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視頻加載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國倩 通訊員楊國濤 胡蘊芬 程臻

“嚴格按照進出教室路線圖進出”“課間入廁必須下樓繞道操場”“背書作業視頻提交”……今日上午,武漢市育才美術高中高三(1)班A教室裡,一場以“我為復學提建議”為主題的“雲班會”上,高三(1)班專屬防疫班規應運而生。

“雲班會”師生共同討論防疫班規

“這次班規的制定,將伴隨大家平安走進高考考場,我希望能發揮我們班民主、平等的班級精神,大家各抒己見,全員參與,以防疫、安全為首要考慮點。”班會一開始,班主任吳俠老師就為此次討論定好基調。

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吳俠老師獨自一人在教室開“雲班會”

在“雲班會”上,同學們根據自己在網課學習期間對疫情的瞭解展開了交流,提出不少金點子。

蔣昊宇同學說:“我們首先要有1米間距的意識,在教室的地面上進行標識”;江寒同學認為,“天氣炎熱,但是我們不能放鬆警惕,建議目前還是保持門窗通風,值日班長每天關注通風情況”。還有同學說“復學後,課堂上,我們以聽課為主,減少學習交流討論環節”,“對了,還有,我們按照原來分組背書,只是把背書地點換到操場上去吧,或者和網課期間一樣,我們視頻背書提交給老師檢查”……

今天的班會課,在教室上課雖只有班主任吳俠老師一人,但在屏幕上,師生互動交流十分熱鬧,經過近30分鐘的交流討論,大家終於制定出了高三(1)班版本的“專屬”防疫班規。

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雲班會”上,吳俠老師給同學們講解防疫知識

高三學子復學在即,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從“被動管理者”變成“主動協助者”,是班主任吳俠老師復學準備工作中經常思考的問題。“如何做好學校的防疫工作,各個學校都已經做好了萬全的防護措施,每個同學在班級的學習生活,也應定製注意細則。”

“經過今天的班會,利用集體的力量,搭建起群體互動的環境,為學生復學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同時也從細小處完善了防疫班級管理。”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高三年級不少班主任老師已相繼採用“雲班會”形式,組織同學們做好復學最後準備工作,以學習防疫常識、交流防疫認識最後形成本班自己的防疫班規。

校園消殺、A/B班教學,復學工作準備就緒

“雲班會”上,吳老師還給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學校為保證復學工作安全有序所作的準備,不少同學聽完老師介紹後紛紛表示“想迫不及待回到學校了”。

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學校多次進行校園消殺

吳老師說,學校高中高三教師、行政以及後勤工作人員,自4月初復工以來,一方面堅持在教室進行網課教學,一方面積極響應市、區政府要求,對校園進行防疫消殺,對高三複學進行演練、佈置。

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校門口放置的測溫“神器”,會自動播報體溫

“自3月底開始我們學校按照市教育局相關要求,已提前對全校進行了多輪全面消殺,儲備了相應的防疫物資,復學後的疫情防控方案、教學安排、應急處置預案、消殺實施方案等均已制訂完成。”吳俠介紹,4月15日,該校已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現場應急處置演練活動,目前校園已全面消殺多次,高三年級全體教師、行政後勤職工、食堂工作人員已進行核酸檢測和CT檢查。復工後,後勤師傅們每天會在老師們下班後,對教室、畫室、辦公室進行消殺。

錯峰進出校園、視頻交背書作業……高三學生為復學獻計

該校近500名高三學生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據瞭解,為了減少班級人數密度以減輕密集感染可能性,育才美高高三班級將實行A/B班級分隔教學,每個班不超過30人,單人單座。學生用餐形式則有兩種,一種自帶、一種為學校食堂訂餐。學校還要求學生不可外出就餐、點外賣或家長送餐。若學生自帶餐食,可在教學樓一樓中庭使用微波爐進行加熱;若在食堂訂餐,則將由食堂工作人員用盒飯形式用保溫箱分裝好送到教室門口指定位置。

附:武漢育才美術高中高三(1)班防疫班規

1.嚴格按照進出教室路線圖進出(理由:安全有序)

2.課間入廁必須下樓繞道操場(理由:減少教學樓內人員流動)

3.校內保持1米間距,不得嬉戲打鬧勾肩搭背(理由:減少人員接觸)

4.課堂上不討論、不交流,多思考、多動筆(理由:減少飛沫感染)

5.背書作業,視頻提交(理由:不聚集,保安全)

6.廢棄口罩一定進入專用桶(理由:保障衛生)

7.同學之間相互監督,不製造恐慌,相互包容友愛(理由:注重精神文明)

8.進餐時段,低頭不語勿拼桌,餐後垃圾分類放(理由:減少飛沫及保持環境衛生)

9.上學、放學聽指揮,錯峰進校和離校,前後保持1米距離(理由:安全有序)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