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傢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文化生活中最能從觀感上影響感情的因素。

傢俱是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用具,它所表現的人類文明發展的特徵是與生俱來的。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文化基因之差異

作為一種豐富的文化信息載體和文化形態,傢俱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人們對傢俱本質理解的昇華,是對傢俱由物化向文化的深度方向認識的體現。

中國與以西歐為代表的西方由於地理位置、民族性格以及大文化背景的不同,各自創造了不同特色的傢俱文化。

這種傢俱文化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家本位”和“個人本位”的價值觀以及“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的自然觀。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家本位”&“個人本位”

中國崇禮,西方倡法,價值觀的差異性在傢俱這一載體中得到了一定體現。

在中國,傢俱與禮有著密切的、直接的關係,禮規定了傢俱的政治性和社會性,傢俱則體現了禮的核心思想--等級制度。

中國傢俱的室內配置,一般都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講究“不偏不倚”,因此,傢俱的件數都是成雙成對的。

皇室以寶座為中心,左右對稱;民間以供奉祖先牌位的條案、條桌為中心,左右也對稱。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北京故宮博物院寶座陳設

中國古典傢俱,特別是明清傢俱多為沿房間中軸線對稱式佈置,以使整個室內散發出厚重、典雅而肅穆的氣氛。

反觀西方,其核心是人文主義,注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西方倡法,強調個人獨立,人人平等,也因此在傢俱文化上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原則。

西方室內氛圍一直強調舒適、活潑,特別是18世紀中期,人們對舒適感的重視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更為明顯,並且更接近於20世紀的舒適標準。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館廳堂陳設

中國古典傢俱陳設藝術體現了“家本位”思想和森嚴的等級制度。

“家”成為維繫宗族的具體組織形式,民間小家擴大就是國家這個大家庭。

“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思想是中西方對待自然的態度的集中體現。

西方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和諧的。

從古希臘至今的西方主流文化中, 人與自然相對立的價值取向基本沒有改變過,從來是對大自然的掠奪、破壞,它衍生出來的西方傢俱文化也深刻體現這一點。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在西方傢俱中,很多傢俱都帶有著雕塑感,動物形體和人體常常被作為裝飾部件或支撐部件的造型形象。

西方美學中崇尚陽剛之美,爭強好戰的性格使他們認為,這種傢俱體現了人凌駕於自然之上,人統治著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權利與力量。

對人體美的崇尚、追求和對人體結構的探索,從達·芬奇在文藝復興時期繪製人體結構素描中得到充分體現,個體的分離造成了人們對人體裝飾的熱衷。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達·芬奇《人體比例標準圖》

西方“天人相分” 的思想導致西方對於自然科學的不斷探究,所以西方傢俱的工藝技術類別繁多,通過對技藝的研究以展示科技的強大力量。

正是這種對人類自身過高的期望,造成西方社會工業技術的高速發展,並最終導致了人與自然相互對立的局面。

面對工業高速發展帶來對自然的種種毀壞和自然對人類的懲罰,西方開始反省自身,並轉而向東方和諧的自然觀反思、取經。

在中國,對藝術影響至深的道家文化一直關注“和諧”的問題,即人與自然和個體自身心靈與肉體的統一。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明 謝汝明 耕齋圖卷

中國古典傢俱的裝飾紋樣體現的是自然之柔美:傢俱用材的質感(木材、藤材的大量使用)充滿田園氣息,造型設計滿足使用者的舒適性。

比如古典傢俱中座椅的設計,座面有軟屜和硬屜之分,軟屜用藤、棕、絲線等編織而成,細密而透氣,座面在受壓後隨人體曲線自然下凹,類似於西方的織物座面。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黃花梨束腰馬蹄腿席面涼榻

裝飾圖案有很多就是描繪田園和自然景觀,將中國山水畫以雕刻、彩繪等工藝搬上傢俱,渴望隨時隨地置身於大自然之中。

中國和諧統一的價值觀造成了中國古典傢俱風格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沿著一條主線緩慢的前進、發展,逐漸沉澱,最後形成聞名海內外的明式傢俱。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清乾隆 黃花梨嵌牙木雕山水屏風及寶座

儘管“天人合一”的思想並沒有導致古代生態意識的產生,但是這種傳統思維方式與現代生態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謀而合。

是“差距”還是“差異”,中西方傢俱誰更勝一籌?

通過對中西古典傢俱文化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認識到傢俱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各自的社會及物質環境,當環境改變時,人們的生活要求與審美態度也會隨之改變。對於一件傢俱的認同,其實更深層次上是對於文化的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