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轉眼當媽已經兩個半月了,帶娃日漸上手,基本從一天都睡不了兩個小時覺每天都在抑鬱和狂躁的日子中解脫出來了,說好了要給大家寫的待產包攻略今天終於可以出了~真的很激動很興奮呢!

我在準備待產包的時候適逢雙十一,在滿減的誘惑下真的買了不少根本沒用上的東西,在家裡放著佔位置看著心煩不說,現在還得在閒魚低價出,之前雙十一貪的那點小便宜,現在早都賠出去了。吼吼~所以能看到這篇文章真的是你的小幸運喲~

言歸正傳~

我今天在這裡分享的是從寶媽入院到寶寶三個月時需要用到的東西,你問我寶寶三個月之後的東西要不要提前囤,真~的~沒~有~必~要!!!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你跟他互相磨合相處100天之後,會慢慢掌握自己家寶寶的發育進度,性格特點和行為習慣,對他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也會有一個更加準確的判斷,到時候再逐月購入,絕對是一個更加理智的做法!

寫在前面的是,請大家準備待產包之前一定要與準備分娩的醫院溝通

,不管是寶寶用的還是寶媽用的,問清楚醫院需要你帶什麼,不需要帶什麼,對品牌和尺寸型號有沒有要求,這個每家醫院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一家很有名的醫院要求產婦必須在醫院指定的地方購買指定品牌的無菌待產物品。

寶媽篇

帶去醫院


證件類:

1.雙方身份證及戶口本

2.醫保卡

3.銀行卡及現金(現在的醫院基本都可以用支付寶結算了)

4.母嬰保健手冊及孕期全部檢查單

洗漱類:

1.盆子2個、毛巾2條

2.衣架3個

3.牙刷牙膏

4.洗衣皂1塊

5.護膚品小樣1套

6.梳子、頭繩、劉海貼

生活用品:

1.產褥墊30片

2.刀紙若干

3.一次性內褲10條

4.防溢乳墊1包

5.產婦衛生巾2包

6.抽紙2盒

7.沖洗器

8.一次性馬桶墊(非必須)

9.產婦溼紙巾(非必須)

10.免洗洗手液(非必須)

食物類:

1.紅牛、巧克力(非必須)

2.茉莉花苞茶、覆盆子葉茶(非必須)

衣物類:

1.月子服2套

2.哺乳內衣2件

3.月子鞋1雙

4.月子襪5雙

5.出院服1套

6.月子帽1頂

其他類:

1.吸奶器

2.rt霜

3.吸管杯

4.框架眼鏡或日拋隱形眼鏡

5.充電器

6.蒸汽眼罩

回家後

1.哺乳枕

2.儲奶袋

3.rt保護器

4.rt矯正器

下面分門別類地來說。

刀紙:按照分娩醫院的要求進行準備,1KG足夠了,建議最好直接到醫院的病員服務中心或是門口的超市小賣部購買,這樣醫生和助產士更加熟悉用起來更順手,本來這也不是個什麼特別講究的東西,拎來拎去太累了。我住院的時候醫生還特別提示我不要買那種黃黃的“原色”刀紙,就買純白的,不然如果羊水提前漏了,黃色的刀紙會影響醫生對羊水汙染情況的判斷。

產婦衛生巾:沒有必要準備太多!不要買安心褲類型的衛生巾,真的很不透氣!而且如果你是順產並且有撕裂或者側切的話,安心褲類型會非常不方便護士給你進行消毒和傷口護理,推薦購買下圖中這種兩邊繫帶子的衛生巾,非常好穿脫,上廁所或者換藥單手就可以搞定。我自己的經驗是住院期間XL的4片,L的8片足夠了,出院在家就用普通的夜用衛生巾就行,而且惡露的量除了前三天,真的並沒有太多,回家之後用的大可以等你快出院了再買。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推薦:開麗產婦專用衛生巾(在醫院用)、Dacco誕福產後透氣衛生巾(出院後用)

不推薦:安心褲(不透氣,穿脫麻煩)

產褥墊:需要購買60*90大小的,最為實用,產前產中產後都需要用到,產前內檢至少是一次一張,你基本上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次性床單的功能,準備20片應該是足夠的,如果不放心的話也可以準備30片,反正自己沒用完也可以當做寶寶的隔尿墊使用,不浪費。

