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文|颖妈谈育儿

春节这些天,日日窝在家里,不是陪娃就看春晚,还利用难得空闲把徐峥导演的贺岁大片《囧妈》认认真真看了两遍。

原本的春节档可谓是“神仙打架”,有近10部电影作品计划在春节期间蓄势待发,立志掀起一股“贺岁风暴”。谁知因为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计划全盘打翻。而徐峥的这个“囧“系列能够得以在今天头条免费播出,自然让人期待值爆棚。

但看完不少人觉得很失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本的“喜剧风”没有了。区别其他“囧”作品,爆笑喜剧的外表下,既爱又恨的亲子关系才是“内核”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原生家庭、中年危机、中国式母子关系、夫妻关系,所有的问题在这部影片都得到了焦聚。有网友感概:年纪越大越能从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虽说这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却让不少国人引发了共鸣与思考。

1.夫妻关系:一方一直被“改造”,逃离是唯一选择

“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故事一开头,张璐正准备出发去美国,而她与徐伊万正在闹离婚。

两人原本是因为爱情走在一起,为了支持徐伊万创业,张璐放弃自己之前的工作,跟他一起成立了万路科技,开发了现在的暖霸技术,他们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却在10多年后,走到了分路扬镳的地步。

临走前徐伊万让张璐带走那盏台灯。张璐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徐伊万一脸吃惊:“你怎么能不喜欢这个台灯?

”都要分手了,徐伊万还没有明白他们两人分歧所在,自以为是的用自己的想法绑架张璐,而从来没想过,个体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有自己的思想。

作为一个一直被改造被控制的对象,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都得依照徐伊万的想法,张璐充满了无奈、隐忍明明是共同开发的技术,为了能结束两人的关系,她退出股东身份 ,甚至不惜退出中国市场,只身去美国参与竞标。

就连弟弟郭贴也看不下去了,让徐伊万别再逼嫂子了,“嫂子真的已经很仁慈了,咱们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啊”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而徐伊万呢?看不到两人之间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只是一味追逐,依旧企图用自己的控制欲捆绑张璐,最终将战火烧到美国。

2.母子关系:年方四十,仍然逃离不了“被掌控”

“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呢,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当徐伊万因为卢小花拿走了自己的护照,而被迫与母亲在绿皮火车上共处6天6夜,平时累积的矛盾与亲情间的隔膜在局促狭小的车厢内不断升级时,他说出了与张璐相似的话语,而卢小花不以为意。

总是担心儿子饿,方便面、 饼干、大白兔奶糖每个问一圈,直到孩子烦了。还有喝不完的红豆水、绿豆水、薏仁水各种养生粉。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就连徐伊万用电话布置工作时都遭到了小番茄、鸡蛋的连番强喂,40多岁的男人在母亲面前彷佛变成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碰上好吃的红烧肉,徐伊万一口气吃了很多块,卢小花在确认孩子觉得好吃的时候,偏偏要留下最后1块不让吃。“所以我现在要控制你”。吃什么、吃多少、何尝不暗示了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生活的掌控。

三句话不离结婚生子,衣食住行样样都被安排,投喂式“宠爱“和极具掌控的干涉,他终于不耐烦时,卢小花拿出终极武器:我是你妈呀!我不管你谁管你!”让你顿时无言以对。想一想,这个场景生活中何其相似。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当徐伊万找到机会,做贼心虚般把母亲心爱的小番茄一个个通过狭小的窗户扔出窗外,内心如孩童般窃喜,对母亲安排的反抗意识已被激起,只是这种反抗,有渴望追求自由的勇气,却没有拒绝的决心。

明明是一份关爱却忍不住让人想逃离,这该是亲情里多大的矛盾之处?

3.自我需要释放,看似无厘头,实则是开解的钥匙

“你要学会放下,只有放下,才能柳暗花明。”

正当母子关系日渐焦灼之时,异域美女娜塔莎的出现,让车厢紧张的氛围有了片刻缓和。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的处境,让他们有了把酒言谈相见欢的契机。

“你敢做一些更疯狂的事吗?”

娜塔莎个性奔放、自由浪漫,虽说她的出现有些突兀,却是徐伊万心理成熟、突破内心“桎梏“的关键。打破枷锁,做好自己!娜塔莎的安慰与鼓励,让徐伊万的自我意识慢慢得以苏醒。让他有勇气去面对母亲的强权控制,发出自己由来已久一直想说的心声。

“你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是问题,我婚姻是问题,身材是问题。我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是问题。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你养的宠物狗。”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长久以来,母亲的爱由于一把牢固的铁锁,锁住了自己,也锁住了儿子。

那一刻,徐伊万彻底清醒了,卢小花也震惊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儿子会说出这些话,原来自己在孩子心中是如此不堪。

勇敢说出内心的感受,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才能让双方意识到问题所在。

4.通过一场远行,母子和解,各自找回自我

面对儿子冲天的抱怨和指责,母亲伤心地独自离开,漫无目的地坐上公汽一路坐到终点,却走到了一片森林中。

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和火爆伤害到了母亲,徐伊万慌忙追了出去。茫茫大雪的森林中,两人有了第一次直面内心的对话。

“我知道了,虽然你是我的儿子,但是你也有自己的人生啊,我管你管多了,对不起。”

