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一條路紅了,火了

作者:王志海

最近,朋友圈傳說:家鄉建設又出新招,一條紅色的旅遊公路鋪設完成。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色彩亮麗的畫面,一抹濃濃紅色,像是一條紅地毯鋪到了密林裡。兩山夾道,碧草叢林,一條紅色的公路向遠方延伸,紅路面上的白色標誌線,特別的引人注目。

家鄉的媒體傳出這個消息以後,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紛紛攜老帶幼前去參觀遊覽。

剪子嶺樑上,漫山遍野的油松、落葉松鬱鬱蔥蔥。山腳下,延崇高速赤城段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巨大的高架橋凌空飛越山谷、溝壑。雄偉壯觀。

沃麻坑大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掩映在綠色的森林中。晨曦來臨,公雞的報曉聲,打破了山嵐的寧靜,微風吹過,蕩起的松濤聲漸漸消失,山谷裡機器的轟鳴聲響徹雲霄。

你可能知道草原天路,你可能知道茶馬古道,你知道這條紅色的山區公路嗎?它就是赤城縣溫泉度假村的又一條旅遊專線公路。

溫泉位於縣城七.五公里處的妯娌溝內,是國家三A級風景區。溫泉在歷史上曾經接待過清朝康熙皇帝、孝莊皇太后。還有許多王公大臣、高官貴冑和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許多的碑刻和題字。

其中, “洗心”碑是景區的重點文物,它是清朝的太子少師和碩額駙馬耿昭忠題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康熙皇帝表示忠心。

這塊“洗心”碑,藏於蒼山幽谷之中,花香鳥語,溪水潺潺,別有一番景緻。

溫泉水質優良,早在漢代就有記載,後來在溫泉附近廣建寺廟亭榭。知名的有:瑞雲禪寺、水母廟、詠歸亭、碧霞祠等。赤城溫泉石碑眾多,還有“關外第一泉”、“妙浴”、“洗恥”等。現在這裡是療養休閒勝地。

彎彎曲曲的紅色山路寬闊、平展,像一條紅絲綢帶,飄逸在叢山峻嶺之中,連接著延崇高速與赤城溫泉。公路兩邊花繁樹茂,翠秀蔥籠,各種野鳥叫聲交織在一起,這是大山裡特有的天籟之音。

這裡溫泉的水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說:赤城的“溫湯療治萬病”。有特殊療效的溫泉就有6處之多。

相傳康熙祖母孝莊文皇后來溫泉洗浴時正患眼疾,一天她出去散步無意間發現了這股泉水,從此,每天堅持到這裡洗眼,到她離開赤城時,眼疾已痊癒。

拾級而上,總泉,水溫竟高達68攝氏度,放入雞蛋,頃刻便熟,因此也被稱為滾池。未到井口,熱流撲面而來。據資料說,水中含有30多種元素,對多種病有顯著療效。

有古詩讚雲:

“不覓東海老龍涎,

常思關外第一泉,

到此一浴除疔痼,

勝咽千粒長生丹。”

《中華名泉錄》綜合考察全國2500處較大溫泉中,地質學家將其列為僅次於北京玉泉山的第二位。

溫泉旁的石壁上還有“洗恥”兩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為抗日愛國將領吉鴻昌1933年親筆題寫。

“古人以‘洗心’感動天地,吉鴻昌將軍以‘洗恥’感動世人,而今天的赤城人正在以‘洗腦’來贏得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只有觀念更新了,才有全縣經濟的飛速發展。”

這條紅色的旅遊路,就是赤城發展旅遊事業的謀篇佈局之一。

當你從山西、張家口、宣化方向來赤城溫泉,出了剪子嶺隧道口,豁然開朗的村莊,高速公路的巨大橋樑讓你眼前一亮,網紅公路就出現在村莊的邊上。

晚上,縣城出遊的人絡繹不絕。西邊的落日,在天邊的雲霄中沉浮。火紅的晚霞,早已染紅了半邊天空。踏著紅色的公路,放眼望去,青山、森林、野草,百花一切都在暮靄中變化著。欣賞著紅公路與長天一色,聞著清涼的泥土芳香氣息,人們的思緒早已飛到了遠方。

歲月滄桑,碧霞祠求子的香火依然在天空中繚繞, 溫泉山間的小路上卻難尋酈道元的足跡,車馬古道已經不見蹤跡。

現代文化設計的廊道蜿蜒曲折,依然散發著古香古韻,黑色的柏油馬路成了景區的陪襯。

紅色的膠塑道路走進了新生活,走進了景區。我的家鄉路網紅了,火了。

家鄉的一條路紅了,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