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③ | 中国粮食够吃吗?我们真的需要屯粮食吗?真的不必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

时事开讲③ | 中国粮食够吃吗?我们真的需要屯粮食吗?真的不必

杭州博美美术学校设计部 吕帅

同学们,看到这份报纸时,已经吃完早餐了吧?

你吃的是油条、豆浆、生煎包、酸辣粉、热干面、片儿川,还是牛奶、面包、鸡蛋、披萨、牛肉汉堡?

我们今天的话题和食物有关,确切地说,是和粮食有关。

●两则新闻

联合国称新冠疫情或引发粮食危机

据新华社3月31日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糟糕情况预计将在4月和5月出现。

大数据!粮食安全“稳如磐石”

据新华社4月10日报道:指标显示,我国粮食安全“稳如磐石”。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1327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我国粮食库存水平远高于国际安全线,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的库存量,足够全国人吃一年。

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谷物净进口1468万吨,不到300亿斤,仅占中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的谷物多为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以作调剂,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01

不知道前段时间,你们的家中长辈有没有去市场扛了几袋子大米面粉回来,搁家里囤着慢慢吃?如果没有,跟他们说:别囤了,江南的梅雨季快要来了,粮食会发霉长虫的;如果囤了,跟他们说:以后别这样了。

因为,家庭不需要囤粮,国家已经替我们囤好了。不只是今年这样的特殊时期囤着,以前就囤着,未来还将继续囤着。

每一年,国家储备粮库都会把储存总量的20%至30%进行轮换,这样不几年就会均衡轮换一遍。既保证了总量不变又保证了粮食的新鲜度。最新的中央储备粮数据告诉我们——

够全国人民吃一年的。

而这些储备粮库又都在哪儿呢?它可是遍布全国各省、市、县的,就是为了方便应对不时之需。

02

没有哪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重视粮食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七千年农耕文明史的农业大国,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储存稻谷,商朝之时就有国家粮仓。从古至今,无论是教化习俗还是文化礼仪,也常常与粮食、食物相关。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或如“问鼎中原”。鼎,先秦之时的炊具也。

粮食短缺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不稳定,也一直是中国历代治理者心中的痛,并由此而特别防范和警惕。所谓“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时至今日,粮食安全仍然是保证国家稳定重中之重,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关心的大事。从2004年至今,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主题都是“三农”。

你们看,我们国家就是这么重视粮食问题。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东北北大荒这个中国大粮仓的时候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这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承诺和自信。我们完全做到了这点。

03

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谷物净进口1468万吨,不到300亿斤,仅占中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的谷物多为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以作调剂,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这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有手好厨艺,他们就会告诉你,如果你要吃菠萝炒饭、煲仔饭、饼干、面包、蛋糕,那就可能会用到这些进口的粮食了。而从一些国家进口的稻米,则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味精、米粉等产品。

同学们,你们的《历史与社会》课本里是不是提到过“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个概念?这就是全中国人要吃饱饭的警戒线。因为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如今的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04

但这次疫情下,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会产生恐慌心理,进而去囤粮?

因为确实有一些国家决定暂停出口粮食,截至4月16日,已经有包括哈萨克斯坦、越南、埃及、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宣布或曾宣布实施农产品出口限制。其中,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越南和柬埔寨是重要的大米出口国。目前,越南恢复了有限度的大米出口,但相比去年减少了40%。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限制粮食出口?因为近期在疫情、蝗灾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粮食生产、运输和库存受到冲击,导致粮食供给可能不足。他们首先需要确保自己国家的粮食不紧缺。

人们对未知事物容易产生恐慌,看到这么多国家不卖粮食了,自然会有些心慌慌,但是在了解了我国粮食的基本情况和构成后,是不是就会安心了呢?

所以,如果家中的长辈,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要去囤粮,你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和道理说给他们听听,告诉他们:中国有粮,不用慌。我们的袁隆平老先生,他研究出的超级稻,解决的正是人们吃饱饭的问题。

但是,请不要责怪爷爷奶奶们,因为,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对饥饿有着深刻印记。

当今中国的重要任务,已经不是吃饱饭、不饿着。2月5日,抗疫进行时,中央发布题为《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的一号文件,明确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囤粮,而是改善粮食结构,不但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在温饱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小康。

就如最近几天张文宏医生关于营养早餐的一番话。他的意思也就在这里,吃得饱的基础上,要考虑怎么去吃好,怎么更易得到营养。从医学角度说,鸡蛋牛奶当然比白米粥蛋白质含量更高,营养更多,更适合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囤粮,还不如给孩子多买些新鲜牛奶鸡蛋补补呢,眼看着都开学了,营养要跟上啊。

05

而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关心什么呢?

《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大白话就是:爱惜粮食,不要浪费。

时事开讲③ | 中国粮食够吃吗?我们真的需要屯粮食吗?真的不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