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鄉鎮承包商該何去何從

快遞鄉鎮承包商該何去何從

2019年7月31日,全國開始了禁止快遞二次收費的,將快遞行業的另一個矛盾立馬顯現出來:鄉鎮承包商和各個快遞分公司的利益分配平衡問題。

所謂“二次收費”,是指消費者在網購時已經支付郵費或商家承諾包郵的情況下,在取件時卻被快遞公司服務網點強迫支付取件費或派件費。這類情況一般較多發生在偏遠地區或農村地區。

鄉鎮承包商,做為快遞行業中一個特殊地位的存在。他既是服務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骨幹力量,也是快遞最後一公里的發展阻礙。鄉鎮成包商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一個人負責了一個鎮或者幾個鎮多家快遞的派送工作,收件人必須在鎮上快遞代收點自取。鄉鎮承包商的存在,就代表著快遞公司由於成本問題無法將快遞派送到鄉鎮一級,只有一個人整合多家快遞公司的資源才能運營。但也正式因為鄉鎮承包商的存在,補充了快遞公司最後一公里的盲區。在目前快遞發展階段,鄉鎮承包商還是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骨幹力量,是他們的存在,才加快遞了快遞進村,促進了農村地區信息化的發展。

就如上面提到了,鄉鎮承包商往往負責一個或者多個鄉鎮幾家快遞公司的派送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各個快遞公司長期的價格戰,從2017年起,快遞企業開始打“價格戰”,至今已愈演愈烈。由於快遞價格戰,快遞收件價從5元降至4元,再降到3.5元,有地區甚至降到2.8元。與之相應,末端網點的派費收入也從1.5元降到1.3元,再降至1.1元。但是我國很多鄉鎮離城區都較遠,單邊里程都在40公里以上,加上各種費用使得快遞運輸成本較高,如果只拉一家快遞公司,可能連油費都不夠。最終鄉鎮承包商和各個快遞公司達成默契,一個承包商負責幾家快遞的派送工作,這樣快遞公司可以節約一筆費用,拓寬的派送範圍。承包商的利潤就是各個快遞公司省下來費用的一部分總和。這也是造成很多鄉鎮快遞每天只運輸一次的原因。即使這樣,某些偏遠、經濟不發達的鄉鎮所有快遞公司總量也不夠支付快遞運輸成本,這就造成了鄉鎮二次收費。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某些鄉鎮的快遞派費能夠支持承包商快遞到鎮上自取的費用,無法送到一些更偏遠的人口集中的村或者生活區。但是人口較多的村和生活區自己到鎮上領取的成本比較高,從而達成另外一種模式:鄉鎮承包商在這些人口聚集區設立一個代收點,將該地區的快遞放在代收點。由於派費太低,已經無法支付代收點的待派費用,就像收件人收取1元到5元的費用,而收件人付一定費用也比自己去鎮上領取的成本低。從而形成了一個閉環。我們計算一筆賬:在離鎮大約10公里的地方存在一個工業區,從工業區到鎮上公交車費用為2元,單邊時間為一個小時。如果收件人自己在鎮上自取,他的成本是往返公交車費4元和3個小時的時間成本。3個小時就相當於一個上午或者下午就過去了。承包商在工業區設立一個代收點,每個包裹收取2元的費用用於支付該代收點的各項支出。我相信大多數人寧願給2元在代收點領取。從而達成一種默契。

但是這次整頓二次收費,講這些默契逐個打破,使得鄉鎮承包商不得不面臨雙面壓力,從而舉步維艱。一方面來自於各個快遞公司的壓力:簽收率,投訴率,收派比,包倉費,以及各種罰款,但是各個快遞公司所給的派費無法維持運行。二是由於無法像收件人收費,派費的缺口和利潤無法維持,勢必造成許多鄉鎮承包商退出快遞行業。

當然除以上情況外,我們無法否認某些快遞公司和鄉鎮承包商在費用能夠維持的情況下在向收件人收取二次費用,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利潤,我想國家郵政局更所的應該是打擊這類收費。

鄉鎮承包商的問題怎麼處理,需要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和各個快遞公司聯合才行,怎麼做到利益平衡既讓鄉鎮承包商賺錢又可以避免收取二次費用。不然會出現更多的鄉鎮承包商退出,最終影響快遞無法到鎮,無法進村,影響廣大農村地區信息化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