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我贊成取消住房公積金,今年至少會增加3萬億財政赤字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我贊成取消住房公積金,今年至少會增加3萬億財政赤字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 樓繼偉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辦“當前經濟形勢下的財政政策”專題會議,就當前如何實施好積極財政政策、更好地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進行研討。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出席並分享了四點思考。

第一個方面,關於已經採取的財政措施。

首先是稅費的減免。

比如社保、公積金的延期繳納;比如失業保險金的使用,特別是失業保險補助的人員範圍還包括了原來沒有參加失業保險金繳納的一些農民工;還有出口退稅率的進一步提高,除“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性”產品外,真正實現了出口產品零稅率,包括農業含量高的產品等之前較難處理的問題也做了考慮,這些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還有一些地方在發消費券。

除了補助居民,促進提高消費之外,還有助於重啟商業。

所有這些措施都在動用財政資源。《預算法》規定,在預算執行中,全國人大沒有通過新的預算之前,可以按照上年預算延續的結構以及上年結轉的項目繼續支出,同時還可以用於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處理的支出。這些措施都是依據上述規定來實施的,但是考慮到肯定會突破今年原先報給全國人大的預算,因此應該儘快通過預算增加赤字。

第二個方面,關於積極的財政政策。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要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等。預計應該已經有議案送全國人大了,可能開會後生效。去年的赤字率是2.8%,專項債的規模是2.15萬億,今年赤字率肯定會提高,專項債的規模也會提高。

第三個方面,關於財政政策下一步如何展開。

一是加大救助力度。

由於救助工作的信息複雜性高,因而此項工作應該主要靠地方,但是地方面臨減收,他們因救助而增加的支出要靠中央擴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二是要推動民間投資

一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了16%,其中第二產業下降了22%。投資下降、特別是製造業投資的下降最多。

推動這些投資要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政策力度。

2016年營改增把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原來實行生產型增值稅時,由於設備、廠房等不能計入抵扣項,所以期末留抵退稅不多,改為消費型增值稅後,這部分就比較多了,實施一次比較大的投資,可能兩三年都抵不完。在2017、2018年都想加大期末留抵退稅的力度,由於增值稅“五五分享”,但面臨產業鏈地區分佈差異的困難,退稅卻無法“五五分擔”。到2018年年底時,留抵退稅的規模接近2萬億,直到2019年國務院新出臺了分攤退稅政策,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進度也加快了。估計留存的期末留抵還是很大,應該按新辦法加快期末留抵退稅,這有利於減少企業流動資金佔用,推動民間投資。

三是要擴大一般預算赤字,特別是中央的一般預算赤字。首先

是要補上由於經濟下行造成的減收,不然會影響已經確定的支出。

其次

是要補上加大留抵退稅力度之後的財政減收。之所以要以中央為主,是因為按預算法規定,地方增加的赤字只能用於公共投資,增加中央赤字和中央的轉移支付後,才可以補上本級和地方的支出缺口,主要是一般支出缺口。

再次

是要彌補減費的缺口,包括已經減免的社保繳費等。這類減免,支出方面不能減,就增加了社保支付的缺口,要靠一般財政來補。還有一些跟財政支出不相關的收費,比如公積金。公積金的繳費率是單位和個人各5%-12%,合計最高到24%。現在是可以緩繳,我認為今後可以將繳費率統一降至5%,包括一些專家提出取消公積金的建議我也贊成。此外,還可以考慮降低工會會費,如將目前按工資總額的2%繳納減半按1%。降低這些收費不會加大財政補缺口的壓力。

四是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

去年是2.15萬億,今年加多少取決於有多少合格項目。專項債要對應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投資項目,一般使用政府性基金做還款保障,各地普遍用土地儲備基金。額度的增加還是要與符合條件的項目相對應,但確實應有所增加。這次提出了抗疫特別國債,但也要符合特別國債的要求,即所用項目能夠按期付息、到期還本。如果是五年期的特別國債,估計大致每年要付息2--3%,五年以後一次還本。如果真有這樣的項目,民間投資就可以做,或者財政提供些補貼支持。如果真找到一些這樣的公共項目,少量發一些特別國債未嘗不可,但大量的這類機會可以由民間來做,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還如PPP方式就可以。

另外,我不認為特別國債可以用於一般性支出。我國去年赤字率是2.8%,今年即使再加3個百分點也只是5.8%,相比美國的赤字率從3%提高至14%,並不存在特別的壓力。而且特別國債不列入赤字是因為能夠還本付息,因而不能用於一般性支出。我也不贊成由央行直接購買國債。不管發什麼債,亦或增加赤字,用一般債務來彌補赤字缺口。央行直接購買國債是違反《人民銀行法》中關於“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規定的。總之,無論是特別國債的性質、還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基本的原則還是要堅持。

五是分析需要多大的財政政策規模。

2019年是19萬億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疫情導致經濟減速可能減少收入1.5萬億。目前來看,第一季度已經下降較多,全球疫情何時能真正平穩、產業鏈何時能真正恢復還很難判定,而且不僅是我們自身的經濟減速,全球的衰退對我們都有影響,所以減收是必然的。首先要解決這1.5萬億的減收問題,如果加大留抵退稅力度,按退稅1萬億預估,則就是2.5萬億的規模,再加上抗擊疫情補短板增加的一般支出,至少是3萬億的赤字增加,而且主要是中央層級的。我國GDP去年是100萬億,3萬億就是3個百分點的赤字率,至於增加多少專項債和特別國債,需要根據項目的情況來定。全部加上之後,真有可能接近有的專家提到的5萬億規模。

第四個方面,最重要的是結構性改革的措施。

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專門發文,要推進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改革。這非常重要,特別是以大中城市為中心的城市化,會產生巨大的有效需求,也能產生巨大的供給和足夠的就業,這些方面應該重點著力。財政政策恰恰能在其中發揮相當大的助力作用,因此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比如支持農民工子女就學,建議將已有的中央義務教育經費隨學籍轉移制度,進一步延伸至發達地區,讓發達地區多吸收農民工,支持農民工子女的就學和就業。還有其他一些政策,如農民工的經濟適用房,也可以提供支持。土地現在是同等入市,要讓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能夠真正發揮產業集聚,推動創新,吸收就業,進而產生新的需求和供給。

在一個資源配置比較完善的經濟體制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同配合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在結構性改革空間比較大的經濟體,如果能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加快結構性改革,就能創造出巨大的動力、巨大的供給和需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很好的助力,所產生的效果更大。

來源: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