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摘编:媚上荒政者,杀无赦

话说某一天,为给秦惠王祝寿,少梁县的县令屠岸钟献上了一群耕牛。

那时候,耕牛比黄金还贵重,除了国家祭祀天地大典,谁敢用活牛作寿?秦惠王得知此事勃然大怒,责令丞相府彻查。

当时的少梁县,偏远荒凉又靠近魏国,寻常文士出身的吏员都不愿做少梁县令,屠岸钟却欣然上书请命。上任头三年,屠岸钟尚算勤政敬事,将少梁县治理得井然有序。可三年未见升迁,他变得闷闷不乐,动起了歪脑筋,开启了一系列的骚操作,结果把自己给活剐了。

他先是在县府大院的庭院里立了一座“望王碑”,每日三炷香、三叩首、三次高声表白对秦王的耿耿忠心。后来,无论与何人叙谈,也无论公事私事,但凡涉及秦王,他立刻挺身起立,高声念诵“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句,再入座说话,举座莫不愕然。

再后来,屠岸钟又镌刻一座“秦王功德碑”,列出了秦王的“十大功德”。但凡庶民诉讼或吏员公务进入少梁县大堂,都要在屠岸钟陪同下磕拜念诵一通,否则不能处置公务。

由于屠岸钟经年如此,人们由刚开始的惊愕疑虑变成了后来的信以为真。渐渐地,屠岸钟“大忠”之名传扬开来,诸多县令群起效仿,因为不这样做,反而显得自己不忠。

那年恰逢少梁县连续三年大熟,屠岸钟突发奇想,鼓动少梁四十八村为秦王寿辰献牛。不仅少梁献牛,跟风的关中八县也献牛献羊,为王祝寿,大家不敢落下,风气就这样起来了。

秦惠王意识到此风不可长。庭审之时,屠岸钟自辩“修习儒家之学,畏天命、畏大人、效忠我王”。秦王对此厉声驳斥:

“儒家孔孟,宁弃高官而不改志节,你如何不学?儒家勤奋敬事,你如何不学?挖空心思,媚上逢迎,寿牛寿羊,万岁万岁万万岁,名目翻新,沽大忠之名,行大奸之实,种恶政于本王,祸国风于朝野,恬不知耻,竟以为荣!如此居心险恶之徒,竟然位居公堂,教化民众,简直狗彘不食!”

秦惠王认为,“此等邪风,远胜杀人放火。”

张仪会同商鞅变法时的一班老臣,对秦法进行梳理,增加了一百多个条目,最后将“寿牛案”的处置及刑罚分类明确下来:其一,所有涉案庶民,两年不得叙功,有功不得受爵;其二,所有涉案县吏,罚俸两石,两年不得叙功;其三,八名县令,屠岸钟‘斩,立决’,其余七名县令夺爵罢官,贬为庶人。

但秦惠王修改一处,将屠岸钟改为剐刑,即“凌迟处死”。

行刑当天,咸阳四门张挂了四张硕大的羊皮王书,官吏们打着风灯守在旁边,一遍又一遍为人们高声念诵着:

禁绝媚上荒政令

秦王书告朝野:为政之本,强国富民。为官之道,勤政敬事。阿谀逢迎,媚上荒政,上负国家,下负庶民,诚为大奸大恶。今少梁县令屠岸钟不思勤政报国,专精媚上,揣摩君心,猜度奇巧,歌功颂德,耕牛贺寿,发闻所未闻之邪术,沽大忠之名,行大奸之实,乃旷古罕见之奸佞也。恶习旦开,官风大坏,吏治不修,祸国殃民,法制大崩,国将不国。本王今书告朝野:秦法已修,颁行郡县;自后凡不遵法度,刻意媚上,一心逢迎而荒芜政事者,杀无赦。 秦王十一年八月

从此各级县令勤政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