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種過果樹的人都知道,果樹得病是難以避免的,用藥來防治病害是理所當然的,果園一年用藥十來次也是司空見慣的。那麼果樹為什麼會得病呢?必須要用農藥才能防治果樹病害嗎?我們可不可以打造出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呢?

一、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

果樹在生長過程中,與周圍環境有著密切的適應關係。如果與周圍的生物群平衡關係被打破,即受到各種不宜條件的影響,包括環境條件和有害生物的侵染。當這種影響超過了果樹能承受的限度,其正常代謝就會被幹擾,從而出現一系列不正常病理變化,表現出病態,使產量下降、品質較差,嚴重的可導致果樹死亡,這就是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所以病害的發生可以歸納為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外部環境條件的不適應,另一個因素是其他生物的侵染,可分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常見的非侵染性病害有澇害、缺肥、寒害、環境汙染等,這種病害不具有傳染性,是由溫度、溼度、氣候、有毒物質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

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細菌、病毒、真菌、線蟲等病原物引起的,可分為細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害等。這種病害危害性大,具有傳染性,造成病害的傳播,如桑葚菌核病、葡萄霜黴病、柑橘潰瘍病等。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二、如何打造不用農藥的果園

果樹得病的原因一是在於環境條件的不適宜,二是有害生物的侵染。所以想要果園不使用農藥,就必須營造出適宜果樹生長的環境條件,不發生非侵染性病害;增強果樹的抗病性,減少有害微生物的病原物,從而減少侵染性病害的發生。

1、選擇抗病品種,適地栽培

不同果樹對病害的抵抗能力有差異,如紅陽獼猴桃高感潰瘍病,而徐香獼猴桃高抗潰瘍病。在選擇果樹品種時,要充分考慮品種對某些病害的抗性,儘量不要在某些病害發生嚴重的地方栽植易感此病的品種。有不少果樹苗木本身就帶有病毒病,一般情況下不表現出症狀,但只要出現不適宜的環境,病毒病的症狀就會表現出來,影響果樹的生長髮育。因此建議採用無病毒苗木,雖然貴了點,但效果還是好得多。

不同果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有差異,在最適宜的地方種植就能發揮其固有的優勢和特性,否則就會傷失其優勢,影響其生長髮育,甚至病害纏身。如在有凍害地區種植火龍果、百香果,在低窪積水地方種植桃樹、李樹,在土壤重金屬汙染的地方種植果樹,就容易出現各種生理性病害,嚴重影響果樹的生長髮育甚至導致死亡。所以在選擇園地時

一定要結合環境因素來選擇適宜的果樹品種,不建議引種不適應當地環境的果樹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2、改良土壤,抑制有害微生物

土壤是果樹生長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土壤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態環境,它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和多種有害微生物。這些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在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相互競爭、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使病害不會發生。但由於我們長期濫用農藥化肥除草劑,使得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越來越少,有害微生物越來越多。當有害微生物占主導地位時,就會導致果樹病害越來越嚴重。因此可以

通過施用含有有益微生物的有機肥,如酵素益生菌有機肥來補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機質,營造有益微生物的適宜生長環境。當大量有益菌補充到土壤中後,在果樹根系周圍形成保護屏障,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即以菌克菌),淨化土壤環境,減少病害的發生,保護果樹根系。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如枯草芽孢桿菌通過成功定殖至植物根際、體表或體內,與病原菌競爭植物周圍的營養,分泌抗菌物質以抑制病原菌生長,同時誘導植物防禦系統抵禦病原菌入侵,從而達到生物防控的目的。因此如枯草芽孢桿菌可以抑制由絲狀真菌等植物病原菌所引起的多種植物病害。如蘋果黴心病,柑橘青黴病,桃褐腐病,草莓灰黴病和白粉病,香蕉枯萎病和炭疽病,梨黑斑病和潰瘍病等。而複合木黴菌能有效防治果樹的根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灰黴菌、腐黴菌、絲核菌、炭疽菌、鐮刀菌、菌核病,可直接殺死果樹根部和土壤中的根結線蟲和地下害蟲,能消滅耕層病菌及害蟲。

有益微生物在繁殖代謝過程中,持續分泌細胞分裂素、吲哚乙酸、赤黴素等生長素及氨基酸等活性物質,強力促進果樹生根,增強果樹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從而增強樹勢,提高了其抗病性能。

3、採用合理的栽培技術,培養健康果樹

其實有害微生物並不會導致所有果樹得病,它們只會侵染不適宜的品種和生長勢不好的果樹。因此我們除了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外,還要採取合理的栽培技術,培養出健康生長的果樹。

在實際生產中不少果園的栽植密度過大,修剪方法不對,使得樹體密閉,內部光照不足。導致各種病害和蟲害容易發生,有些蟲害又會加劇病害的發生,如蚧殼蟲、蚜蟲、黑刺粉蝨的危害能加劇煙煤病的發生,因為它們的外排物能給病菌的定殖提供條件,若是在防病時未注意控制蟲害,可能導致其反覆發作。所以要儘可能地合理稀植,合理修剪,讓果樹通風透光,培養健康的果樹,以減少病害發生的機會。一定要記住:陰暗潮溼的地方,病害發生很少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有些果農使用除草劑除草或人工除草,將果園弄得乾乾淨淨,寸草不生。其實這樣並不好,應該採取生草栽培方式。總有人擔心雜草與果樹爭奪肥水,總希望給果樹最舒適最安全的生長環境,其實這就會導致果樹無法參與競爭,果樹的應激能力無法提高,其抵抗病害能力也隨之下降,就更容易感病。就像人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得不到鍛鍊的機會,身體的機能就會下降,就容易生病。因此

給予果樹適度的鍛鍊,提高果樹本身的應激能力,對提高果樹的抗病性也是非常有效的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4、正確理解“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我國的植保方針。但不少果農曲解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既然是預防為主,那就經常噴藥保護,不管有沒有病害發生,所以不少果園一年噴藥十幾次。其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有三層意思,一是不讓某些病蟲害進入本地區;二是本地已經有的病蟲害,要充分減少病原菌或害蟲的數量,降低菌勢、蟲量。病原和蟲原數量很少時,病蟲害只能零星見到,對生產沒有真正影響。三是減少和降低病蟲害暴發成災的幾率。因此在生產一是不要在疫區引種果苗,也不要將外地病果病枝帶入果園;二是採取綜合措施,降低病原菌數量和發病程度,對生產不造成真正的影響,所以

無病不要噴藥!三是發病後還是應該及時採取相關措施,包括合理使用農藥,當然儘可能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或者自制石硫合劑、松脂合劑、機油乳劑等,不能等到大面積發病後才採取措施。這就要求果農要經常觀察果樹的生長結果的情況,發現病害就及時解決。

果樹得病的真正原因何在?如何打造一個不用農藥的果園?

果樹病害一直是果樹生產中困擾果農的難題,果農傳統的做法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斷地使用農藥。殊不知用藥越多,樹體本身的抗性就越來越低,那些有害微生物也在不斷進化,對農藥的耐藥性也越來越強。所以果農不得不經常變換用藥,加大用藥,造成成本的不斷增加和環境汙染的加劇。因此一定要

改變對待果樹病害的認識,通過適地栽植抗病品種,培肥地力,以菌克菌,合理管理,增強樹勢,提高其自身的抗病性,培養出健康的果樹,從而實現不用農藥的終極目標。

(來源:鄧教授談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