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投资合众换牌照?

南宁投资合众换牌照?

2018年合众获得第七张电动汽车资质

2019年底,汽车公关出身的胡恩平,投奔合众新能源汽车总裁张勇,此前胡恩平与张勇在北汽新能源共事多年。

张许给胡恩平的新职位是南宁宁达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出行业务总经理。

资料显示,以宁达命名注册的3家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此外,还包括出行业务。

投资主体是国有的南宁产投新能源汽车公司,占股85.29%,合众汽车以南宁雍和投资公司参股14.71%。

南宁投资合众换牌照?

知情人士透露,未来在南宁宁达销售、运营的汽车将不用哪吒品牌,或采用全新标识。

2019年11月底,合众汽车与南宁市政府达成协议,国有资本背景的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认缴金额近5亿元,占股35.65%。

合众汽车第三工厂将落户南宁青秀区,规划年产能10万辆。

从宁达公司的注册情况来看,南宁有单独申请独立生产资质的可能,合众是运营合作方、操盘手。

目前,合众在浙江桐乡已有5万辆产能,主要生产哪吒01和U5。

采用奇瑞老款EQ技术的哪吒01在2018下半年上市,2019年上险销售数据显示刚过一万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刚过4000辆。

知情人士透露,哪吒01并不挣钱,公司已计划后续逐渐淘汰掉。

今年3月份匆匆上市的哪吒U,当时并没有达到量产状态,最近刚刚有所改善。

合众在售的两款车,哪吒01和U,目前来看,今年很难突破2万辆大关。

但合众目前的产能规划已达25万辆。

除了浙江桐乡和广西南宁,2018年合众还与江西宜春达成合作协议,在宜春规划了10万辆产能,按计划,今年底就可建成投产。

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张勇间接对外透露拿到了宜春国有资本的30亿元B轮投资。

说起宜春的这笔投资,不得不提做房地产生意,华夏幸福的王文学。

在2017年,王文学领投合众A轮融资,以3.3亿元的价格买下近53.4%的股份,成为合众控股股东,随后合众新能源董事长由方运舟改为王文学。

王文学当时投资了众多出行公司,包括巴歌、番茄、小二出租车、PonyCar。与合众投资签约后,华夏幸福牵头几家出行公司与合众达成20000辆的采购协议,按照协议这批车将在2018-2019年交付。

目前来看这笔大单已经打了水漂。2018年,华夏幸福把合众造车的这口锅烧热后,适时退出大股东身份,一年的时间得到了超十倍的投资回报。

接盘侠就是此前提到的来自宜春国有资本的宜春合金投资公司。其在合众B轮投资中占股51.31%,由于其国有资本的背景,公司又指派方运舟重新担任董事长。

从去年上海车展期间合众对外宣布的宜春合金投资的B轮融资,一年多过去了,针对B+轮的融资情况,合众还没有对外披露。

知情人士透露,合众B+轮的融资很可能来自南宁市国有资本,但目前的实质进展情况还不得而知。

桐乡和宜春的15万辆产能理论上至少能满足未来3-5年合众的合理产能需求。

今年初在南宁成立的宁达科技、宁达销售和宁达出行等多家公司,合众汽车仅以14.71%的小股权介入。

目前来看,合众与南宁的合作极有可能采取这样的形式:南宁方面投入建厂、设备及运营资金,并辅以当地新能源汽车消费、出行、大客户采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合众负责运营及为南宁申请独立生产资质。

这种合作形式极大的利用了合众汽车的优势,或者说创始人方运舟对新能源汽车资质获得的经验及资源。

虽然新能源汽车资质审批已经放权到省级发改委,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蒙混过关。此前国机智骏曾寄望在江西当地申请独立资质,但并没有走通,后来不得不重新购买资质,为此至少浪费了大半年时间。

而方运舟熟谙新能源汽车资质申请。

方运舟1998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奇瑞汽车,早在2001年就开始从事电动汽车的研发、试验。当年底,他所负责的电动汽车研发项目进入国家863计划。

2010年奇瑞成立新能源汽车技术公司,2014年方运舟离职时已是奇瑞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方运舟随后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并在当年创建合众汽车。

多年在电动车行业的耕耘,方运舟获得了众多头衔: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成员、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会成员。

这些经历,为合众汽车在2018年获得第七张新能源汽车资质奠定了基础。

南宁牵手合众或看重方运舟在电动车行业的经验,尤其是从零开始获得电动车所要具备的研发、试验等基础条件,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方运舟无疑是具备的。

除了与合众汽车牵手,南宁还在邕宁区与上海天际汽车达成合作,同样规划了十万辆产能。

一个省会城市,几乎在同一时间引进两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无疑会产生一些竞争,南宁投下重资建设工厂,而且从目前的运营来看,未来南宁将极大可能独立申请新能源汽车资质。对于两家公司的技术及运营能力也会做出甄选。

此前,有媒体统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产能将达2000万辆,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仅为120万辆。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仅为39.3万辆。

很显然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已不是产能和资质问题。过剩的产能换来的不仅是投资,还有包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