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時光悠悠,又到開學季。

老生家長歡呼雀躍,翹首以盼。

新生家長在盼望中會夾雜了少許忐忑,特別是幼兒園的新生家長們,孩子第一次離開家,走進新的環境,小小年紀要面臨著分離與適應這樣的難題,所以,家長們都會有一些擔心。

這份擔心,我特別能體會。

但是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孩的漫漫教育之路,才剛剛開始,將來還有更多的難題,需要一起面對。所以這一次,一定要平穩有序地過渡。

01

最初送孩子去幼兒園,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能否適應,如果孩子一直哭,不喜歡上幼兒園怎麼辦?

特別是雙胞胎會受到影響,兩個一起哭,那場景,只是想一想,都夠讓人崩潰。

對於孩子上幼兒園的過渡期,我家雙胞胎大概不到一個月,就完全適應了。

在這一個月裡,他們的情緒起伏也是平緩的。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三歲五個月,第一次去上學

第一週,兩個人互相鼓勵,結伴上學,總體是歡歡喜喜,沒有太為難我。

第二週,兩個孩子有了不想上學的情緒,有那麼一兩天是一起抹淚抽搭的。特別是上學的路上,也有哭出聲過,我只好一起抱起來,抱著他倆去上學。(路途雖短,成功惹眼。)

第三週,情緒依然不好,臨出門時會鬧一陣情緒,但是不會在路上哭了。

第四周,兩個人已無情緒障礙,基本上適應幼兒園生活。

孩子上幼兒園必然會有適應期,只是有的孩子需要的時間長,有的需要的時間短。

我的經驗,雙胞胎因為有伴,會適應得較快。但這只是我家兩個孩子的經驗,不代表所有的雙胞胎都會適應的快,我也見過整個學期都在鬧情緒的雙胞胎。

02

為什麼我家的雙胞胎適應期平穩過渡呢?

我認真思索了一下,總結如下:

首先,他們的年齡有優勢,剛好三歲半時去上幼兒園,所以,他們對於上學這件事,以及過程與規則,能聽懂,會理解,好溝通。

其次,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已經給他們做好鋪墊,經常帶去幼兒園玩;並現場講解;與玩伴之間示範;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繪本中閱讀上學的故事,告訴他們上學是怎麼一回事。

然後,就是事前做好準備,事中進行有效安撫。無論是與老師的溝通,還是讓孩子們有基本的自理能力,這些準備工作要提前做好。在孩子去上學時,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並且積極正面地告訴他們,我的愛一直陪著他們,並沒有因為短暫的分離而減少。

最後,就是我的態度,非常堅定。我既然要讓孩子們循規蹈矩走普通人的道路,那麼就先給他們做好融入集體的準備。無論他們情緒怎麼樣,我沒有因此而生出任何猶豫。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入學一個月後

孩子上幼兒園前,事先的準備非常重要。

這是一項硬核力量,讓孩子快速適應。這項準備包括選擇幼兒園,包括與老師溝通,包括讓孩子具備簡單的自理與表達能力,更包括,讓孩子做好思想準備......,這些技術性問題,在現如今鋪天蓋地的各類指導文章中,已經都有詳細羅列,在此不做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經驗並不是虛談,是需要家長事先了解清楚並加以實施的。

03

做好了各種準備,那麼在幼兒園門口的序幕中,就會少一些糾結。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經典繪本

昨天,我在給雙胞胎讀貝貝熊系列中的《上學》時,隨口問了他們一個問題:為什麼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時,會哭呢?

小慧答道:因為會害怕。

我問怕什麼?

她答:怕老師,怕陌生的環境。

小智也補充到:還怕被老師罵。

這是他們兩個在經歷兩年幼兒園生活後,再談最初“哭”的因由,所以他們說的並不準確,但也對了一半。

小朋友初入新環境,一定是會有不安。為了讓他們的不安感儘快消除,家長在入學前就應多做準備,入學後更要多關心,並與老師多溝通,家長所做的積極而正面的工作,孩子都會感受得到。

家長構築堅實的安全感,會緩解孩子們入園分離焦慮。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幼兒園裡都幹什麼?

