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笔试即将开始,聊一聊申论的难与易!

省考笔试即将开始,聊一聊申论的难与易!

子曰:人之为学有难一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申论这一学科亦是如此,复杂问题简单化、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这是对申论实际上很简单的最终解释。


所以我们应该从快速准确审题、注重行文结构、依据要点出现的标志及掌握常见题型作答思路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申论学习。


那咱们为什么要重视申论的学习呢?


原因诸多,总体来说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


从正确认识的一面来看:申论考试从开设以来,都是有考试大纲,经过长期的教学,发现有规律可寻;申论是一种以给定材料作为基础的,分析驾驭材料的逻辑思维能力考试,本质上要求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客观的作答。


申论每一种题型背后的思维逻辑主要围绕着四大要素在变化,即:存在的问题、影响意义、原因、对策;申论考试中不同的题型,只不过是利用材料的思维方式和要求不同而已。


从错误认识的一面来看:常常把申论当成单纯的写作技巧考试,由此导致错误的倾向,即:重文字,轻内容;也有把申论当成单纯的对社会热点的考察。


加强申论学习,就必须要快速准确的审题。


申论中的审题,至关重要,方向错了,路走得再远,也是徒劳。


我们在多年教学中,我们总结出“导氮审题五快”,即:快速确定题型、快速确定问题主体及主体所要寻找的元素、快速确定答题层次、快速确定作答范围及快速确定篇幅。


“导氮审题五快”既能帮助考生快速审题,又能够帮助考生准确审题,其核心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加强申论学习,就必须要注重行文结构。


所谓行文结构就是宏观层面的段落结构阅读技巧。


常见的行文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


“总—分—总”结构常见的表达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行文脉络主要看“总”的部分,问题在前,对策在后,既要关注首句,也要关注尾句。


“总—分”结构,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接下来的陈述均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或者解释说明,通常答案要点都在“总”的部分。


“分—总”结构,前面的存在都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陈述,所以考生需要重点寻找段落中的靠后语句。


加强申论学习,就必须要依据要点出现的标志。


申论中出现一些特殊标志往往会给我以提示,将会有要求出现,如标点符号。


省略号:表分总的结构,答案一般在符号之后;


双引号:双引号中的词语是专有、专用或不常见的词语时,一般是考点,如确定是答案,要把双引号中的词语及其解释说明都写上;


问号:一般是考点,对问号的回答一般是答案;


破折号和冒号:表示解释说明,一般是考点,大部分答案在符号之前,小部分在符号之后;


连续出现的顿号:在材料中以顿号隔开的连续几个短语可能是考点,需要留意;


连续出现的分号:表并列关系,可能是考点,需要注意。


掌握其常见的标志,能够让考试更快速的寻找要点。


加强申论学习,就必须要掌握常见题型作答思路。


如分析理解题,在题干中出现:理解、认识、阐释、看待、看法、解释、含义等词语时,我们通常可以确定为分析理解题,其答题思路通常可以按照三个作答层次。


第一,这句话是错误的/正确的/需要辩证分析/赞同等等+说明了/指出了/表现了/可以看出/这个词语告诉我们...的实质;


第二,这句话的依据/含义(原因,表现,意义);


第三,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推进的做法。通过作答思路的梳理,考生将会知道如何去作答。


石蕴玉而山自辉,水怀珠而川自媚。掌握得当的方法,大道至简,申论学习难则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