推薦:子初(大小合適,質量好)

一次性內褲:這個真心非常推薦!!一定要準備!其實在這次生孩子之前我對”一次性內褲”的認知還停留在那種無紡布質地,非常不舒服的時代,殊不知現在的一次性內褲都是全棉質地了,我簡直已經穿上癮了,從入院到現在產後70多天都一直在穿,解脫了我要一邊帶娃還要每天抽出時間來手洗內褲之苦。

推薦:子初(簡直不要太舒服)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產婦溼紙巾: 這個不是傳統待產包中必須的物品,但卻是我在住院期間覺得一定要推薦給大家的,用來觀察分泌物的性狀顏色比捲紙要好用多了好嗎,產後用來清潔私處也比捲紙要溫柔太多了好嗎,不僅是生產期間,以後來大姨媽的時候也很推薦大家囤這個哇!

推薦:Dacco誕福(添加物很少,沒有刺激)

不推薦:十月結晶(添加物比較多,使用有刺激感)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防溢乳墊:我在住院期間沒有用上,因為絕大多數新媽媽在產後的第三天才會生理性漲奶,在那之前都只是以滴來計的奶量,想要溢出來還真的是蠻難的,如果實在要帶,拆出來帶個一兩對就夠了,建議家裡也不要囤多,最多放一盒,雖然我奶量夠,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遇到要用到防溢乳墊的時候,只要是穿著內衣,奶根本就不會溢出來。

儲奶袋:在醫院期間真心用不上,寶寶能夠吃就不錯了,一般不太可能還有多餘的可以擠出來存下來的量,不用帶去醫院。出院後可以先準備一盒80ml容量的,然後是120ml容量的,再才是200ml以上容量的,儲奶袋一袋的容量最好與寶寶一餐的食量相匹配,這樣可以避免汙染和浪費。

推薦:蘭思諾、美德樂、十月結晶(書寫方便、密封性好)

rt霜:1支!一定要帶!!而且最好從產前一個月就開始塗,寶寶和媽媽的rt會有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寶寶的吮吸也是需要慢慢學習和調整的,在第一個月非常容易把媽媽的rt吸破,那種感覺,呵呵呵。用了rt霜之後改善很明顯,對rt皮膚和保護和修復簡直不要太快,每次寶寶吃完之後馬上塗,下一次吃之前我是沒有把rt霜擦掉的,畢竟是天然羊毛脂的成分,避免過度清潔導致rt上的益生菌消失,對寶寶反而不好。

推薦:蘭思諾(比較好塗開,但是比較黏),美德樂(延展性不如蘭思諾,但是沒那麼黏)

沖洗器

:一定要買彎頭的!產後每次去完衛生間需要用溫水清潔私處,彎頭沖洗器是最最實用的,用來幫寶寶清洗拉完粑粑後的屁屁也是極好的。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牙齒護理不要買月子牙刷!就用一般的軟毛牙刷就好,什麼產後不能刷牙大概是一百年前的思想吧,我整個生產和月子期間每天都有刷牙兩次,從來沒有過出血和牙齒痠痛的情況出現,難以想象不刷牙或者用月子牙刷刷不乾淨的感覺。

推薦:獅王月子牙齒護理套裝(一支軟毛牙刷,一支牙膏)

月子服:帶兩套!醫院產科病房的暖氣或者冷氣都會比較充足,所以沒有必要準備太厚或者太薄的月子服,準備單衣類型的,開衫式的,穿脫和餵奶都會比較方便,舒服一定是最重要的。

月子鞋:傳統來說都會讓產婦準備包腳後跟的那種,說如果不穿那樣的產後就會腳後跟疼,其實,嗯,我覺得這個沒有道理,如果拗不過家中的老人,那就準備上吧。

月子襪:道理同上。建議準備寬口的,因為生產前後多少都會浮腫,穿那種開口比較窄的襪子會加重水腫的,也會不舒服。

月子帽:如果是冬天生的話,還是要準備一頂,畢竟在有暖氣的醫院住了幾天,出院時難免會有點不適應外面的冷風,如果是夏天生產,真的不怕戴厚帽子腦袋長包嗎。。。。

哺乳內衣:帶兩件!建議一定要穿哺乳內衣,對產後隨時可能脹奶的rf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對rf有支撐,可以避免溢奶。我覺得下圖中這種樣式是比較實用的,單手可以穿脫,哺乳盡在掌握。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推薦:美德樂Bravado

蒸汽眼罩:相信我,如果你能有一副眼罩,你在醫院會睡得好很多,如果你不幸只有走廊的床位,那麼如果沒有眼罩你是根本無法入睡的。休息好了有足夠的體力才好生呀!

