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即可免費閱覽和獲取【新融媒網在線】最新資訊。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按照山西省教育廳的通知要求,山西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4月25日開學。為了師生按時、順利、有序開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教科局紮實部署,各單位聯防聯控,各初中嚴格落實,保證了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運行。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終於開學啦,好激動,感謝為這一天辛勤付出的所有人!”4月25日上午8點,全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學生興高采烈地間隔一米依次經過體溫檢測後,按照路線引導圖走進校園,見到久別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顯得格外高興。一個宿舍3個學生以大三角式入住;一間教室30個學生小班化教學;就餐採用分批錯峰式;學生口罩學校準備充足;“返校第一課”——心理疏導、疫情防控等專題教育全面展開;一天四次體溫檢測,“兩通風,三消殺”,各防控駐校組及學校全體工作人員嚴陣以待……,真正為師生營造出了安全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學生放心、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為切實保障初三畢業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後的教育教學質量,統籌考慮升學的特殊情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我省中考改革思路,強化教研指導,優化教學方式,切實增強畢業年級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實效性,有序安排好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根據省教育廳安排,可通過每週末調減一天休息時間等方式,補齊總課時,保證初三年級複習時間,提高中考備考效率。

為此,省教科院有關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近年來,山西中考命題改革始終致力於命制情境靈活、內容豐富、真正指向學生能力的試題,致力於在考試命題中落實立德樹人,滲透家國情懷。在當前疫情背景下,山西中考有能力更好地適應特殊形勢的需要,考量出學生真正的學業水平。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一)中考命題依據——課程標準是考試命題的唯一依據

山西2014年取消考試科目說明,從2015年起中考命題以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命題的唯一依據,緊扣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合理確定考試內容,不人為拔高標準,不任意降低要求。這不僅是國家的要求、省教育廳的規定,也是在當前防疫背景下,開學時間、教學方式等複雜多變的形勢中,確保中考“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的關鍵舉措。(二)適應統編三科教材全覆蓋的新局面——把握教材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的特色


2020年參加中考的學生是2017年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全面覆蓋後的首屆初中畢業生,因此,2020年中考命題,深刻認識統編三科教材對於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從整體上和根本上把握課程的性質、特點,凸顯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作用,著眼於統編教材和課程標準的契合點、共振點,落實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統編教材的國家意志的融合,引導教學呈現出以統編教材的使用為契機的新氣象。

(三)發揮對教育教學的引導作用——立德樹人、素養立意、導向教學


《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5號)中指出:“考試命題對學校教育教學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山西中考命題站在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的高度,發揮對學校教育和教學的正面導向功能。近年來,更是開拓性地完成了中考命題“一核·六維·四手段”的理論構建,引導一線教師正確把握基礎教育的特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山西中考命題之所以走在全國前列,得到教育部專家和兄弟省市同行的好評,是因為堅持立德樹人,追求素養立意,致力於發揮中考“指揮棒”的正面導向功能。正是因為山西中考追求對學生真正能力的測評,淡化由短時間反覆“刷題”、機械訓練所帶來的學科能力“虛假性”呈現,此次面對疫情所導致的計劃外停課和“線上教學”,可以很好地對疫情背景下學生學業水平的考查。

平陸縣初三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開學進行時!專家提出中考形勢研判和備考策略建議


(四)對教師的教學建議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是中考備考期間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質量。

1.深入研讀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是中考命題的唯一依據。唯有深入研讀課程標準,才能真正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從而上好每一堂課,讓複習事半功倍;也唯有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實施教學,才能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實現學科教學不跑偏,學科育人做到位。同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師要認識到統編教材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引領價值,把教材用實、用好,以教材為抓手,讓課程標準在教學中落地。

2.準確理解山西中考命題“一核·六維·四手段”的理論體系。“一核”指山西中考命題的核心思想:立德樹人、素養立意、導向教學,通過確立這一核心思想,說明了“為什麼考”。“六維”指山西中考命題的“六個維度”,即立足學科素養;加大開放探究;注重閱讀能力;關注表達、交流、共享;借鑑PISA測試理念;落實課程標準中的活動建議。通過確立這一考查目標,說明了“考什麼”。“四手段”指山西中考命題實現素養落地的”四大手段“,即跨學科整合、不確定性結構、真實任務情境、理性思維和批判質疑。通過確立這一命題手段,說明了“怎麼考”。

3.深刻領會山西中考命題的“六個維度”。山西中考命題的“六個維度”,不僅是山西中考命題“一核·六維·四手段”理論體系的關鍵要素,還是基於實際,導向教學重要“指南”。

第一,教師要站在素養提升的層面開展教學。致力於學科素養培育的課堂,必然是除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外,還著眼於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課堂;必然是關注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課堂;也必然是由偏重追求唯一標準答案的單向思維訓練轉為鼓勵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多向思維培養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更有可能營造出活潑靈動的氛圍,激發出積極的思考熱情。

第二,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多元思維,關注過程性學習,強調讓學生經歷儘可能完整的知識發現、形成、應用、發展,得出結論的過程,進而提高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三,教師在教學中要開展較為完整的“沉浸式閱讀”,引領學生將閱讀作為生活的常態,開闊視野、涵養身心,學會思考、學會主動學習,實現自覺成長。

第四,教師要在教學進程中為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要把課堂的時間、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展示自我和傾聽同伴的過程中體驗“敢表達、會交流、善共享”的樂趣,在溝通中收穫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實現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第五,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只侷限於讓學生記住特定的課程內容,要更多地關注學生能否運用所學內容靈活處理實際問題、應對突發狀況,關注學生作為未來公民應具備的能力和應承擔的責任。

第六,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本學科課程的理論性知識通過“活動”與自然、社會的具體實踐對接起來,使書本知識得到適當延伸,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思考更多的問題。

總之,教師要在山西中考命題改革的引領下,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深度思維、高度參與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這不僅對中考複習有益,更是應對社會進步的要求,是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五)對學生的備考建議

1.山西中考試題背景材料豐富,設問角度靈活,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不確定性”,因此,中考複習首先要夯實基礎,加強對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等的梳理、理解和內化,紮實掌握學科主幹知識和關鍵能力,這樣才能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時做到靈活應對。

2.把書本知識和時代、社會、生活對接。因此,學生複習時要有意識地捕捉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現象和問題,嘗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闡釋,做出解答,完成任務。例如結合當前生活,可以從語文的角度瞭解醫務工作者的事蹟,給“逆行英雄”寫頒獎詞;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彙總疫情變化數據,繪製曲線圖,等等。總之,中考複習並不只是坐在書桌前“刷題”,要隨時隨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

3.融會貫通,打破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因此,學生複習時要有意識地打破學科壁壘,避免思維僵化,努力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有效複習的標誌之一就是由“割裂”到“整合”:把原來以為“割裂”的知識點,整合到知識網絡中;把原來以為互不相關的不同板塊和不同學科,整合到一起解決問題。

4.主動探索,提高理性思維和批判質疑的能力。中考試題中常常設置與社會、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引領作用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對問題或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做出新穎的推測和設想並周密論證的能力。基於此種考查方向,學生要主動思考課堂所學內容的應用價值,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得出新結論,並且對所得結論做出合乎邏輯的推理論證,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深度思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