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制”增強脫貧動力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16日訊“這次一季度考核在環境衛生、政策知曉度等方面得了4顆星,下一季度努力都得5顆星。”近段時間以來,江陽區江北鎮福海村貧困戶李立富在搞好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強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打掃,對各類政策進行學習,爭取第二季度“積分制”考核星級評定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2018年4月,江北鎮制定並實施“積分制”管理辦法,不斷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發展生產等方面的主動性,今年在此基礎上推行“積分制”考核星級評定,進一步激勵貧困戶在產業發展、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等方面發力,全面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增強動力。

積分+激勵 鼓足貧困戶幹勁

江北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2戶,分佈在7個村,2016年全部脫貧。

在鞏固脫貧成果中,江北鎮黨委政府摸排發現,貧困戶存在環境衛生較差、政策知曉度偏低、參與村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等情況。為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江北鎮黨委政府前期直接向貧困戶發放1000元用於發展產業,不少貧困戶卻產生“等靠要”的思想。

對此,江北鎮創新實施《江北鎮激勵精準貧困戶勤勞致富積分制考核辦法》,探索“積分+激勵”的路徑,讓扶貧工作駛上“快車道”。“‘積分制’在於扶志,激勵貧困戶鼓足幹勁,發展產業鞏固脫貧成果。”江北鎮黨委書記馬英告訴記者。

“積分制”怎麼實施?該辦法規定,採取“積分+激勵”的辦法考核,由日常考核、民主評議、加分項和否決項組成。日常考核包括生產發展(外出務工)、環境衛生、政策知曉3項;民主評議包括精準貧困戶周邊群眾評議和村、組、幫扶幹部的評議;加分項包括貧困戶在自身發展同時,帶動周邊貧困戶致富或獲得表彰等;否決項包括有涉及參與黃賭毒、盜搶騙等違法行為。

對年底積分達到60分的貧困戶給予獎勵;60分以下則不給予獎勵,並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進行通報批評。由於年底積分最高可獲得2000元的現金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全鎮貧困戶致富奔小康的熱情,形成了你追我趕奔康忙的良好氛圍。

創新+實幹 發展產業助增收

今年,江北鎮在“積分制”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推行“積分制”考核星級評定,對每季度獲得5顆星的貧困戶,再額外獎勵200元。馬英介紹,鎮黨委、政府評選星級戶旨在讓貧困戶努力創先爭優,幫扶幹部還開展遍訪活動,到貧困戶家瞭解生產生活現狀。

江北鎮黨委政府的幫扶,讓幹壩村貧困戶黃章奎格外感動。在黃章奎家的牆上,他自己寫下“幫扶日記”:幫扶幹部前來慰問、指導產業發展等,他都一一記下。“這是來自黨委政府的關心,也是對我的激勵。”如今,黃章奎因年紀大住進了敬老院,但每次看到幫扶幹部,他都覺得格外親切。

江北鎮不僅在政策上著力,還在產業發展帶動、促就業等方面下足功夫。近年來,江北鎮用好產業扶貧發展基金,採取“集中貸”的形式貸款25萬元用於發展花椒基地,讓貧困戶可以入股分紅。花椒基地、茵紅李基地提供了60個崗位,吸引貧困戶前往務工,每天能有70元收入。江北鎮還介紹貧困戶到江南科技產業園務工,同時,組織貧困戶在幹壩村種植南瓜4000餘畝,並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指導,讓更多貧困戶致富增收。

幫扶+實幹 貧困戶主動謀發展

除草、播種,忙完地裡農活後,江北鎮石魚村五組貧困戶肖坤良又趕回家喂牛吃草。“現在政策那麼好,我要多幹活掙錢。”近段時間正值春耕,肖坤良種植、養殖兩頭忙,但他仍臉上掛滿了笑容。

原來,肖坤良以前摔了一跤,幹不了重活,家裡失去了頂樑柱。得知肖坤良的家庭情況後,幫扶幹部為他爭取政策進行了危房改造,還免費為他提供了一頭水牛養。肖坤良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將小水牛養大,“春耕時候,我就去給別人犁田,一年有額外的2000多元收入。”去年,肖坤良的兩頭牛分別賣了0.85萬元、1.1萬元,嚐到甜頭的肖坤良,如今不但自己養了4頭水牛,還做起了牛生意。

2016年,幹壩村八組貧困戶仇康貴和老伴兒在危房改造後住進了新房,為不拖後腿,他們通過養雞養鴨致富,“今年3月賣了30多隻鴨子,收入有2000多元,一年賣雞也有上萬元收入。”仇康貴靠著勤勞致富,脫了貧。

這些是江北鎮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經過近幾年的幫扶,從子女唸書到老人贍養,再到產業扶貧拓寬銷路,江北鎮黨委政府為貧困戶提供全方位幫助。“脫貧攻堅的開展,不僅改善了貧困戶生產生活,還讓鎮村幹部從中得到充分鍛鍊,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更好的作用。”馬英對鞏固脫貧成果充滿信心。(轉載市扶貧開發網 來源:瀘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