推薦的當然就是花王蒸汽眼罩啦~

吸奶器:可以帶去醫院,有助於幫助開奶。我自己準備的是雙頭電動,但使用到現在很少有用到雙頭的時候,因為兩隻手都扶著真的很累啊,雖然也有那種免扶內衣,但是貼合度不是很好,會影響吸力,買電動單頭搭配一個集乳器是既經濟又高效的選擇。

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吸奶器原裝的配件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美德樂配的是24mm的rt保護罩,對我來說就太小了,在網上買了27mm的換上後覺得好用多了。

推薦:美德樂雙邊/單邊電動

集乳器:就是下圖中這個東西,一側餵奶或者吸奶的時候,另一側接上這個集乳器,收集出的奶量簡直令人震驚,自然滴出來的奶量簡直不亞於吸奶器的效率,跟電動單頭吸奶器可以說是黃金搭檔了!而且價格非常便宜。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推薦:haakaa

哺乳枕:非常有幫助!大家應該都知道坐喂比躺喂要安全許多,也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減少中耳炎的風險,但無論是搖籃式還是橄欖球式哺乳姿勢,手臂都會很吃力,更不用說寶寶一開始吮吸力不足,動輒吃上半個小時的奶,手臂和腰根本受不了。哺乳枕真的是好幫手,要買接觸面比較平,和媽媽的腹部貼合比較緊的款式,這樣寶寶比較容易固定,不容易陷到哺乳枕和媽媽腹部的空隙中去。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推薦:My Brest Friend(除了前方可以承託寶寶,後面還有一個小腰枕,對媽媽腰部的支撐簡直不要太貼心,前面還有一個置物袋,哪個媽媽哺乳時還不想玩玩手機呢,嘻嘻。放一包棉柔巾給寶寶擦溢出來的奶也很方便呀)

rt保護器:如果rt不慎被寶寶吸破但又不想放棄或暫停哺乳,可以配一對貝親的rt保護器,貼在rt上面,等肉長好了再取下來親自喂寶寶。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rt矯正器:還是推薦貝親的,如果有rt內陷的問題,每次餵奶前使用這款矯正器,不出一個月就可以矯正好了,效果很不錯。貝親真的還是母嬰界相當值得信賴的品牌。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免洗洗手液:住院期間特別是生產之後想隨時下床去洗手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更別提每次喂寶寶之前都需要清潔媽媽的手部,雖然用溼紙巾也是可以,但總覺得沒有洗手液來得放心。

推薦:甘尼克寶貝泡沫免洗洗手液(小小一支不佔地方,清潔力很強,絕不會有黏膩的感覺)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茉莉花苞茶,覆盆子葉茶:很難驗證這兩樣所謂的順產神器究竟有沒有用,我從產前一個月到生產之前是一直在喝,當水喝,最後不止一位醫生和助產士內檢時說我的宮頸條件很好,非常軟,但誰能說就一定是茶的功勞呢,多半是種心理安慰吧。

吸管杯:吸管杯比一次性吸管方便而且環保,密封性和衛生性也更好,隨時隨地可以躺在床上喝水,不像單獨用吸管,還得擔心水會不會灑出來,一次性吸管的耐高溫性也有限,不安全。我準備的是樂扣樂扣的,可以放熱水。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一次性馬桶墊:如果你準備去分娩的醫院產科病房衛生間是馬桶,那麼需要準備,如果不是,那麼需要你自己準備一個坐便椅,也就沒必要買一次性馬桶墊了,這個要提前搞清楚,不然會浪費。

產婦用盆和毛巾:最好還是在醫院洗淋浴,就算是多人間病房,衛生間也是可以上鎖的,沖洗肯定是比擦洗要衛生一些,如果確實覺得不方便需要擦洗,那麼一個洗臉盆一個洗腳盆,再加上兩條毛巾就OK。

