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弟弟受過哪些委屈?網友:有了弟弟後,我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在許多家長的觀念裡,姐姐哥哥讓著弟弟妹妹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一個二胎家庭來說,這種觀念往往會更加地根深蒂固。但家長們卻忽略了,大寶也只是個孩子,他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並有權得到父母同等的關愛。

因弟弟受過哪些委屈?網友:有了弟弟後,我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近日,有位博主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話題#因為有弟弟受到過哪些委屈#?在這則問題的下方,各位姐姐們上演了大型吐槽現場,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們的心酸和不甘。有位姐姐是這麼說的:“我讓著弟弟是因為我愛弟弟,但這並不代表我作為老大年紀大就不需要擔心了,年紀再大,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關心。”

因弟弟受過哪些委屈?網友:有了弟弟後,我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當然,最令人感到無奈的是,有時候傷自己最深的人,往往是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有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的父母,都無一例外地寵著家中的老么,卻對大寶不聞不問。或許也正是因為家裡人偏心的緣故,很多弟弟在長大之後,非但不念及姐姐的好,而且還將姐姐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

因弟弟受過哪些委屈?網友:有了弟弟後,我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看完這些姐姐的控訴之後,網友們紛紛評論:

@墨帛:怎麼說呢,我弟弟二年級了,現在跟我說話的時候還說“我爸”、“我媽”,而且偏心真的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歸零歸零:弟弟很懶,懶到不行,怎麼叫都叫不動,家務活全是我幹,他從來都不會分擔一點兒,平時我也很疼他,東西要什麼都給他買,結果養出來一個白眼狼。

@木訥的不聽話:沒有弟弟的都表示想要,有弟弟的都表示想扔。

因弟弟受過哪些委屈?網友:有了弟弟後,我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其實,家有二孩的家庭,多多少少地都面臨著類似的困境,那就是該如何處理大寶和小寶的關係。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肯定就是:還能怎麼處理?大寶比較懂事,肯定叫大寶讓著小寶。但倘若家長事事都偏袒小寶的話,不僅會讓大寶覺得父母對自己缺少關愛,而且還在無形之中驕縱了小寶的壞脾氣。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區別對待。當大寶和小寶產生矛盾的時候,家長應該先處理好大寶的情緒,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去打罵、斥責大寶,而是應該接納他的情緒,最後再去安慰小寶。

一旦大寶的情緒得到了安撫,他就會自發地承擔起照顧小寶的責任。除此之外,如果家長能夠將大寶教養好的話,還能夠給小寶起到一個正面示範作用,小寶會有意識地去模仿大寶的行為,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因弟弟受過哪些委屈?網友:有了弟弟後,我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當然,在大寶照顧小寶的時候,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認可大寶的付出,而不是指責大寶做得不夠好。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能夠一味地去強調大寶的身份,讓他時時忍讓自己的弟弟或妹妹,而是應該讓孩子自發地產生責任感,並“自願”地去謙讓弟弟妹妹。

家長必須知道的一點是,在有了二寶之後,大寶的心裡多多少少都是會感到失落的。此時,家長應該格外注意大寶的情緒變化,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向大寶表達自己的愛意,讓他更快地從失落情緒中走出來,從而更好地接納二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