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帅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220万,一生十分信奉毛主席

刘伯承元帅素有“战神”称号,这不但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还因为他一生战功赫赫,指挥过的战役基本都是能载入史册的经典之战。刘伯承一生对毛主席十分敬重和信奉,他在晚年的时候写过一本回忆录,其中有过这么一段描述:

“我们这些人,如果说能有那么一点点成就,都是毛主席和党给予的,我永远是毛主席的小学生,只愿为人民尽一点力罢了。”

儒帅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220万,一生十分信奉毛主席

刘伯承元帅的军装照


刘伯承区别于其他很多开国将领,他不但拥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他还极具国学造诣和艺术造诣,比如著名画家张大千早年就是刘伯承的学生。邓小平一生都是刘伯承的好搭档,他曾经盛赞过刘伯承,他说:“刘伯承是我们党内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

刘伯承多次被称为:“军神”、“战神”,他最早的一次被称为“军神”是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1916年刘伯承在四川指挥一次起义,他身先士卒,亲自上一线指挥,不幸身中两枪,其中有一颗子弹从脑袋一侧打进从眼眶打出,事后伤口严重发炎,刘伯承找到当地一家医院的德国医生治疗。这名医生说他的伤很严重,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刘伯承轻轻问了一句手术过程,医生说:“必须先在脑袋上打麻醉针,然后再手术。”刘伯承有点担心地问道:“在脑袋上打麻醉会不会影响我的思维能力?”医生的回答是:“肯定会影响。”

刘伯承听了这句话以后,摆摆手说:“不用打麻醉了,就直接做手术吧,我要保持清醒的思维为革命事业效力。”起初医生不同意刘伯承的意见,在刘伯承的坚持下,医生只好直接给他做眼部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没有麻醉药的支撑,那种钻进骨子里的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是刘伯承自始至终都没吭一声,手术结束后,这名医生反而满头大汗,他竖起大拇指表示对刘伯承坚韧的赞赏,说了一句:“我为很多军人做过手术,但是没有一个有你这么坚强的,你真是‘军神’啊!”这也是刘伯承第一次被称为“军神”。

儒帅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220万,一生十分信奉毛主席

年轻时期的刘伯承照片,充满了书生气,十分帅气的一张照片


刘伯承考中过晚清的秀才,后来在重庆将校学堂学习军事,以全科优秀的成绩毕业,后直接在川军中担任军官并一直做到团长。刘伯承成名很早,在北伐战争中他就多次击败大军阀吴佩孚的精锐部队,以团长这个并不高的职位被称为“川军名将”。

刘伯承的年纪比毛主席大一岁,他从一开始认识毛主席以后就一直坚定地支持毛主席的正确思想。1934年,李德等人胡乱指挥,致使红军在多个战斗中伤亡惨重,刘伯承直接跳出来坚定维护毛主席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坚决支持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方针,因此被李德等人降职。毛主席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过:“当年在最艰难的时候,罗荣桓和刘伯承是十分支持和维护我的。”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担任129师师长,邓小平担任129师政委,这两位从此便开始了一生的军事搭档。抗战期间,129师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下在太行山附近打下了无数胜仗,具体过程就不详细写了,就讲这些战役概括给大家知晓一下,分别有:

夜袭阳明堡战役、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战役、神头岭战役、响堂铺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大作战、冀南反十一路“扫荡”大作战、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战役等等。这些大作战每一场都是无比经典的战术范例,其中有很多还被美国西点军校选做军事教学材料。

儒帅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220万,一生十分信奉毛主席

刘伯承元帅和毛主席的合照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的就是实现毛主席制定的长途迂回包抄战略,而刘邓大军在刚出太行山时就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封锁,当时刘邓大军已经到达山西省上党地区,此时是1945年9月,国共双方还处在前期的谈判中,刘伯承为了突破反动派敌人的恶意封锁,指挥了一场震惊天下的“上党战役”,这场战役也是解放战争中率先打响的第一场战役。

上党战役在1945年9月10日打响,刘邓大军面对的敌人是山西阎锡山的晋绥军,刘邓大军对晋绥军十分熟悉,早在抗战时期就经常和他们打交道,他冷静分析了上党地区敌人的防御工事,以及敌人部署位置和特点等,最后他决定以围点打援的战术攻打敌人,同时在阵地战里刘伯承制定了“老虎攻击”的战术,就是正面钳制敌人,从左右两边包抄过去打击敌人的战术。最终刘邓大军在“上党战役”中大获全胜,歼灭了敌人11个师,共3.5万人。

“上党战役”胜利后,刘邓大军成功打破敌人的封锁线,开始一路往大别山方向挺进,这个过程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部队前堵后追,刘伯承在这个时期体现出无比高超的军事能力,他接连指挥部队打赢平汉战役、陇海战役、定陶战役,这几场战役的胜利消灭了敌人很多有生力量,一共歼敌19.8万人。其中定陶战役里更是走出了多位名将,比如后来的开国中将王近山就是在定陶战役中一战成名的。

儒帅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220万,一生十分信奉毛主席

刘伯承元帅(中间),毛主席(左边),陈毅元帅(右边三人合照)


刘邓大军在1947年时改名为“中原野战军”,当时这支部队一直处在中原南北战争的中心,所以毛主席制定的方案是:“大举出击,经略中原。”1948年,中原野战军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率领下成功解放郑州和河南,此时中原地区南北战场便成功连成一条线,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成功会合,接下来两支野战军便一起发动了名震天下的“淮海战役”,这场战役主要指挥官有四位,分别是: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他们合兵一处制定了详细的战术,对国民党黄维兵团发起大包围作战,最后取得了完全胜利,淮海战役的战果十分辉煌,据统计淮海战役中一共歼灭了敌人55万。

淮海战役胜利后,毛主席十分开心,他睥睨天下,大手一挥说道:“长江以北此后再无大战。”国民党自此逃往江南,刘伯承再次被毛主席点将,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成功歼灭长江以南的外线敌人,后来刘伯承相继又指挥了成都战役,两阳战役,昌都战役,滇南战役,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指挥的所有战役加起来共歼灭了220万敌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儒帅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220万,一生十分信奉毛主席

刘伯承和老搭档邓小平的合照


建国以后,刘伯承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懂军事的文人,他舍弃高位向毛主席提出要去南京建立解放军军事学院,这一点让毛主席十分意外,也十分感动,毛主席说:“刘伯承真的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病逝,享年94岁,一代名将走了,他其实并未远去,因为他活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中,前些年有幸去过重庆的刘伯承故居,屋内保存着刘帅曾经使用过的很多物品,当时很感叹刘帅生前这么节俭,如果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备注:刘伯承是四川开县人,如今开县属于重庆,但是当时重庆也是属于四川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