一些原本就內向的,少與外界接觸的孩子,對於入園後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會弱一些,接受新事物的時間要長一些,融入集體的過程會慢一些。

這不是孩子矯情,這是正常的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一種習性學觀點。

不過,雙胞胎一起入園,從心理上他們彼此有依賴,在陌生的環境中,相對會適應得快。所以只要孩子沒有其它問題,因害怕而產生的分離焦慮過程會很快渡過。

04

除了害怕適應新環境,還有就是一種依賴的情感,想家想媽媽。

我家雙胞胎最開始去幼兒園鬧情緒的原因,據孩子們當時的說法,是因為想媽媽。

在幼兒園裡看到不熟悉的老師與不熟悉的同學,再加上有那麼一兩個哭著喊媽媽的聲音,孩子就更加想媽媽了。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英國兒童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曾能過對兒童及恆河猴的觀察發現,在經歷與其所依戀的對象(如母親)分離之後,個體的分離焦慮反應會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個體表現為號啕大哭、又踢又鬧、不理他人。2、失望階段:個體斷斷續續哭,吵鬧減少,依舊理別人,而且表現得遲鈍。3、超脫階段:個體開始接受外人照料,也開始進行正常活動,但是看到依戀對象就又會表現異常。

大部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的這三個階段,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都是正常現象。

為避免因為想家想媽媽而產生分離焦慮,需要提早與孩子演練模擬短暫分離,比如讓孩子去親友家,媽媽走開,讓孩子單獨在另外的環境中待一會兒等。

分開之後是會再相聚的,再相聚,愛更切,情更濃。

還有就是用安撫品。我給孩子在胳膊上畫一個愛心,再印上一個吻,這樣的方式影響至今。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現在兩個孩子如果要去上學,上興趣班,不時會想起為我畫一個愛心,然後告訴我,如果想他們了,就看看他們畫的那個愛心。

05

孩子上了幼兒園,也過渡了一段時間,可是總是會有不願上學的情緒,時不時鬧一次。

這樣的情緒的產生或許有各種原因,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規則束縛了自由。

小智有一次生病之後,仍然非常不情願去上學,在我們的交談中,他出一個理由,讓我明白真正的原因。

他說:上幼兒園很麻煩,每次玩玩具,還沒玩夠,就要自己收拾起來,我不想自己收拾。

這個原因在我,因為我在家裡沒有給他立好規則,而讓他去到幼兒園感到不適應,感覺收拾玩具是負擔,從而不願去幼兒園。


又是一年開學時,幼兒園新生家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孩子因為對規則與規律的不適應,而不想去幼兒園,那一定是我做得不好,沒有在這個年齡段與學校同步教育孩子,所以反省之後,我先從自己開始改變。

立即買收納盒,分男孩玩具與女孩玩具收納,同時又空出一個收納盒,專門裝文具。

每次玩過玩具,畫過畫,都要自己收拾,慢慢的,他們不再抱怨幼兒園,同時,這也是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方式。

06

孩子走進幼兒園,是人生之路躍上一個新的階段。

做家長的,都在孩子的背後默默守護。

就像孩子剛剛學走路時,他蹣跚邁步,我們雙手牽著他的小手,繼而手臂撐開,一邊呈保護姿勢,一邊悄然鬆手。

為人父母就是這樣啊!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送孩子走上自己的路途。

在幼兒園這個階段,家長也要一邊細心呵護,一邊態度放鬆。

同時,我有幾項建議給大家:

第一、自己調整好心情,做個不黏纏的家長,不要過多表露分離焦慮,渲染氣氛,傳染孩子。

第二、孩子送到學校,不要表現不捨得,如果孩子沒有哭,就堅定轉身離開;如果孩子哭鬧,儘量哄一鬨,安撫情緒,轉移焦點,然後,說到做到。

第三、孩子哭得特別厲害,還是要安撫一下,但是必須堅定上學的態度。

第四、每天送孩子,最好與孩子目光相映真誠道別,或是給彼此一個甜蜜的飛吻,或是真切地說一聲“下午見”。

第五、每天接孩子,最好給孩子一個擁抱,傳遞一份好心情,同時熱情交談,告訴他們你在這一天都做了什麼。讓他們主動告訴你,他們這一天做了什麼。

第六、沒事不要遲到,不要隨便請假。上學就有上學的規矩,幼兒園也不要養成鬧著玩兒的習慣。

第七、與老師經常溝通,告訴老師孩子在家的表現和變化,並且也詢問一些孩子在校的細節表現。

第八、相信老師,相信老師的專業,相信自己對幼兒園的選擇。最好不要對著老師呼喊“你讓XX多喝點水”、“如果XX出汗了幫他換一件”等等這樣低級的命令語。

第九、在家可以不吃早餐,但是在早晨上學出門之前,一定要拉一次大便,排一次尿。在家排洩完,少一項負擔。

第十、書包裡放多幾件衣服,每件衣服都寫上名字,可以網上買個印章,在衣服上印名字,很快很方便,不過我都是用手寫。

附加補充:雙胞胎雨天接送也是難題,所以要備好雨衣雨具。

​以上,是我的經驗總結出的建議,希望對新生家長有所幫助。還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探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