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入圍“20世紀偉大人物”比肩愛因斯坦,為何評不上院士?

2019年3月8日,聯合國婦女署發佈了一張諾貝爾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的照片,併發文稱讚她以身試藥,從中國傳統醫藥中找到治療瘧疾方法,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並向所有像屠呦呦一樣勇於投身科學的女性表示節日的祝賀。

屠呦呦入圍“20世紀偉大人物”比肩愛因斯坦,為何評不上院士?

屠呦呦,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2019年入圍了BBC發起的“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她擊敗了量子力學之父馬克斯·普朗克和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與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愛因斯坦、“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一道入圍了“科學家篇”的候選名單,也是所有28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

屠呦呦入圍“20世紀偉大人物”比肩愛因斯坦,為何評不上院士?

就是這樣一個比肩愛因斯坦的偉大女性,確是一個“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無留洋背景,無院士頭銜。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曾評價屠呦呦女士說:“她有著埋頭苦幹、潛心鑽研、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工作作風,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終圍繞科學目標腳踏實地勤奮工作的工作態度。”在當今社會人人追名逐利的大環境下,屠呦呦女士顯得那麼格格不入。有人曾經說過,如果單從拯救生命的數量來說,屠呦呦無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放棄追逐名利,以拯救蒼生為己任,試問有幾個人能做的到。

屠呦呦入圍“20世紀偉大人物”比肩愛因斯坦,為何評不上院士?

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是家裡五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名字來源於《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寄託了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寄。

1951年考入北大醫學院醫藥學系,在學習過程中她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著極大的興趣。

1969年,擔任中國中醫研究院抗瘧藥研究科技組組長,從那時起,屠呦呦女士帶領團隊,大量收集中國中醫古籍,民間方藥,在收集的兩千多個藥方中,對其中200多味藥材進行實驗研究,這裡就有一味來自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的藥方,方中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治寒熱諸虐”,就這樣屠呦呦女士領導課題組根據中醫古籍,利用現代醫學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用現代手段進行提取“青蒿素”。

屠呦呦入圍“20世紀偉大人物”比肩愛因斯坦,為何評不上院士?

曾經全世界約一半人口處於罹患瘧疾的風險之中,特別是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屠呦呦女士的發現讓數百萬人的生存和健康狀況得以改善,讓瘧疾遠離了人類,把死神的一把利刃折斷。

至於屠呦呦女士為什麼沒有評選上院士,這還要從院士的評選規則說起,中國工程院要求超過70歲的候選人,被提名次數僅限一次,一旦未評上就不得再次參評,屠呦呦女士已經89歲高齡,而且之前曾經落選過院士評選,所以很難在獲得院士的提名。屠呦呦女士對人類的貢獻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諾貝爾獎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次還入選了“20世紀最偉大人物”,更是一種對她的肯定,而且塗女士本就淡泊名利,落選後再未有過參選院士的打算。

這裡我們只有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