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为风尘女子出头的男人,天底下多得是,但能把上海红倌美妓,培养成山水画家的,恐怕只有张伯驹一个。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微拍堂

张国顺艺术工作室自画自拍1277号作品

那时,上海的风月场,没人不知道“潘妃”。这名色艺俱佳的奇女子,是前清宰相潘世恩之后。母亲是大家闺秀,从小教她音律和女红。母亲病死后,父亲败光了祖产,继母就把她卖进了妓院。

张伯驹一见潘素,惊为天人,他身为“民国四公子”之一,潘素又哪能不知道?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潘素当时已名花有主,国民党中将臧卓,一听说张伯驹动了心,赶紧把潘素软禁起来。张伯驹才不管这些,买通臧卓的佣人,愣是把潘妃从臧家偷走,将巨款分给前两房太太后,他专情于潘素,直至终老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潘素的《青山红松图》


微拍堂

丹青重磅-魏爱超

此后大半生,张伯驹与潘素,夫唱妇随,尽享诗画唱和之乐。

张伯驹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家里原本指望他当官,可他从小厌烦政治,整天只知道写诗作画。

30岁那年,他在琉璃厂偶遇一幅横幅上书“丛碧山房”四个字,仔细一看,居然是康熙御笔!藏了这幅画,他自号“丛碧”,醉心于收藏,花钱如流水。母亲看了急得要死,‘官也不做!就知道花钱买字画!”

他常年一袭长衫,儒雅非常。听说溥儒有《平复帖》,张伯驹无论如何要买。此前,溥儒曾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转卖,致使国宝流失国外。

《平复帖》是西晋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法瑰宝,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要是卖到国外,将是民族之痛。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平复帖》,现存最早的书法真迹


微拍堂

五、六届兰亭名家罗华华

溥儒张口就要20万大洋,一个子儿都不能少。张伯驹拿不出,为此彻夜难眠。直到溥儒母亲去世,急着用钱,张伯驹出了四万大洋,抱回《平复帖》,泪流满面。

而后为了展子虔的《游春图》,张伯驹耗尽了万贯家财。这画距今1400多年,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画作。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天下第一画卷”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微拍堂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吴建国定制书法

古玩商马霁川觅得《游春图》后,一心想卖给外国人。张伯驹听了,心急如焚,可马霁川狮子大开口,要800两黄金换画。

张伯驹刚以110两黄金,买了范仲淹的《道服赞》。别说800两,80两他也拿不出。

无奈之下,他四处奔走,向各方呼吁:“《游春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谁为了金子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

马霁川怕事情闹大,只好让价到200两黄金。张伯驹一咬牙,把宅子给卖了。那是李莲英的旧宅,占地15亩,要是搁到现在,光拆迁就得一个亿!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


微拍堂

河南书画名家魏培松定制四尺整作品

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卖房、卖地,卖潘素的珠宝···由张伯驹保护的顶级书画,前前后后多达118件。

1941年,张伯驹曾遭绑架。对方要200根金条,潘素想来想去,只有卖画了。可张伯驹说:“那些画一张也不能动,就是我死了,也不能卖出去!”

而就是这样一个张伯驹,将8件最顶级的书画捐献给了故宫。其中就有《平复帖》和《游春图》。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微拍堂

六届兰亭奖,罗华华,国展精英、精彩四字

《游春图》被视为故宫镇宫之宝,大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有提及。

政府欲奖励其20万元,但张伯驹分文不取,最后只收下一张褒奖令。

为了国宝不流失国外,耗尽万贯家财。面对绑架也不卖画

文化部部长茅盾亲笔签名颁发的奖状


微拍堂

国家一级书法师

很多人都不理解:耗尽家业收藏,说捐就捐了?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随后,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为了民族瑰宝,

不惜千金散尽。中华传统文人的操守、品格,他用一生传奇写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