两声“对不起“,母子多年隔阂与矛盾消散,一切冰释前嫌。因为对彼此生活和内心想法的了解,母子的心靠得更近了。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当他们利用历尽艰险,终于到达演出地点时,剧院的演出已经结束了。多年的遗憾以及对梦想的追逐,卢小花还是选择站在了台前。最终一首冠绝全场的《红梅花儿开》赢得满堂喝彩。那一刻,平时唠唠叨叨、管天管地的老太太变成了光彩照人、极具感染力的女艺术家。卢小花的人生圆满了,她不再只是一个母亲,而是一个有鲜活生命力、有追求有价值感的“人“,个体生命获得完整。

电影片尾,罗小花自言自语:“电影里的伊万是个小男孩,我的伊万已经是个大人了。”

自此,她的世界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满世界的演出在等着她,哪还有什么心思去管儿子的生活琐事。

而在回看徐伊万,他决心放弃对张璐的追逐和掌控,同意了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并且表露了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心路。

“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虽然这意味着,美好的爱情已经失去。但这一刻,他获得自我成长,对感情有了更多体悟,对世界也有了更客观的看法。在未来,还有一切美好在等着他。相信再次收获幸福时他能够更好处理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5.尊重自我,保持界限,创造幸福人生

2019年2月25日,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的8分鐘动画短片《包宝宝》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影片用细腻的镜头和无声的演绎表现了中国家庭母子相处的真实状态。

丈夫长期工作在外,妈妈独自在家,某天一个包子出现,妈妈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给予多种呵护。包宝宝一天天长大了,他喜欢踢足球,妈妈却担心他受欺负。自此包宝宝有了怨气,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喜欢跟妈妈在一起。有天包宝宝带了个女朋友回来,并打算不再回来。妈妈为了留住包宝宝,一口吃掉了它,然后嚎啕大哭。醒来妈妈才发现是一场梦。丈夫的介入,母子独处得以和解。

很多网友看完充满感慨地说道:“那个‘包宝宝真像我呀!”、“我仿佛看见了我父母!”

这部8分钟的短片揭示了中国很多家庭的常态: 父亲长期缺席,母亲把爱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渐渐缺失自我,而孩子在这种过度掌控下只想要逃离。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母子是世界上最基本的关系,从母系氏族到父系社会,世界上一切关系,都是母子关系的延展和反射。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表明:

你与父母的关系,会对你产生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会超出你的认知和想象,包括:自我的形成、恋爱、婚姻、人际关系乃至教养下一代。

而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你与异性父母的关系模式,决定了你的恋爱、婚姻模式。所谓的“缘分”,可以归纳为一个等式:缘分=恋上“爸爸”或爱上“妈妈”。

父亲在家庭生活的缺席,家庭内务和养育孩子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人身上,从父亲那里得不到情感满足的母亲,会将情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一切成为她的一切。而从小生活在这种掌控欲的孩子,想要逃离却又离不开。最终,在婚姻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开启掌控模式的新一轮复制。

那么,一个家庭想要更幸福,该如何平衡家庭关系呢?

中国是一个重亲情但缺乏界限感的社会。“我是你妈呀?“、”我是为你好啊“、”你怎么会那样想?”父母的本质是关心,但他们常常忽视了界限感,也没有考虑到个体的不同、思想观念的不一样、当一个孩子逐渐成人,他就有了自己的思想、自我独立的需要,这是他走向社会的必然。

① 作为父亲

在家庭中,父亲最重要功能之一是撑开母子关系,形成稳定的家庭三角。虽然母子关系是基础,但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好的婚姻应该是共同支撑、互相鼓舞,共同养育后代。如果丈夫没有承担起养育孩子、承担家务的责任,婚姻对于妻子就是一个苦难的开始,为了孩子她只能苦苦支撑,到最后,孩子就变成了她的一切。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卢小花因为爱情跟伊万的父亲结婚,但婚后两人生活背景、观念都不同,丈夫常常酗酒,还酒后家暴,两人感情回不到当初,这样的家庭基础已然不幸福,妻子的感情得不到回应和理解,妈妈的爱只能转移到在孩子身上,家庭不再是稳固的“三角”,而是坚定的“两脚”。

② 作为母亲

作为母亲,你必须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会从共生走向分离,这是必然趋势。没有在适当阶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历练、去学到面对生活的能力,是“害”不是爱。缺乏独立能力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也无法获得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界限不清,从小被父母包办控制到成年乃至结婚生子是很多家庭成长缩影。

男星朱雨辰的妈妈朱湘玲的言行一度让人热议,如今40多岁的朱雨辰依旧单身,朱妈妈这些年的工作就是24小时照顾朱雨辰,她增多次表明:儿子就是他的全部,甚至在节目中表明选拔儿媳妇的要求——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她没意识到,这意味着是将无私的母子关系在夫妻关系里得以延续。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影片中,徐伊万最终明白了这一切,“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就是一种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么。

作为女人,你不仅是妻子、母亲,你还是一个有思想的生命,只有活出自己的人生,体现出自我价值,你的生命才能获得完整。

③ 作为儿女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关爱父母是人伦之情。人老常会有孤独的感觉,有空去看看他们,是我们能做到的,时常让父母过来住住也能抚慰他们的孤独,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既有了界限感,又有亲情的味道。

但时代不一样,每代人面临的现状不一样,我们无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这需要他们自己面对。理解并不能解决问题,每代人的成长需要自己体悟。

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握合适的分寸,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也不侵犯他人生活的界限,这样的人生才是丰满的、完整的。

“囧妈”背后必有一个囧儿子:被“控制欲“包裹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最后,用纪伯伦的一首诗结束对影片的思考: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我是颖妈,一孩妈,育儿达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文字,乐分享,我手写我心。如果生活中,你有关宝宝养育、宝宝心理等问题都可以问我,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猫眼电影演出

看《囧妈》,抱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