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導語:we are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文|穎媽談育兒

這個中國年註定不平凡,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大多數國人有了更多留守在家的時間。因為假期的無限延長,除了日常事務和看書帶娃,刷劇看片是我打發時光的一大利器 。重溫青春片《少年的你》讓我再次進入了那段特別的青春時光。

出於好奇,事後我專門去看了一下該片在豆瓣目前的評分,8.3分,算是比較高的一個分數了,據悉上映5天電影票房就達7.44億元,貓眼評分9.5。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好評,除了兩位主演周冬雨、易烊千璽的生動演繹,還在於對校園暴力、人性和青春期迷茫的最直觀的展現。影片以校園暴力為主線,將青春片與現實主義題材相結合,讓校園暴力的殘酷底色,一覽無餘……

因為題材特殊,上映也是非常不易,歷經一波三折終於在中國內地公映。也因為過於真實,影片很大一部分的情景都是壓抑沉悶的。

《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片中,周冬雨飾演的優等生陳唸作為一個轉校生,一門心思努力學習,只想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悲慘命運。然而同班同學因為遭受霸凌以跳樓的方式結束生命,陳念為她蓋上衣服的一個舉動,使她成為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在她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刻,一個叫小北的街頭少年闖入了她的世界,兩人相憐相惜,“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自此攜手抵擋來自命運的風雨。

校園霸凌是真實存在的

年少時光,青春正盛,世界孩子在他們面前展開。少年的世界是那麼單純,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喜歡可以那麼毫無保留,討厭可以置人於死地。

影片通過高考備戰前一個階段的焦聚,再現了少年們的青春。有熱血迎接高考的鬥志,有肆意揮灑的青春、也有暗地裡恃強凌弱的“軟刀子”。

因為對跳樓同學的一片善念,陳燕被家境優渥、個性嬌橫的學霸女魏萊盯上了,她成為下一個被霸凌的目標,椅子被潑血水、無辜被球砸。

一個到處躲債不敢回家的媽媽,還因為賣假面膜上了報紙,讓陳念遭到了全班同學的冷眼。

一次反抗,招來更嚴厲的報復,被推下樓梯、被打臉、被剪頭髮,被拍裸照。霸凌者一次次的傷害著陳念。

《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你覺得電影過於誇大了現實嗎?

事實上,霸凌的發生比我們想象得頻繁、普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組織實施的大型社會調查項目——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一直把校園欺凌作為主要研究內容之一。

據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數據顯示,在中小學校園中,語言欺凌佔比最高,社交欺凌其次。初中階段是校園霸凌發生率最高的階段,各種形式欺凌的發生率均高於小學和高中,國外的研究也揭示出相同的模式,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少年們在初中階段進入了青春期,而導致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的改變。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7年發佈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6億兒童遭受校園暴力,在2.46億受害者背後,還有上億施暴者無關宗教和信仰,所有兒童和青少年都面臨學校暴力和欺凌的風險,在這其中30%的人選擇了沉默。

在《看見校園霸凌:公眾認知調查數據報告》表明欺凌是非常普遍的,在3萬多名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

在我國,各種暴力事件屢屢見諸報端,就拿2019年來說。

4月23日,甘肅一初中生張某被5名學生拖至學校廁所強行毆打致重傷,送醫搶救後無效死亡。

9月28日,河南一名7歲小女孩被發現左眼不斷冒出小紙片,去醫院檢查,足足取出了大大小小几十片。事後媽媽才知道小紙片是被同班3個一起玩的男生塞進去的。

10月29日,內蒙古15歲的女生多次被欺凌,被同學拉到學校附近小巷子扇巴掌、搶手機、要錢等,甚至遭多達30餘人圍毆! 小楊只能借錢、偷偷轉母親的錢給霸凌者,甚至母親多次向學校反應無果。

......

百度搜索“校園 霸凌”呈現出上千萬個結果。因為社交媒體的普及,所以我們才能聽聞更多,一些案件已經到了讓成人觸目驚心的地步。

《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在霸凌面前,不僅當面侮辱、毆打的是霸凌,那些置身事外看熱鬧的旁觀者,也是霸凌的一份子。

直到把被霸凌打死了、逼的自殺了,施暴者才知道,原來打人是能把人打死的,那些打罵、侮辱也可以像刀子一樣殺人!

為什麼會是你?霸凌存在易感體質

“所以被欺凌是我的罪過嗎?

誰來幫我?錄我視頻的人嗎?站著看熱鬧的人嗎?

