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渴望回归中国”等系列违规文章泛滥的三个原因

“多国渴望回归中国”等系列违规文章系自媒体商业模式激发的信息需求

文/虹野

近日微信删除了1.59万篇关于“躲过渴望回归中国”系列违规文章,这是继“华商很难”之后又一次对发布系列谣言自媒体的整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多国渴望回归中国”等系列违规文章泛滥的三个原因

但是,本人并不对此效果并不乐观,因为此类文章产生的土壤依然存在。

这类谣言文章在国内有庞大的受众。长期以来,国人无法遗忘百年屈辱史,总希望看到振奋人心、提高民族自豪感的信息,这种信息的需求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包括那些整天批评社会现象的评论家。但是理性的评论家们都知道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很多问题,距离完美还有很长的距离,更知道“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故在自媒体之前官方媒体很少出现这种以夸大事实、造谣等手段,通过“煽动情绪”赚取流量的现象。尽管民族自豪感信息的需求非常大,舆论界依然保持冷静实事求是。

自从有了自媒体之后,尤其是形成了“流量为王”的商业模式之后,以煽动情绪赚取流量的机构就抓到了商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迎合、调动受众的情绪需求,贩卖心灵鸡汤,焦虑、愤怒、悲哀,也包括喜悦。比较成功的如咪蒙。

毫无疑问,这些贩卖情绪赚取流量反过来以情绪的形式流向社会之后,必然把一些社会问题进一步扩大

,比如教育、房地产、医疗方面不公平被情绪放大了很多之后,延伸出更加恶性的案件,如砸楼盘、弑师、杀医屡见不鲜。

当我们意识到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灾难之后,以咪蒙为代表的机构如同禁止色情一样被禁止了,而且关于社会敏感问题的负面情绪传播的文章也屡屡无法发布,这意味着各种煽动情绪的文章很难从商业模式中获益了。尽管这方面的社会需求依然很大,依然有很多人渴望看到这些消息,但是在AI的干预下,这类文章很难让作者获益了。除了真正关心社会的评论家之外,很少人再继续写批评社会的文章了。

在这种情况下,另外一类情绪文横空出世,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比如带鱼(担心真名被敏感,故用外号)、局座等。通过贩卖爱国主义情怀获得了巨大的流量支持,这就导致“厉害了我的国”、“虽远必诛战狼体”大行其道,相关的各个作者和机构赚得盆满钵溢。

“多国渴望回归中国”等系列违规文章泛滥的三个原因

民族自豪感的信息需求,加上“流量为王”的商业模式,还有AI审查的“低风险”,表现爱国主义的文章、视频开始泛滥。

由于认知水平问题,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理解不同,相当多的人把攻击不同民族、不同观点的人、不同政体,当做爱国行为,通过篡改历史、断章取义、编造事实来宣扬民族自豪感。

这类信息猛一看很红,好像他最爱中国,最爱中国人,而事实上却是在煽动民族仇恨、攻击不同观点的人,通过愤怒、仇恨等情绪的传播力度来赚取流量牟利,这种煽动民族仇恨的信息泛滥甚至让其他各国感到危险(如多国渴望回归中国,)甚至影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的进程。

“多国渴望回归中国”等系列违规文章泛滥的三个原因

当然,有人说要把这些账号都删掉才解恨,但是删号并不能解决这类文章在“流量为王”模式下的民族自豪感的信息需求,也无法解自媒体包括“媒体”通过情绪获得流量的写作技巧而牟利的途径,也无法解决调动民族自豪感情绪远远低于调动其他情绪的“低风险性”,这三个问题不解决,这种不理性的舆论氛围会给社会带来很大问题的。

当前舆论场显然是情绪大于理性,产生这种现象的机制已经很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应对了。我们需要让大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行为,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同样也要学会如何释放愤怒、悲哀、恐惧等负面情绪,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理性的舆论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