紅牛、巧克力:沒必要!等你進產房之後真的什麼都不想吃,也什麼都沒有力氣吃,那個時候就是一條心想把孩子趕緊生出來,根本不想浪費時間在吃東西喝水上,那個時候全身都要癱軟了,無法想象嘴裡還有巧克力的那種黏黏糊糊的感覺。頂多帶一個吸管杯進去裝點溫水就好。

綁腹帶、盆骨帶:順產的話沒必要!如果靠“勒緊”就能使肚子平坦或者是瘦身的話,那麼健身房不要開門好了,把自己像木乃伊一樣捆起來就可以瘦了,這些腹帶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把胃勒緊讓你可以少吃從而會瘦一點。但如果是剖宮產的話,有必要購買專用的腹帶,幫助承託腹部和保護刀口,促進傷口恢復。如果順產的媽媽一定要買,建議不要買太貴的,買個便宜的紗布的先回來試一試,要是你能堅持綁下去再去買貴的。


寶寶篇

帶去醫院


衣物類

1.新生兒連體衣2-3套

2.胎帽2頂

3.新生兒襪子2雙

4.包被1條

洗漱類:

1.洗澡盆1個

2.洗漱盆2個

3.嬰兒洗衣皂1塊

4.寶寶衣架5個

5.紗布浴巾1條

6.紗布小方巾若干

生活用品:

1.NB號尿不溼(按1天10片準備)

2.嬰兒溼巾2包

3.嬰兒棉柔巾2包

4.一次性隔尿墊10張

5.護臀膏1支

6.撫觸油1瓶

7.護臍貼1盒

餵養類:

1.玻璃奶瓶2個

2.奶粉1小罐

3.輔食碗+硅膠勺(非必須)

新生兒連體衣:一定要買連體衣啊親們!和尚服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要買分體式的,不僅穿脫不方便,而且把寶寶抱起來的時候很容易把寶寶的背露出來。醫院裡面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所以不需要給寶寶準備太厚的衣服,一件單衣足以,寶寶的穿衣標準是比成人少一件。買優衣庫的就很好,經濟實惠,料子也舒適。買新生兒大小的,50或52都可以。2-3套,提前洗好裝在密封袋裡面,進產房的時候帶一套進去,生完之後助產士會給寶寶穿好的。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胎帽:這個不是必須的,我家寶寶就沒有戴過胎帽,醫院也沒有要求一定要戴,按各家的習慣來吧。如果要準備,就買那種鬆緊度活一點的,能夠比較好地適應寶寶頭圍的大小。

新生兒襪子:同胎帽,不是必須的,但如果家裡人覺得寶寶一定要穿上襪子才覺得夠保暖,那就準備兩雙,要注意的是,寶寶的襪子要裡外反過來穿,避免襪子裡面的線頭纏住寶寶的腳趾造成危險。

新生兒手套:沒有必要!會限制寶寶的手部發育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就算寶寶的指甲不小心把臉抓破,用不了三天就會長好,所以不要給寶寶戴手套。

包被/包巾:根據季節準備一條就好,用紗布浴巾代替就很好,其實出院之後真正用到包被的機會不多,寶寶也需要活動自己的小手和小腳,個人覺得包巾會更加實用一些,比較輕便,清洗方便,還可以給寶寶當小毯子蓋,做手推車的擋風布,當作媽媽的哺乳巾也是很不錯的。我自己買了好多條竹棉巾,真的是越洗越軟,越用越喜歡。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推薦:Loulou Lollipop(設計好看,手感非常好)

洗澡類:現在大多數醫院都會有每天給新生兒洗澡的服務,提前問清楚醫院的要求,看需要帶多大的盆子,另外肚臍貼、沐浴露這些醫院也都會有,一般不需要家長自己帶去醫院,每天送一套乾淨的衣服,一套乾淨的浴巾進去就好。關於紗布浴巾,全棉時代和子初的還有Babycare的都不錯,新生兒來說95*95的大小就夠了,手感來說Babycare的是40支紗線的,更加紮實,子初和全棉時代的差不多。

紗布小方巾:用來給寶寶洗臉、洗手、洗屁屁、擦口水,可以理解為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溼紙巾+棉柔巾,我買了三個牌子,子初、全棉時代、好孩子,也是感覺不出來差別,哪個便宜買哪個就行了,準備個6-10條換洗差不多了。

