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門藝術活

很多年前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有一頭驢來到兩堆稻穀中間,由於兩堆稻穀看起來一樣大,而且種類也一樣,所以它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堆,也不想放棄另一堆,最終因為選擇不定,餓死在了稻穀堆中間。

其實當這頭驢有兩個選擇的時候,它是幸福的,因為它有選擇的權利,但是它卻不懂得選擇跟放棄,所以它以悲劇收場。

這不得不讓我們聯想到有時候,我們面臨的選擇與放棄不也是這樣。比如我們有機會可以選擇創業,但又捨不得眼前得心應手又安逸的工作,又比如我們有機會選擇從股市的漲勢中抽離,但又捨不得可能是利好消息的刺激,還比如我們明明可以選擇讓家庭生活過的更平淡如真,但又捨不得外面的種種誘惑……

也有人說“放棄”是消極的表現,怎麼可以不堅持呢?但我卻覺得放棄也是坦然、豁達的一種境界。很多時候會堅持不如會放棄,捨得捨得,重點是“舍”,而不是“得”。放棄很多時候是需要勇氣的,也是一種人生價值觀的體現。有人說選擇很難,其實更多的時候選擇意味著放棄,當我們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想放棄的時候,往往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放棄是門藝術活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是門藝術活,我們很多時候都揹負了太多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榮耀、世俗等等,這些在外人眼裡是光芒,在我們自己內心有時也是讓我們負重前行的包袱,只有不斷的丟棄一個又一個包袱,我們才能輕裝上陣,走的更快更遠。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生活很辛苦,心很累,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所想的常常得不到,不能如願,所以我們總是徘徊在堅持與放棄之間,舉棋不定。如果說堅持是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被教育的理念,那麼放棄就是每天的日常發生。今天吃什麼?不吃什麼?穿什麼?不穿什麼?開車上班還是公交上班?在選擇的時候更多的也在放棄,有時候我們也被引導說做排除法,當你不知道要怎麼選擇的時候,就用排除法。排除你不喜歡或不合適的,剩下的就是你要的,這不就是在選擇放棄嗎?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放棄這件事,只是我們都誤認為,我們在做選擇,做決定,而不是在放棄不要的。

每天因為日落才能迎來第二天的日出,日子也都是從告別中走向明天的,願我們都能更勇敢些,都能學會放棄。我們在放棄中學會思考,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看世界,重新審視生活與人生。這幾年日本“斷舍離”的概念風靡全球,其實它傳達的理念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少“也是”多“,放棄無用的東西,才能擁有更好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