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悄然成熟 這種“救命樹”為何被城市綠化遺忘了?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 王穎)4月,桃李落盡,楊柳飛絮的季節,北京城裡的榆錢悄無聲地成熟了。榆錢是榆樹的果實,而榆樹作為華北地區最主要的鄉土樹種之一,在過去的綠化、防風等種植中,曾長期被忽視,並沒有作為主要的種植樹種。但在今天,越來越多的榆樹品種正在被培育出來,成為城市中的風景。

榆錢悄然成熟 這種“救命樹”為何被城市綠化遺忘了?

華北鄉土樹種榆樹。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北京五大鄉土樹種之一

北京有五大鄉土樹種,“楊柳榆槐椿”,這五大樹種也是華北普遍的鄉土樹種,其中榆樹的排序僅次於楊柳。

榆樹和楊柳一樣,都是雙子葉植物綱,但分屬於不同的亞綱。榆樹喜光、耐寒、耐旱、對土壤的要求很低,同時根系發達,樹冠高大,是抗風保土的強力樹種。同時,榆錢是美味的食品,包括榆樹的皮也能吃,在饑荒時代,不少人曾以此維繫生命。因此,當時榆樹被很多人稱為“救命樹”。

榆錢悄然成熟 這種“救命樹”為何被城市綠化遺忘了?

榆樹上的榆錢也是美味食品。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榆樹木質細膩堅韌,而且可以長到很粗,材質寬大,適宜做傢俱,不論是細膩的雕刻,還是粗獷的大件傢俱,做成之後,可歷百年而不壞。

在包括華北在內的北方許多地區,都能看到榆樹的身影,房前屋後、渠邊路旁,都能看到它。若是乾旱寒冷的地方,榆樹多是一叢叢的,若是氣候、水土適宜,則會長成參天大樹。

“過去大規模種植榆樹的不多,但種一小部分,或者村莊裡三三兩兩地種植都很常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翔說,“在過去,榆樹以孤植為多,榆樹樹冠很大,一棵大樹,就能形成一大片樹蔭,所以過去的村莊、田間地頭多有種植”。

榆樹為何沒成主要綠化樹

榆樹有這麼多長處,既有經濟價值,又有生態價值,還有食用價值,那為何在過去數十年的城市綠化中,沒有成為主要的樹種呢?

榆錢悄然成熟 這種“救命樹”為何被城市綠化遺忘了?

榆樹。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張志翔說,“這可能和榆樹天然的一些不足有關。首先,榆樹的樹形不如楊樹、柳樹那麼好看,楊樹樹幹筆直,高聳入雲,下部又空曠,可以為遊玩的人提供足夠的空間,柳樹枝條如絲,種在水邊格外漂亮。榆樹的樹冠比較散,而且在寒冷的地方,一般也比較矮。其次,上世紀七十年代,榆樹荷蘭病高發,這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疾病,因為早期的報告主要來自荷蘭而得名。當時技術條件有限,如果大規模種植,一旦發病,可能很難治療,所以不大喜歡用它。其三,榆樹含有大量澱粉,這是它比較好吃的原因。不論是榆錢,還是榆樹皮中,都是如此。榆樹皮嚼的時間長了,會感覺有些黏黏的,就是因為它的澱粉含量比較高。澱粉含量高,招人喜歡,當然也招蟲子喜歡。榆樹的蟲害比較多,如果大面積種,同樣存在防治蟲害的困難”。

更多的榆樹品種被培育出來

榆樹壽命長,生長較緩慢,張志翔認為,這可能也是它當初沒有被當作主要綠化樹的原因之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種下一棵榆樹,可以收益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榆樹庶幾近之。

在今天,隨著城市綠化樹種的多樣化,作為鄉土樹種的榆樹,也漸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榆錢悄然成熟 這種“救命樹”為何被城市綠化遺忘了?

榆錢悄然成熟。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張志翔說,“比如一些淺山區,也有用榆樹作為行道樹的。同時,榆樹作為鄉土樹種,可能受到的重視不如楊樹、柳樹那麼多,但並沒有被忘記,不管是鄉村的房前屋後,還是城市裡的社區、學校、公園等,都能看到榆樹,其中有些還是非常古老的大榆樹,一到夏天,綠樹成蔭。此外,更多更好的榆樹品種被培育出來,這些新的品種樹形、顏色、抗病蟲害能力比過去的榆樹更優秀,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中。比如金葉榆,現在正是最美的時候”。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影 王穎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