還是那些問為什麼只有你被挑上,別人就沒事的人啊?”

高考還未結束,魏萊卻突然離奇死亡,陳念成為重大嫌疑之一。在被警察審訊時,她說出了以上這樣一段話。

內向、冷漠、學霸是影片中陳念給大家留下的人格標籤。難道被欺凌真的有易感體質嗎?

教育學家們根據對多名學生的觀察和心理學研究,總結出了容易受欺負的孩子所具有的5大共性。

特徵1:極其“不安全”人格

留守兒童、家庭關係冷漠、親子關係差、家庭裡不被珍視、情感得不到回應等都會讓孩子沒有人身安全感。

陳嵐在《我們為什麼被霸凌?》一書中寫道:“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100萬的留守兒童因為父母外出務工,而被遺棄在家鄉,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護,甚至索性沒有監護人,年紀很小就住校。這樣身心俱創的孩子很容易成為問題兒童,要麼霸凌別人,要麼被別人霸凌。

特徵2:不喜交友

離開了家庭環境,獲得同伴的友誼對於個人來講就顯得很重要了 ,同時這會大大降低被欺負的可能性。

在群體中,一個獨立的個體更容易引起霸凌者的注意,因為這類孩子社交能力不好,也不容易引起同學注意。

《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特徵3:性格內向、體質弱小

性格也是影響其遭受校園欺凌的因素之一,內向的學生遭受校園欺凌的比例要明顯高過外向的學生。

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孩子在集體裡不活躍,就算是被欺負了也不會反抗,也很少告訴家長或老師。

另外,身體瘦弱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就如那句話:挑軟柿子捏

特徵4:與眾不同

太過肥胖、長相過醜、個頭過高或過矮、或者身體有缺陷,這些都是與眾不同的地方。

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學習成績是影響校園欺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學習學生的相貌和體型胖瘦也會影響校園欺凌發生。通過計算BMI(身體質量指數)來判斷學生的體重肥胖水平,結果表示體重瘦小的學生遭受欺凌比例為77%,肥胖學生遭受欺凌比例最高達到了80.5%。

巴西國家教育協會通過對1555名學生和5064名教師進行全國霸凌調查的結果也顯示,兒童的身體質量指數越高,成為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大。

特徵5:父母過度保護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個人能力變弱,在與同伴的相處過程中會有強的挫敗感和無助感。

加之性格太過溫順,不會反抗,長久下去會成為最大的攻擊目標。

5種特徵中,影片中的陳念就具備了前4種特質。

父親消失,媽媽躲債在外不敢回家,除了要承受學業壓力,還要照顧好自己,為母親擔憂,造成了她焦慮、緊張、沒有安全感、警惕心強的個性。

家庭頻繁躲債,沒有歸屬感,導致她性格膽小內向。沒有依靠,所以自小就不相信任何人,不願與同學做朋友。獨來獨往,如同金雞獨立,在人群中總是總是那麼“耀眼”。

《少年的你》背後: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你?原因很現實

打開內心,遠離霸凌

因為敏感內向的個性,讓陳念不相信任何人,總是“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過高考,可最後還是沒能熬住,在魏萊群體給她剪頭髮、拍裸照,進行一系列羞辱之後,面對魏萊求和的高姿態,在屈辱、憤怒之下,她隨手將魏萊推下了樓梯。

一切,就此改變了…….

難以接受、慌張、憤恨、害怕、鎮定。好在經過年輕警官的開導和良心的覺醒後 ,她最終選擇了自首,沒有讓小北替自己揹負罪責。雖然錯失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但一切不晚。多年後,她們重新站在陽光下,並且和小北選擇了淡忘年少的這一切,與世界和解。

這是多麼難能做到,又是不得不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那些遭受校園暴力的受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條答案令人觸目驚心:“十幾年過去了,我仍舊希望他們去死。”

對於遭受過霸凌的人來說,被欺凌的畫面,就像一個印記一樣永遠烙在他們的心裡。不是當時的傷痛,不是當時所遭受的冷眼,而是可能會伴隨終生的不安全感,是一輩子難走出的牢籠。

有人說:孩子為什麼作惡?要麼是無知無畏,要麼是真壞。“你我是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不光是全片定調之語,不辨是非的年紀,惡行太容易失控。

被霸凌時,他們無法獲得或得不到足夠的家庭支持,霸凌別人時,無法獲得有效的管教約束,這也許是中學校園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