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记载了清朝近三百年历史,历时十四年却没有完稿,褒贬不一

公元1912年,清帝国灭亡,这个从努尔哈赤立国到末代皇帝溥仪逊位近三百年的王朝覆灭了,如果从顺治皇帝入关算起它则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清王朝的历史自有后人书写。但是清朝历史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因为按照之前中国史家的惯例,都是由后世王朝撰写前朝的历史。比如陈寿作为晋朝人撰写《三国志》,唐朝人撰写《晋书》,宋朝人撰写《唐书》,元朝撰写了《宋史》,明朝撰写了《元史》,清朝则耗费近百年时间书写了《明史》。


但是清朝历史的撰写却无比坎坷,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部书记载了清朝近三百年历史,历时十四年却没有完稿,褒贬不一


取代清朝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封建帝制国家,而是一个民主共和国家。本来民主共和国也不是不能撰写前朝史书,但民国由于内忧外患,国家四分五裂,社会动荡,因此民国没有精力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来撰写清代史书。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国曾在1914到1927年撰写了一部清代史书,这部书是由当时的清史馆进行编写的,其领衔人物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赵尔巽。这部书编写了十四年,但是并没有完稿。由于当时时局动荡,战乱频繁,又因为赵尔巽本人健康原因,因此这部书稿没有完工便告停止。赵尔巽担心自己百年之后书稿遗失,因此匆匆发表刊印,这就是民国第一部书写清王朝历史的史书《清史稿》。

这部书记载了清朝近三百年历史,历时十四年却没有完稿,褒贬不一


《清史稿》共五百三十六卷,规模庞大,记载了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清末代皇帝溥仪近三百年的历史。

由于时间紧迫,这部书与以前优秀的史书相比就显得混乱而没有章法,在语言上也乏善可陈。毕竟这只是一部书稿,而并不是已经完成的史书。

​尽管有种种不足,但是这部书在史学界还是比较受重视的。由于其中材料丰富,又是经历过清朝的文人学者编纂的史书,因此其史学价值还是相当高的。

我们后人研究清史,《清史稿》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书。

这部书记载了清朝近三百年历史,历时十四年却没有完稿,褒贬不一


要说起来,纵观历代撰写史书除了前四史以外,后世对于大一统王朝史书的编写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没有这种的投入,那么编写出来史书质量就难以保证。比如《晋书》和《明史》这两部优秀的史书都是在当时皇帝的过问下组织高水平的编写班子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编写而成的。而《宋史》《元史》这两部史书由于时间仓促,国家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因此就显得水平差了很多。

换句话说,中国历史上自唐代以后想要撰写前朝大王朝的史书,必须要有充足的国力和人才作为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本来书写清史应该是中华民国的责任,但是中华民国从建立那一天起就是从处在战火和动荡之中,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去完成这项任务。恐怕官方清代历史的编写这个重任还是要落在我们新中国肩上,现在我国已经启动了清史编写工程,相信总有一天这项艰巨的任务会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