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種酒傳家風

世代行孝善

有一種酒,不能喝。

寧願勤儉持家立業忙,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這是質樸的傳家精神;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有一種酒,不能賣。

祖根傳百世,不做敗家子。這是悠久的溯源情節;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有一種酒,不能丟。

守得一片心,責任扛在身。這是修身齊家的傳統思想。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在金堂縣梨花溝,有一處深山之中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有著傳承數百年的“三壺家酒”。

據王氏族譜記載,公元1704年9月初9(康熙43年)王姓先祖應湖廣填四川的號召,從湖廣省寶慶府武崗州經麻城縣孝感鄉輾轉遷入成都府金堂縣鹽井溝。先祖夫妻二人背井離鄉,離家時父母沒有給他們更多的銀兩,卻給了他們三壺酒,並一再告誡他們這三壺酒一不能喝,寓意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二不能賣,不能做個敗家子;三不能丟失,要做個有責任心的人。

先祖二人入川安家落業之時將第一壺酒放在神龕上,預示傳承家風,不忘根本,酒在家在;第二壺酒種在房後,栽上竹子,預示後繼有人,節節高升,酒在人在;第三壺酒種在家之大門,預示交朋結友,前途無量,酒在運在。三百多年來世代相傳,家族興旺。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先祖的家訓代代相傳,將三百年的一物一語均收藏在大地之魂種酒傳習館。如今傳習館中剩下那泛黃的家譜、那歷代傳酒的容器,以及一幕幕對祖業家風的追憶。

而當代的三壺酒,正從這座傳習館中,將古老的“三句話”傳給更多守家愛業的華夏兒女。

這三壺酒,只能長輩傳給晚輩,絕不向長輩傳,絕不平輩相傳。這代表著“三壺酒、三句話”薪火相傳,世代不息。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中華民族這頭東方巨龍,穿越過數千年的歷史雲煙,正逐漸騰飛於21世紀全球化的大舞臺。但走向全球的同時,傳統質樸的民族精神卻不能丟。

在這座傳習館,三壺酒已經傳向全國各地甚至遠洋海外,守家愛業,尊老愛幼的精神品質不僅適合於華夏子女,同樣適合於海外友人。

當你在匆忙生活中,偷得半日清閒,步入梨花溝的莽莽青山,很容易便能嗅到從前方傳來的陣陣酒香。

可能那是山寨中傳來的酒香,可能那是窖池中傳來的酒香,也可能那是藏酒洞中傳來的酒香……但每一縷酒香中,都融入著三百年前那三壺酒的味道。

那山,那水,那傳習館,那酒,那歲月滄桑,都在那裡等著你……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深山裡的博物館,帶你瞭解特殊的“三壺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