寶寶洗衣皂: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要使用單獨的洗衣清潔用品,在醫院洗的話洗衣皂會比較方便,每個品牌都差不多。

寶寶曬衣架:寶寶的衣服比較小,如果用成人的衣架硬撐,很容易讓衣服變形,也不好操作,所以要買寶寶專用的,最好是可以伸縮的那種,等寶寶長到幼兒時也可以繼續用。推薦Babycare的,質量很好。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尿不溼:這個不建議多囤,特別是NB碼的,我家在醫院裡用了40片(住院4天),月子裡用了2大包,之後就換成S碼了。建議各位寶媽寶爸不要提前囤尿不溼,真的很佔地方,而且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不同,提前囤很容易浪費,等到要換碼子的時候再買都是來得及的,我就認識一個還沒有出月子就胖到要穿M碼尿不溼的寶寶。最好是多準備一些試用裝,母嬰店可以領,品牌公眾號也可以申請,看自己家的寶寶最適用於哪個牌子,會不會過敏等等,然後再去買大包的會比較保險。而且真的不需要跟風,我試了市場上幾乎所有主流品牌的尿不溼,花王、貝親、尤妮佳、尤妮佳皇家、好奇鉑金裝、露安適、大王天使、大王光羽、大王棉花糖、一級幫寶適、凱兒得樂、米菲、babycare。。最後發現最便宜的花王最適合我家寶寶,趕上活動的時候一片還不到一塊錢,換起來不心疼,寶寶也從來沒有紅過屁屁。

屁屁霜:這個一定要準備,每次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最好都要塗抹,如果覺得太頻繁,至少給寶寶清理完粑粑之後要塗,可以有效地隔離寶寶的屁屁和尿不溼上的排洩物,避免紅屁屁的發生。我比較推薦的是醫院開的鞣痠軟膏和babycare的屁屁霜,妙思樂的囤了還沒有用,weleda的感覺一般,貝親的查出來有激素成分所以沒有考慮。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嬰兒溼巾:用來給寶寶清潔臉部、口周還有小手,用來清理便便後的屁屁也非常方便。我用了Nuby、安慕斯和Babycare三個牌子,感覺都不錯,Nuby的價格實惠,含水量中等,安慕斯的比較幹,Babycare比較適中,但是顏值最高。

嬰兒棉柔巾:用途基本同上,有的家長會覺得用溼紙巾給寶寶清潔比較涼,用棉柔巾沾上熱水會更加放心,還可以用來擦寶寶的溢奶。安慕斯的比較厚實,面積也大,用來清潔屁屁非常實用,全棉時代的最有名,但是我覺得太小,用起來不趁手,只能用來清潔寶寶的溢奶。不過安慕斯的質地是無紡布,如果寶爸寶媽要求必須是全棉的材質,那還是買全棉時代吧,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太大區別。

隔尿墊:為了避免在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寶寶又拉了,一定要準備這個墊在床上或者尿布臺上啊。分為一次性的和可洗型的兩種,一次性的其實也不是真的只能用一次,只要寶寶沒有弄髒就可以繼續使用。而可洗型的一面是棉質地,可以墊在嬰兒床或者嬰兒車裡。帶去醫院的話,帶一次性的就可以啦。

