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授:為什麼要求學生提升學業能力?


“最近孩子學習可積極了!”張老師帶的一位學生家長最近總是和她“叨叨”這句話。

孩子叫張子樂,就讀於北京某附屬中學,上了高中成績一直退步。

每一個成績退步的學生都特別苦惱 ,而家長特別著急。

孩子不笨,而且足夠努力,天天花費很多時間學習,補習班一大堆......

然並卵,子樂在高一下學期班級排名手指頭可以倒著數。尤其是上一次期末考試,數學和英語分數都在60分以下。

這下子樂急了,家長也急了。

家長帶著子樂找到張老師的時候,顯然這已經是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經過半小時的測評以及長達兩小時的交談,從子樂的描述和情感的變化中,得到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適應高中學習,沒有在上學期做好初中至高中的適應性轉變;

2、入學第一次考試沒考好,對學習沒了信息;

3、上課過程中渾渾噩噩、沒有學習目標;

4、補習內容偏難,適應性不夠;

5、討厭英語老師;


如果一直看不到這幾點,那子樂的學習狀態應該是:花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在各門各科各知識點各題的學習上。學習結果依舊是:跟不上,退步,失望。

孩子學習不好,誰的責任更大?

學校的課程,相同的老師教授著同樣的內容,但是反應在學生的成績上則會完全不一樣。

孩子的責任更大!學習的主體對學習負絕大部分責任。

歸根結底,還是孩子不知道怎麼學?在學習的方法、習慣以及動力上出現了差錯。

針對子樂的學習情況,張老師綜合給出的解決方案是:

在學習方法上:制定學習目標並分解、學習計劃制定等方面;

在學習習慣上:45分鐘專注課堂訓練、突破自己學習的舒適區、思維導圖找尋突破點、情緒調控、元認知訓練手冊;

在學習動力上:挖掘自身潛力、通過老師以及同學溝通並認可等;


子樂每週四與老師進行一次諮詢,日常由助教監督管理,定時提交訓練結果。這樣訓練的結果是:

三次諮詢之後,首先子樂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開始積極學習了,也更有自信了。

英語成績進步很快,子樂英語方面基礎不錯,在解決和英語老師的敵對情緒問題後,成績進步明顯。

經和家長溝通,換了更基礎的補習班,子樂數學也開始穩步提升。

對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更加清晰,主動改掉了原來拖延的習慣,課後作業效率提高很大。

主動學習意願強烈,期間自己主動變更學習目標。從原來商定的達到班級35名左右,自己主動要求提高到25名以內,而在高二第一學期結束就達到了目標。

北師大教授:為什麼要求學生提升學業能力?

前段時間,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共同發佈首個由浙江省自主研製工具和分析模型啟動的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小學版),大數據分析得出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各項指數的貢獻率如下表:

北師大教授:為什麼要求學生提升學業能力?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單純從孩子自身角度出發,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因素從高到低依次為:學習策略、興趣愛好、自我認知、學習動力、學業負擔、運動健康、睡眠以及品德行為以及補課和作業等方面。如果想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則首先就應該從這方面著手,提高孩子的學業能力,學習成績自然會好。

其實我們都知道,當孩子成績出現了波動、下滑或者提升困難的時候,在學業能力上,這個孩子也出現了問題。

而事實上,家長只是單純地給孩子請家教,報各類輔導報,結果就是孩子的課業負擔加重,疲於學習,學習變得機械和被動,無方向,無策略,無反思,最終學習興趣降低,學習動力不足,成績依舊提不高。

而有些家長,雖然已經意識到,可能需要從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下手,因此,給孩子報了提高譬如專注力之類的課程,如果孩子剛好是這方面存在問題,那孩子成績自然會有所提高,但是如果孩子專注力沒問題,卻不斷強化專注力,則成效甚微。

因此,提高學業能力的第一步,則是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測評和診斷,找準孩子真正的問題所在,之後再對症下藥去訓練去提高。

作為家長,應當以培養孩子學業的能力作為首要任務。

而這些學業能力的訓練提升則需要專業的老師來進行訓練。

北師大學業能力提升課程是北京師範大學學業規劃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的一套系統課程。

所有課程均由北京師範大學學業規劃研究中心具有高級學業規劃師資質認證的教師進行一對一線下授課。


可以針對家長及學生解決哪些問題

1 沒有學習動力、學習沒有積極性

2 不自信,認為自己學不好

3 不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過高或者過低的學習目標

4 總為學習成績不好找藉口,學習態度不端正

5 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課堂上跟不上

6 自制力差,無法專心學習

7 死記硬背,成績難以提升

8 不願動手練習,學習不紮實

9 叛逆、早戀等情緒影響學習

10 受同學或家庭影響,難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京師學業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