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怀柔村庄上岗,整洁、智能让村民爱上分类

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分类指导员全天值守,垃圾桶盖智能开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今天起正式实施,怀柔区庙城镇郑重庄、李两河两个村庄率先用上了“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吸引村民爱上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怀柔村庄上岗,整洁、智能让村民爱上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早上7:30,郑重庄村垃圾分类指导员刘淑明来到后街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值守服务。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7个四分法垃圾柜并排组成一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驿站。每天6:00到10:30,14:00到17:00,刘淑明要在驿站值守近9个小时。

“别着急扔!先把剩饭倒进绿色窗口里,这个餐盒扔进灰色窗口。”看到有村民拎着塑料袋走来就要往厨垃圾窗口扔,刘淑明赶紧上前阻止。她指着一旁的分类投放指引图说,“什么垃圾该怎么分,这上头都写着呢。”

刘淑明是有着7年工作经验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她说,“郑重庄村一共600多户村民,过去垃圾桶分散摆在各户门口,村里设置了6个垃圾地箱。一方面垃圾暴露在外不雅观,一方面分散设点,一条街巷就得配1个垃圾分类指导员。”

从5月起,郑重庄村的垃圾桶实施集中设置,改成了四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每处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就能管得过来。投放收集驿站还被建成了漂亮的小屋,垃圾都被“藏”在屋里,美观又隔绝异味,指导员定时进屋查看,发现垃圾桶要满了,就会联系清运公司来清理。

“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怀柔村庄上岗,整洁、智能让村民爱上分类

智能开门垃圾桶

“以前的垃圾桶如果盖盖子,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用手打开;如果不盖盖子,垃圾暴露在外,既邋遢又有异味。”村民王娟来到新启用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后惊喜地发现,垃圾分类驿站的窗口都采用红外感应设备,只需把垃圾放到窗口前就会自动开启,扔完垃圾后,窗口会自动闭合,解放了双手。“设计非常人性化,投放垃圾不怕脏手了。” 王娟说。

“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做起,分类驿站的建设是基础。”庙城镇环境卫生工作负责人陈国栋介绍,“通过实行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准流程、定责监管的‘四定’管理模式,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链条畅通有效。”

“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怀柔村庄上岗,整洁、智能让村民爱上分类

智能开门垃圾桶

据了解,年底前,庙城镇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在全镇18个村和2个社区全覆盖。预计5月底前,完成大杜两河、彩各庄、肖两河、霍各庄四个村庄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全镇预计投放垃圾分类驿站30个。

同时,庙城镇还将探索垃圾分类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从投放、计重、清运等各环节引入“黑科技”,加速分类效率,减轻分类负担,可持续性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