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怎麼看瑞幸財務造假事件

前幾天瑞幸自爆家醜,說財務造假多達22億人民幣。對此有很多聲音,中國老百姓是心疼瑞幸的,畢竟佔了瑞幸這麼久的便宜,拿著資本主義的錢請中國人喝咖啡,這事做的足夠仗義。但是中國的精英階層是嚴討瑞幸的,因為對中概股的信譽問題會造成一定的衝擊。瑞幸成立了18個月便在納斯達克上市了,這刷新了中概股在國際市場上的上市記錄,被大家當作家明星企業,它出現財務造假現象,必然影響相對較大。今天呢,我們不談這些,主要說說在法律上瑞幸可能會承擔什麼責任。

首先,財務造假,必然會遭到美國證監會的的天價罰單,據估計,可能高達700多億。除了罰款,還有可能被迫從交易所退市,從而導致公司破產等。其次,瑞幸的董高監可能會面臨美國司法部啟動的《證券欺詐刑事調查和起訴》,承擔有期徒刑等類型的刑事責任。最後,符合條件的瑞幸的股東、投資者對於瑞幸董高監的欺詐行為,也可能向瑞幸提起集體訴訟,請求民事賠償。另外,除了瑞幸及其董高監,負責瑞幸上市券商、律所、會所及其參與人員等也會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尤其是會所。這些專業機構如果沒有盡到謹慎勤勉義務,受到處罰在所難免。

就筆者看來,目前資本市場日趨透明,若想長久發展,還是以誠相待的好。雖然一些大公司財務有些許問題,可能也是比較常見。但是,大的錯誤大的窟窿還是不要讓它發生,不然,可能很難堵得住的。畢竟,成熟的市場,對造價幾乎是零容忍。

法律人怎麼看瑞幸財務造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