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人與社會關係的“分隔”與“重塑”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疫情之下,人與社會關係的“分隔”與“重塑”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若非新冠肺炎疫情,口罩,似乎從來不是中國人日常的必需品。

近三個月來,從隆冬時節到春暖花開,儘管中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但每個人外出佩戴口罩,不僅僅是鍾南山等專家給出的建議,亦是全民在病毒面前逐漸形成的自我共識。

一枚口罩,對於不少女性而言,買不買口紅,選擇不再“艱難”;對於戴眼鏡人士而言,口罩內呼出的霧氣時常遮擋視線,特別於駕車過程中,令人揪心;對於敏感皮膚者而言,口罩讓面部過敏、紅腫,令人苦惱不堪……

一枚口罩半遮面,讓人們在“非常態”的環境中適應了通過眼神辨識喜怒哀樂,習慣了在“語焉不詳”的話語中認真傾聽,人與人保持“一米以上”的對話距離,抱拳取代握手,成了重要的交際禮儀標識。

其實,疫情面前,口罩僅僅是種直觀的改變,在一個病毒欲佔“C位”的2020年,人們的生活形態業已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甚至令社會的發展軌道不得不輾轉騰挪,開闢新的“航線”。

比如,國家因這場疫情,需前瞻佈局和戰略謀劃,破題“危”中尋“機”,加速推動多個領域改革。企業因為這場疫情,迅速拓寬發展思路。這個春天,不少本土汽車企業率先“跨界”,選擇生產口罩。

此外,還有諸多新興產業在疫情下得以迅速成長,比如遠程醫療。多年來,遠程醫療某種程度一直處於邊緣地帶。如今,由於病毒傳播力強,使得遠程醫療服務的流行程度急劇上升。無論是傳統媒體抑或社交媒體,有關遠程醫療的廣告在今天如雨後春筍,為足不出戶的患者提供治療方案……

疫情面前,因時因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挖掘未開發的潛能,成為新時期人與社會不得不接受的新課題,因疫情倒逼所趨,亦為長遠發展所需。

正如《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所言,各國政府在未來幾周內作出的決定,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內改變世界。它們不僅將影響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還將影響我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許多短期的緊急措施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些緊急措施的性質,加快了歷史進程。

如果說個體所處的外部環境、社會的形態在面對疫情不得不“轉軌”時,而作為個體,如何習慣“後疫情時期”生活,則需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

比如,要克服希望病毒儘快剿滅的焦躁心理,剋制希望無拘無束生活的放鬆情緒……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態度、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使之適應“後疫情時期”的生活,是現實所迫,亦是新生活在“二次開啟”。

若將這種剋制、調適、轉變的心態放置在“疫情可能長時間伴隨人類生活”的背景下,懂得自制與調整,顯得尤為重要。在疫情籠罩下,許多人自我約束,減少聚集和集體活動,自覺居家隔離,從不適應到逐漸習慣再到成自然,這是自制的力量。

當然,因為病毒,讓人與社會出現物理“分隔”後,亦在某些方面得到了“重塑”。

比如,人們開始重新欣賞戶外活動和生活中其他簡單的樂趣,在空曠區域“放風”,大自然釋放的氣息與花草的芬芳,讓人們珍重自由的價值。

比如,在微博中,有關“疫情期間家庭親情迴歸”的話題不斷衝上熱搜,或許表達出人們在一個密閉空間內對“家”的再次理解。

農耕時代,人們安土重遷,一家子幾乎固守一地生活,家,不僅是親情紐帶,更是精神物質文化的綜合體。進入工業時代,人們到處奔波,家被迫分割,空巢家庭是其代表,家文化也因時空分割而出現某種傷痕。

今天,在重新審視家的價值時,很多人突然發現,個人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和他人息息相關、命運與共。親情,其實從未改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