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藝術盛宴

《看電影的藝術》分15章,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電影在操作層面、理論層面和普通欣賞層面的知識、技巧和方法,展現了電影作為藝術、技術,和作為產業、作為社會的反射文本的多重角色。全書附有450餘幅插圖,含50餘幅彩插,立體形象地展示“視覺設計”、“視覺特效”、“色彩”等內容;含7個特色“閃回”專題,詳細展現電影中剪輯、色彩等專業技術的演進歷史;各章結尾處附有自學輔助資料,包括15組自測問題、14組學習影片列表。既適合做大學影片分析課的教材,也可做電影愛好者的入門讀物。

一場藝術盛宴

———《看電影的藝術》有感

電影是一個將時間和空間都凝聚的情感載體,電影的每一幀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每一個畫面都是被光影氤氳過的,每一個鏡頭都是被象徵意義過的,所以才可以在視覺,聽覺等感官中對人以心靈上的觸發,那麼電影是如何被上帝之筆所勾勒的呢?《看電影的藝術》將帶我們進入這個美妙的盛宴。

主題,人物,剪輯,色彩,聲音,這些都是電影的幾大主要板塊,一個電影的享受和個人分析都是從這些角度去入手的。主題是最核心的,就像一個人的心臟,由它來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主題決定了電影人物和情感的走向,同一部電影是以情節,情感效果(情緒),人物,結構,思想任何一種為中心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所以在創作時最需要先確定主題的重要性。然後是人物,人物方面體現了一種理論“部分大於整體”,只要有一個人物的某一個性格發生了改變,可能整一個故事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例如故事正是由主人公的嫉妒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如果這個人不嫉妒了,是否也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所以只有當一個完完整整,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物慾然紙上,他的人生故事才會被我們所探知。

前兩者是創作時的須知,那麼剪輯,色彩和聲音則是呈現作品的組成部分。剪輯中就像是有思想的手,它將零散的片段用鏡頭語言感串聯起來講故事,換句話來說,剪輯就是將原始素材進行挑揀,使之更緊湊,有節奏感,加以潤色修飾,對某些場景進行“人工呼吸”,直到作者和導演的想法完全從劇本的文字轉換為電影語言。導演奧遜-威爾斯曾說過“我對電影的看法是,剪輯不僅僅是影片的一個方面,它是影片的全部”,這說明剪輯的超高地位,就好像是一個人原本很開心,被槍指著後很害怕,但是如果將開心和害怕的表情換一個順序,那麼要表達的意思就截然相反,這就是剪輯的魔術。我認為色彩的主要魅力在於服裝和光影,例如像《罪惡之城》如此珍惜顏色的運用,使它在情感表達和情節敘述中起到重要作用,使用某一種顏色的目的非常明確,或像《墜入》中多彩顏色的運用,顏色的混合就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似產生化學作用的奇妙感,有其象徵的特殊意義,那光影就是將太陽的餘暉藏於手中,再呈現在畫面上,一絲一毫的角度所表現的光影之美都是有意營造的,是眼睛的絕美享受。最後的聲音則是聽覺上的“回眸一笑”,音效對白和配樂相成易彰,像跳雙人舞,有序且舞姿優美,正因為雙方的默契,最後一個旋轉,落入懷中,音落,人停,完美結束。

以上是我個人對電影冰山一角的見解,電影世界如此之大,還需要我們去深探,“電影魔術的真正魔力在於....可以使觀眾感覺遠在另一個銀河系的地方像自己的家,可以把紐約城變成一個大型監獄,或者呈現出2020年有兩億人口的洛杉磯”,自由的將想象力和創意白日夢化於現實,難道這不是最棒的一場魔術盛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