內容,絕不千篇一律,雕飾手法也各有千秋,絕不雷同;山牆兩坡裝飾的泥塑和彩繪,內容多為古代戲曲故事,至今色彩明麗,可圈可點。山牆或正中的漏窗有圓形或方形“壽”字泥塑格窗,或粉有“心”形裝飾圖案,活像一塊玉佩墜吊其間,別具一格,生動美觀;全大院有木雕花窗252個,傾其所有的雕刻手法,精心雕刻著花卉、動物、蟲魚、鳥獸等,五花八門,形形色色,各具風姿;簷柱石礎,形狀各異,有鼓形、南瓜瓣形、六角形、八稜形、方形等。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0門檻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1石雕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2柱礎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3木雕花窗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4刀法精美入微的冰雪梅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5宗祠上的“心”形裝飾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6彩繪

大院裡擁有的眾多廳堂,大都取了個意味深邃的堂名,如“務本堂”、“五美堂”、“明倫堂”、“亦愛堂”、“仁者堂”、“序倫堂”……細細品味起來,讓人體會到古村人代以承傳的信仰與道德崇尚以及精神塑造的歷史韻味。村南的品字書屋,曾一度升格為“龍溪書院",一時人文蔚起,人才輩出.它反映了古村人崇尚耕讀、.詩書傳家、尊師重教、培育子孫後代,鼓勵他們走讀書做官道路的傳統人文精神,而李氏宗祠懸掛的眾多匾聯,如“奉政大夫”、“五品軍功”、“進士”、“秀啟龍門”、“實大興宏”、“冠冕群英”、“價重登隆”等。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7匾額

這座擁有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落,是解讀和詮釋我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是印證湘南文化的活標本,是鑲嵌在湘、桂、粵人文名勝鏈條之間,滿湘大地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四、特色景觀

龍溪李家大院龐大的古民居建築群坐落於山環水抱之中。它背枕連綿起伏,如龍騰飛的象牙山,澄碧如玉帶,又有悠揚流淌的龍溪水,如九曲迴腸,自西而東,依村傍院而後延伸向曠野平疇,滋潤著這片肥沃的土地,東去注入湘江。村前廣闊田野,阡陌縱橫,田園染綠,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8村前廣闊肥沃的田野

五一長假春遊好去處:永州傳統村落~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圖19群山環抱下的李家大院

依山傍水而建,院落佈局有律龍溪村的主體部分——李家大院坐落於象牙山麓,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其勢依山遞次而降,西高東低,在大院的整體佈局上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本文由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贊助支持創作,感謝祁陽縣科協、潘市鎮政府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