撫觸油:給寶寶洗完澡之後最好是做一下按摩,醫院裡負責洗澡的護士估計沒有那個時間,家長可以在房間裡自己做。推薦日本進口版的貝親潤膚油,模仿胎脂成分,無色無味,用起來非常放心,而且質地適中很好推開,用完之後媽媽手上和寶寶身上都不會太油,我已經用到第二瓶了。不太推薦妙思樂的,雖然噴頭的設計很實用,但實在是太油太香了,非常厚重,弄得衣服上都是。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奶瓶:雖然都說剛出生的寶寶的胃只有櫻桃那麼大,吃母乳就夠了不要給寶寶餵奶粉,但事實上非常難操作,據我所知大多數順產的媽媽都到第三天才會脹奶,前幾日基本沒有肉眼可見的乳汁分泌,根本不知道寶寶吃到奶沒有,這個時候面對寶寶的哭喊和外界的壓力,真的很難做到完全不餵奶粉,所以奶瓶還是要準備的,後期有存奶的話瓶餵母乳也是要用到的。推薦貝親的寬口徑奶瓶,160ml的準備2個,玻璃的最安全,新生兒用SS號的奶嘴,一個月後換成S的,在家清洗消毒後帶到醫院。貝親的真的是性價比最高的,很少有寶寶會不喜歡,其他那些花花綠綠的牌子可能只是在顏值上更加合媽媽的心意吧,但是這種顏值稅真的沒必要交。貝親奶嘴的賣點就是“母乳實感”,我寶寶出生後吃了十天的奶瓶,沒有出現過rt混淆,也沒有影響他吸吮母乳。但要注意的是,每次給寶寶餵奶瓶之前一定要讓他先吮吸媽媽的rt,這樣不僅會讓寶寶儘早吃到母乳,還會促進媽媽的乳汁分泌。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一段奶粉:除非你決定讓寶寶一直吃奶粉,不然的話買一罐380g小罐裝的奶粉就足夠了,奶粉開罐後的保質期只有一個月,買大罐裝的太浪費了。

輔食碗+硅膠勺:為了防止寶寶乳頭混淆,這個我也跟風準備了,但是真的只用了一次就不想再用了,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地給寶寶餵奶,每天重複十幾次,呵呵,你倒是試試看。況且只要每次餵奶瓶之前先讓寶寶吸媽媽的乳頭,是不會乳頭混淆的。

寶寶出院後家中使用

奶瓶烘乾消毒器:我買的小白熊的,蒸汽消毒帶烘乾,8支奶瓶的容量,吸奶器、玩具、牙膠、集乳器、安撫奶嘴、奶瓶,反正只要是可以蒸汽高溫消毒的寶寶用品都可以放進去消毒。有的寶爸寶媽特別是家裡的老人會覺得沒必要買,用開水煮就行了啊,可是開水煮需要有人在旁邊守著呀,煮完之後還要瀝水等風乾,實在是太麻煩了。不像這種蒸汽烘乾消毒器,洗乾淨之後丟進去,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去忙別的事情了,省時又省力。

現在還出了紫外線款的,babycare家的顏值很高,但是價格是蒸汽款的一倍,而且看評論說烘乾不是很徹底。

奶瓶刷套裝

:Babycare的套裝質量很好,非常推薦。

奶瓶清潔液:我買的是甘尼克寶貝的,按壓泡沫型,清潔液不需要每次都使用,我大概兩天用一次,用來清潔儲奶瓶、吸奶器和奶瓶上殘留的母乳油脂,母乳真的是很油啊~

溫奶器:就算是純母乳餵養也是需要溫奶器的,難免寶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出門,家人需要把存奶熱給寶寶吃,如果是用熱水溫奶的話溫度不好控制,如果溫度過高就會破壞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得不償失。我也是買的小白熊的,設定好溫度,把奶瓶放進去就行。缺點是溫奶的速度有些慢,大概每次需要5分鐘左右。

恆溫水壺/調奶器:這個東西的發明真的是太太太好了,恆溫水壺和市面上那種可以設定溫度的燒水壺並不是一回事,恆溫水壺是不會重複煮沸的,而是燒開一次之後就固定在恆定的溫度,寶寶剛出生吃奶粉的階段用這個衝奶簡直不要太方便,省去了熱水兌冷水調溫度的過程,就算寶寶是全母乳餵養,哺乳期的媽媽每天也是需要攝取大量水分的,有了這個水壺,始終都有溫水可以隨時拿起來喝,這個在我家的實用頻率非常高。我買的是Babycare的第二代,有除氯功能,顏值也是相當了得。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安撫奶嘴:首先真的沒必要把安撫奶嘴妖魔化,如果吃個安撫奶嘴就會使寶寶把牙長歪的話,那這個產品早就被社會拋棄了好嗎。其實安撫奶嘴在嬰兒世界裡的地位就好像是手機在成人世界裡的一樣,就是寶寶也需要有個什麼東西作為慰藉,只要是含在嘴裡就覺得很安心,除了是一款完美的哄睡神器之外,安撫奶嘴還可以防止寶寶吸吮手指,也能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但是從10個月大開始就要逐步開始戒除了,防止寶寶對安撫奶嘴過度依賴。安撫奶嘴的式樣很多,建議大家多準備幾個給寶寶試用,每個寶寶喜歡的都不一樣,我寶寶只吃新安怡的Ultra Soft特柔系列,面板是軟的,完全不會有紅嘴巴的擔心,而大熱的Soothie和Ultra air他都完全不喜歡。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衣物:根據季節和家庭溫度來準備,每個尺碼每個厚度不要超過兩件,能穿親朋好友送的二手的是最理想的,因為小孩子長得太快了,買太多衣服真的就是浪費浪費浪費!

