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座古井:“火光四射”,專家趕來後,井底挖出3萬件國寶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很多文物和古董都在戰亂中丟失了,為了找到它們,我國也是費盡了心力。要知道,古墓是發現文物的一個好地方。因為大型古墓中的陪葬品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這些東西對於我國研究來說有重大意義。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地方也挖掘出了3萬件國寶,不過這裡卻不是一個古墓,而是一個會“火光四射”的古井。

湖南一座古井:“火光四射”,專家趕來後,井底挖出3萬件國寶

01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湖南的武陵地區裡耶鎮有幾個農民在施工修房子的時候,挖出了不少青銅兵器和瓷器,他們認為這些東西很有可能是文物,便通知了當地的相關部門。考古專家們聞訊趕來,在清理此地之後,判斷此處可能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古墓,便離開了。本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沒想到2002年,湖南省的重點項目水電站工程要在此處動工,出於保護文物的想法,考古專家再一次來到了裡耶鎮。

在考古隊的人員清理現場時,有人發現了青膏泥,而且這些青膏泥看起來並不是在此處天然形成的。要知道,大面積人為造成的青膏泥出現在這裡,十分可疑。於是大家齊心協力將所有青膏泥處理乾淨,這時一個超級大的方形木框出現在人們眼中。專家們定睛一看,原來這是挖到了一口古井。剛剛處理乾淨青膏泥時,古井中湧出巨大的惡臭,這些臭氣在接觸到空氣的一剎那發生了自燃,頓時古井噴出了幾尺高的火焰,造成火光四射的場面。

湖南一座古井:“火光四射”,專家趕來後,井底挖出3萬件國寶

02

經過詢問當地人,考古專家才知道,這口井中有許多廢棄物,隨著時間的發酵發生了變質,才會在接觸空氣時燃燒起來。為了探究古井裡到底有什麼,整個考古團隊清理了許多天,終於將17米深、4平方米大的古井原貌呈現出來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理泥土和垃圾時,考古團隊的人員發現了大量的竹簡。要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我國曆史中遺留的文物,透過它們大家才可能對當時的社會了解一二。

在全部清理乾淨之後,考古隊統計了一下發現的竹簡數量,竟然有36000多枚,經過粗略估計,上面所書寫的字數也超過了20萬!這對我國考古界和歷史界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畢竟多數文物都是物件兒,像這種直接用文字記載的,少之又少。經過考古專家辨認發現,竹簡上記載的是秦朝時期遷陵縣的官方檔案,但是到秦二世二年便沒有了。

湖南一座古井:“火光四射”,專家趕來後,井底挖出3萬件國寶

03

要知道,每一枚竹簡對我國的歷史研究意義都十分重大,更何況這裡一次就出土了3萬多件。根據翻閱資料和研究討論,考古專家們推測,這應該是裡耶鎮在秦朝末年農民起義時被波及,當地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才在慌不擇路時將檔案扔進了古井中並進行了掩埋,因為這樣的話,時間就對上就對上了,那一年正好就是秦二世二年。竹簡上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對我國研究秦朝時期有重大幫助。上面記載包括土地開墾、遷移戶口、奴隸買賣、祭祀祖先和教育等方面的秦國律法制度。這些可是研究秦國曆史的最佳佐證,考古專家們都十分高興。

湖南一座古井:“火光四射”,專家趕來後,井底挖出3萬件國寶

結語

這一重大發現被專家命名為“裡耶秦簡”,而竹簡藏身的古井也被稱作是“中華第一井”。要知道,一口古井中出土3萬多件文物在我國考古界是破天荒的頭一次,可以算得上是我國曆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了。甚至後來有人將發現裡耶秦簡的古井與秦始皇兵馬俑相比,由此可見它對我國的價值十分重大。要知道,這一發現在當時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因為當時我國全部出土的秦簡加起來也沒有“中華第一井”中發現的多。

參考文獻:《裡耶古城考古發掘報告》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