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在这个拼命奔跑都未必能赢的年代,“躺赢”已经成为家里有矿的同义词。

4月28日,在全国人民翘首期盼久违的5天小长假即将到来之际。吉利豪越正式完成全球首秀,这款以大空间为主要卖点的SUV,刷新了人们对SUV空间的理解。

你无需付出30万,也许甚至都不需要20万,就能获得纵深2米2的超大空间,同级第一的69%得车率,2360L的储物空间。吉利用一连串的数字,告诉用户,豪越能让你们从容“躺赢”。

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当然,豪越还没上市,以上价格预判纯属笔者掐指一算。但豪越的价格肯定极具冲击力,当人们习惯了100万只能买2居室,突然,这一次50万就能买3套居室。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绰绰有余,不信我们可以赌两包辣条。

为什么敢下如此重注?近年来,吉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村的希望,源自于它的“躺赢”逻辑——先让用户“躺赢”,吉利才能“躺赢”。这看上去像极了犹太人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学书籍的封面海报。

“太阳底下无新事”,往往越多人明白的事情,很少人能干好。

以用户为中心造好车

对于刚刚履新吉利集团副总裁的冯擎峰来说,豪越发布会是他首次正式公开为品牌发布会展台。在这场活动上,冯擎峰妙语连珠,将豪越的卖点包装成一个又一个段子,逗得现场嘉宾哈哈大笑。能在这个时代跟嘉宾们谈笑风生,冯擎峰的底气首先来自于用户。

2020年,不出意外,吉利将迎来第1000万个用户,这也是国内首家突破1000万的民营汽车企业。从汗水,泪水和血水中走出来的吉利,正在展现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品牌韧性。

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吉利的用户正在不断扩圈,所有的体系组织力都在提升”冯擎峰简单的两句话,道出了吉利近年来突飞猛进发展背后的良性循环。

1-3月,在疫情+行业淡季+春节假期的三重压力之下,吉利总销量超过20万台,比销量数字更健康的是,吉利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依靠自己会说话的好产品,近年来,无论是吉利还是领克,都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代表。博越Pro,嘉际,缤越PRO,星越,领克家族等一系列跨时代产品的陆续上市,在产品品质上甩开了自主品牌,真正跨越到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层面。

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以豪越为例,吉利的工程师在开发这款车的时候,既考虑了如何把身高1.9米的用户舒适地塞进第三排,也考虑了城市用车越小越好的用户需求。这才造就了这台车长将近4.9米,转弯半径却只有5.3米的“灵活的胖子”。

吉利的发展深刻地诠释了,满足用户需求只是基本前提,必须要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研发生产制造好车。当产品上去了,品牌就上去了。

保持经销商的战斗力

2020年,以线下为主要渠道的经销商遇到了最大的挑战,连吉利这样的头部也无法幸免,线上传播成为了疫情笼罩下的应急措施。

走进任意一家吉利4S店内,每天几乎都有销售顾问拿着手机直播,可以围绕一辆车讲一个小时,云端观众要看车内什么地方都可以,甚至要拿皮尺量一量尺寸也可以。“汽车作为大宗商品,线上直播的转化效果需要完善,但这种方式值得尝试,吉利还是系统性的推进线上销售的模式。”冯擎峰表示。

年前回到销售体系后,冯擎峰第一时间调研一线市场。他发现,很多跟了十多年的经销商老哥们,至今保持了良好的盈利水平,这背后离不开吉利对经销商的良苦用心。

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从2017年开始,吉利就开始对经销商端开展大量帮扶工作。包括帮经销商进行市场规划,研究战略布局,找到市场机会,提振经销商信心。为了消除经销商对未来的担忧,早在2月经销商还未复工的时候,吉利就派出战区人员到4S店,驻点指导。厂家与经销商一起奋斗,为一线经销商的加油打气,有困难一起扛。

4月的销量即将出炉,冯擎峰自信地表示“4月吉利销量会有大幅环比增长。”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各地方也积极相应,添砖加瓦。政策风向转好,渠道发展健康,吉利快速回血的行情已经在路上。

胸怀天下,永不满足

“经常去走访市场,看到中国品牌整体向上,这是很好的信号,说明中国自主品牌研发的能力都提升了,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讲,这种状态非常良好。我们喜欢强大的竞争对手,竞争越激烈,大家进步越快。即使战败,我们还可以再来,继续升级我们的产品。我坚信,我们中国自主品牌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会带动整个中国自主品牌的整体崛起。”

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采访中,冯擎峰的这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如同中国始终保持开放的大国胸怀,吉利也从来没有局限在方寸之间闭门造车。强大的对手是最好的鞭策,广阔的市场是最大的动力。

中国市场是汪洋大海。中国地域很广,南北方需求不一样,决定了汽车市场的多样化。但多样化的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品牌来满足吗?还是需要少而精的品牌,推出多款产品来满足?是这么多的品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品牌不需要这么多,但是产品满足各个细分市场。冯擎峰的灵魂三连问,值得所有汽车从业者深入思考。

当然,用户也在不断变化中,谁能在复杂千变的海浪中找准规律,谁就能能弄潮。疫情无疑加速了汽车行业的洗牌,只有竞争力更强、体魄更强的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在行业对今年纷纷保持观望的状态下,吉利继续保持进攻的态势。目前,吉利已经提出保持141万销量目标不变。如何在剩下的8个月完成110万辆左右销量,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转危为机

危难时候,方显英雄本色。

当全球汽车工业停摆,外需大幅减少。吉利仍然在强调,要继续坚持走出国门。依托吉利集团的大战略,白俄罗斯工厂已经成为吉利进军欧洲的桥头堡。东南亚宝腾的落子,则将帮助吉利不断扩大在东南亚市场的优势。不断加大海外拓展,毫无疑问会让吉利更加稳定。

吉利的“躺赢”逻辑 ︱侃车·洞见

当市场变为存量竞争,吉利却在不断推陈出新,攻城略地。依托吉利集团的协同效应,掌握了架构化造车的能力的吉利,可以对不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快速反馈。在吉利和沃尔沃源源不断的技术输出下。吉利ICON,几何C等新产品陆续推出。各个子品牌和产品体系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用户的圈层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吉利与更多用户的链接越来越紧密。

一句话,豪越的空间有多大,吉利的胸怀就有多大。对于做企业,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躺赢”,吉利用豪越把“躺赢”的福利留给用户。

这或许就是对“躺赢”逻辑最好的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