嬰兒床+床中床+嬰兒床置物袋:嬰兒床一定要買!因為父母睡覺時不小心用被子捂住寶寶口鼻而導致的悲劇還少嗎?!說嬰兒床不實用只能淪為放雜物的親們大概是覺得和寶寶睡在一張床上晚上能躺喂更加舒服吧。但無論是從安全上還是培養寶寶獨立入睡能力上來說,嬰兒床都是一件必需品。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我買的是Farska的嬰兒床,有多檔高度調節,兩側的圍欄可以取下,可以和大床拼在一起,這樣一來寶寶有獨立的小床,媽媽晚上照顧起來也比較方便,配的是同牌子的椰棕床墊。這款嬰兒床沒有刷漆,一點味道都沒有,材質非常環保安全,安裝起來也很方便。下方是滾輪,便於移動。缺點是沒有儲物空間。

所以我配了可優比的床頭儲物袋,分區很合理,平時照顧寶寶要用到的溼紙巾、棉柔巾、尿不溼、隔尿墊、小衣服、撫觸油、安撫奶嘴、屁屁霜、指甲剪、黑白卡都可以放在裡面,隨手可以取用,一點不佔空間。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剛出生的寶寶相比嬰兒床來說還太小,寶寶會沒有安全感,我買了蒂愛的床中床,算是Sleepyhead的評價替代版,價格只要六分之一。有個5度的仰角,減少寶寶吐奶,可以一直用到3歲,後期還可以當寶寶的小沙發用,我家的寶寶非常喜歡喲。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安撫枕:大家應該都知道寶寶不需要用枕頭這件事情了,但是準備兩個圓柱形的安撫枕還是非常實用的。用途基本如下,我買的Babycare的這款是蕎麥枕,填充物讓人安心。前面那張圖裡可以看到我家寶寶就在用喲。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小夜燈:不推薦實用長明型的小夜燈,對寶寶的視力不好,不利於形成寶寶的晝夜觀念,還有造成性早熟的風險。最理想的還是那種即用即開的小夜燈,只在需要使用的時候開啟,還要有便攜、光線柔和、光線可調的特點。我買的是美的的這款,可以充電,我只在晚上觀察寶寶睡眠和要起來餵奶的時候才打開,亮度可以旋鈕調整。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壁掛滾筒洗衣機:如果你家有人願意一年四季始終堅持手洗寶寶的全部衣物及床上用品,那真的沒必要買,但如果不是,我真心推薦買一臺。壁掛式可以放在家裡大洗衣機的上面,一點不佔空間,寶寶的衣物是要和大人的分開洗的,用這部洗衣機每次20幾分鐘就能洗好,也有15分鐘的快洗模式,扔進去就不用管了,深深愛護了你和你媽的老腰。寶寶大了之後用來洗內衣也是很不錯的呀。我買的是大宇的ODW30-M2WSI,帶智能操控、高溫煮洗、快洗、自潔等功能,但現在看來買最便宜的一款就夠了,除了洗和甩幹,其他的功能根本用不上。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洗衣液:我目前用的是宮中秘策和安慕斯,覺得都不錯,這個東西每個牌子都差不多,媽媽們按自己喜歡的來就行。

