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房奴”與“2億租房人”誰更瀟灑?內行人:主要差距在退休後

房子,作為一個普通家庭最大宗資產,要想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往往需要工作很長時間,而且很多時候只能支付一部分購房首付款,剩下的大部分房款要向銀行按揭貸款,接下來就是漫漫的“月供”,坊間稱之為“房奴”,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房奴”數量超過2億人。

“2億房奴”與“2億租房人”誰更瀟灑?內行人:主要差距在退休後

做過“房奴”的人應該知道,面對每個月雷打不動的月供,我們只能選擇節衣縮食,能省的就省了,能不花就不花了,朋友間的聚會能減則減,外出旅遊往往都成為了奢望。不過,看似很“悽慘”的房奴,在過去一二十年裡無疑是幸福的,因為隨著收入的不斷增長,房貸佔家庭的收入則越來越小。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隨著房價不斷上漲,房產代表的財富也是日益放大。央行日前發佈的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國城鎮居民戶均總資產超過了300萬元,其中70%是房產。

“2億房奴”與“2億租房人”誰更瀟灑?內行人:主要差距在退休後

房價不斷上漲帶來的另一個變化是,不少人不得不選擇租房,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租房群體同樣也達到了2億人,同樣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些即使能按揭買房但未付諸買房行動的人,在他們看來,租房也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半徑中選擇房源,上下班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在路上,空出來的大把時間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

“2億房奴”與“2億租房人”誰更瀟灑?內行人:主要差距在退休後

有租房人還算了一筆賬。在一箇中等城市,買一套房子怎麼也要花費上百萬元,每個月按揭還款差不多都要快5000元,但1500元就可以租一套不錯的房子了,每個月能節省近3500元,這筆租金無疑可以用在改善生活以及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去,日子總要比“房奴”舒暢得多。不過,這樣的想法並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到底誰更瀟灑還是悲慘?在內行人看來,差距主要體現在退休以後。

“2億房奴”與“2億租房人”誰更瀟灑?內行人:主要差距在退休後

先暫且不談房價漲跌,因為未來的事誰也看不清楚,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談客觀事實。當過N年後,“房奴”的房貸還清了,房子屬於自己,而租房人留有一些存款(也未必有多少存款,說不定期間就慢慢花掉了),沒有自己的房子,仍舊租在房東的房子裡。再過N年,大家都到了退休年齡,這個時候,大家的收入都相應減少,但房租卻一分沒少,如果再遇到疾病等花銷問題,生活自然不如有房一族從容。再則,在中國傳統觀念裡,老人都希望給子女留一筆財產,即使自己今後不在了,還可以把房子留給下一代。

“2億房奴”與“2億租房人”誰更瀟灑?內行人:主要差距在退休後

通過“房奴”與“租房人”比較發現,前者是先苦後甜,後者是先甜後苦。這讓筆者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位專家的話“高房價有利於個人奮鬥”,這句話看似刺耳,但未必沒有一點道理,如果把改成“買房可以強制儲蓄,催人奮進”或許更能讓人接受。其實,從經濟學角度看,貨幣貶值是一個長期趨勢,存錢大概率跑不過通脹,這也是不少人選擇買房的重要原因。

所以,從長遠來看,無論未來房價漲跌,“房奴”並不會是想象的那麼悲慘,“租房人”也不是所說的那樣瀟灑。至於如何選擇,相信每個人或已經有了答案。

學習更多房產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