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一座城市的記憶不僅表現在於它的風景和美食,也許更多的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著名景點曇華林,聞名全國的鴨脖子和人所共知的熱乾麵,讓武昌印刻在每一個曾到過武漢這座城市裡的人們的腦海裡。


漢口

武漢市中心最核心的商業區域。分佈了各種企業、公司、外資企業代表處、銀行、金融機構、大商場等。而武昌,大學眾多,學術氛圍更為濃厚。可以在某種概念上將其定義為北京朝陽區和海淀區之間的區別。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武漢碼頭文化

武漢是一種碼頭文化。水運為主的年代裡,碼頭經濟極其繁榮。碼頭在發展的過程中,交通和運輸的功能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成為江灘上供人觀賞的景觀。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而武漢港等類似碼頭依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樞紐作用。漢口江灘和武昌江灘仍然可以看到常年停泊的泊船和一些舊碼頭的痕跡。

漢口租界

漢口租界,上海租界和天津租界,並稱為舊中國的三大租界。其中漢口的租界時代也是從江灘碼頭開始。現今也分佈著大量近代的租界建築在江灘,均為晚清的歷史遺存。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之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漢口成為英國的通商口岸,長江中下游地區,均為英國的勢力範圍;1861年3月,英國人在漢口設立租界;1895年到1898年,英、德、俄、法、日相繼進入漢口,東起沿江大道,西至中山大道,北至黃浦路,南至江漢路一帶,全部淪為租界區。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自南向北,依次為英、俄、法、德、日的租界區,沿江線長達3600多米,總土地面積為2.2平方公里。中國政府收回租界後,就建築本身而言仍不乏精品之作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直至今天有些建築仍然還在使用,組成銀行、豪華酒店、高檔影樓等娛樂商業區。

漢口鐘樓

在外觀上,也保留了歐式建築的風格,就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建築風格的建築不僅保存得非常完整,而且今天在建築學界仍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但作為文物保存的建築,被人們視作腐朽的清王朝屈辱的象徵。當年英國人在漢江路口建起的鐘樓,今天仍然是武漢海關的所在地。

每到整點,渾厚綿綿的鐘聲除了讓人們感慨工匠的鬼斧神工外,還會時刻警示每一箇中國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是武漢最繁華的地區之一,也是江城市民平時逛街的首選地。民眾樂園類似上海大世界,裡邊兒有各種各樣的娛樂設施,餐廳、小店、書店和服裝店。建築格局在一個類似夕陽的建築之內,與一般的步行街不同,給人呈現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古老的租界建築和現代的都市建築,構成了武漢的過去和未來。這中間也穿插著大量低矮,破舊的民居房。非常符合民國時期的特徵,也是老漢口和老武漢的象徵。

走在武漢街頭,穿梭在破舊的房屋下,百感交集的或許是回不去的曾經。

——END

熟年廣播

鄺楠的旅遊脫口秀——

【想走就走】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旅行並不複雜

而生活並不簡單

那我們現在就即刻啟程吧

【想走就走】

讓灑滿陽光

讓人生處處風景

通過主持人講述對不同旅行目的地的親身感受,使中老年朋友在尋常的風景中尋找到不一樣的體驗。再加以不同歷史時期和名人軼事的回溯,讓“行走”在人們心中變得鮮活,以“陪伴”的方式營造一種“專屬導遊”的親切感。

《想走就走》:重遊武漢!漢口英租界的建築老街~銘記鴉片戰爭

網絡知名節目《出國上大學》及旅遊評論節目《鄺楠隨筆》主持人。美國Rutgers University訪問學者,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MPA導師,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授。

《想走就走》與您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