嬰兒車:我買的是Stokke的Scoot,優點是非常結實,顏值高,避震性能好,萬向輪很好用,下面的儲物空間也非常大,可以170度放平,現在在家基本可以當作移動嬰兒車和搖籃來用,使用頻率非常高,缺點是雖然和高景觀車比起來算輕便的,但是和傘車相比還是很重的,一個人帶娃出門的不太好收納,放在後備箱裡也要佔去一半的空間。再一個就是前面是沒有扶手的,完全依賴安全帶固定寶寶,可能有的人會不太喜歡這種設計。後期應該還是會配一臺輕便的傘車出遠門用,目前考慮的是Aprica、Joie或者小米。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安全座椅:我買的是Cybex的Sirona Plus,0-4歲,配了新生兒墊,可以360度旋轉,安全測試評分是在最高的那一批裡面,但是寶寶出生後還沒有坐自家的車出門過,所以我還沒有給寶寶用。但是安全座椅是一定要準備的,而且要儘可能早地給寶寶使用,從小培養安全觀念,這個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僥倖心理,這點要全家人保持一致,如果媽媽要求坐爸爸不給坐,或者爸爸媽媽要求坐,爺爺奶奶覺得沒必要,那多半就會是一個被閒置的後果。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寶寶澡盆:我買的是Okbaby的套裝,大小正好可以放在主臥衛生間的馬桶上,這個高度配上一個小板凳,我們給寶寶洗起澡來腰部就不會那麼吃力,這款最大的優點有兩個:一是自帶溫度顯示功能,不需要配額外的溫度計;二是澡盆下方帶有水閥,洗完澡之後擰開就可以把水放空。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洗浴產品:我準備的是妙思樂的洗髮沐浴二合一,按壓式設計,使用方便,潤膚露也是妙思樂的,除了味道真的太香之外,目前覺得沒有什麼缺點,而且這個香味我並不討厭。前段時間複習老友記,居然發現瑞秋給女兒也是用的妙思樂的全套洗護。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沐浴露產品真的不要囤貨,我雙十一的時候貪便宜居然買了兩瓶二合一產品,要知道一瓶就是500ml,估計這批囤貨到娃兩歲了我都還沒有用完!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嬰兒專用棉籤:沒必要!我準備了幾盒,但是根本用不上,如果寶寶有鼻屎了,除了用海鹽水沖洗,最好的方式還是寶寶自己打噴嚏的時候帶出來,用棉籤伸進去清理時非常危險的,耳部清理同理,如果實在要準備,一小盒就夠了。

嬰兒指甲刀:推薦貝親的,很好操作,就算不小心也不會剪傷寶寶的手指。

嬰兒健身架(腳踏鋼琴):我買的是Babycare的,可能因為他現在還不到三個月,所以還抓不到上面懸掛的玩具,不是很感興趣。這個牌子的做工感覺也很一般,按鍵經常會卡在裡面出不來,大家還是試試費雪的吧,畢竟是老牌廠商,應該不太容易出錯。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費雪小海馬:也是一款傳說中的哄睡神器,但是目前對我寶寶沒有用,放在床上倒是挺好看的,也許等他大一點了會喜歡玩。

防驚跳睡袋:我買了Lovetodream和halo兩個好評如潮的牌子,一共花了500多塊錢,但無論是投降式還是襁褓式,我家寶寶完全不穿,並且非常抗拒,徹底浪費掉了。所以我覺得這個不是必須的,因為每個寶寶都會有驚跳反應的這個階段,為什麼不讓他自然而然地去適應呢,學會克服驚跳反應帶來的影響,才能為未來的良好睡眠打下基礎啊。

室內電子溫度溼度計:這個很有必要配一個,放在寶寶最常待的房間裡,便於家長調節室內環境。因為溫度和溼度不適宜都會造成寶寶的不適,有時寶寶不明原因的大哭大鬧就是由於過於乾燥或者溫度不適宜造成的,我買的是Beurer這個牌子的,非常靈敏,讀數也很方便。


最全待產包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待產物品的準備,四個原則:

  1. 只買最需要的,需要多少買多少,不要提前囤,不要超量囤,這個年代商業如此發達,沒有現在不買就買不到了的東西!
  2. 別人再好的經驗都只能作為參考,每個寶寶每位媽媽都是獨立的個體,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別人適合的不一定就適合你,反之亦然。
  3. 不要與別人攀比,不管什麼品牌,只要是安全的就行,小紅書之類的物慾平臺少看,不然會買回太多不適合自己、根本不需要或者是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的東西。
  4. 不一定非要追求國外的品牌,現在中國的母嬰品牌做得非常不錯了,像Babycare、子初、十月結晶、小白熊等都有很優秀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