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科研經歷到底有多重要?對考研和讀研有什麼影響?

本科科研經歷到底有多重要?對考研和讀研有什麼影響?


本科科研經歷到底有多重要?對考研和讀研有什麼影響?


本科科研經歷到底有多重要?對考研和讀研有什麼影響?


觀瀾網絡

先說一下,發這個貼呢主要是在之前的考研經驗帖下面有很多同學們問我關於本科科研發文章的問題。現在研一過了一半,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科研,但是還是很多感想,尤其是導師對我的影響很大,想說一說現在醫療圈尤其是本研同學的科研觀念,也算是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以下為個人拙見,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1. 我本科的科研經歷

大二下申請拿到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研究疼痛共情的腦機制),指導老師(珠江醫院)認為我們(在南方醫院)本科要想去他那邊做實驗不是很切實際(主要是時間安排),讓我們完成一篇meta分析,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正式開始寫,檢索+寫+軟件使用+文章修改差不多一起一年半,第一次投稿被拒,後來第二次投稿(NRR)接受,沒有大修,小修來來回回差不多又一年,2018年底見刊。一篇meta分析馬馬虎虎,NRR IF 2分多也馬馬虎虎不算好但也過得去,有總比沒有好。

2. 初衷

大一大二就聽說過師兄師姐跟老師做研究,所以也想體驗一下,什麼做研究,什麼是科研思維。純粹憑興趣(一直就喜歡神外)找到了當年唯一一個跟腦子掛鉤的項目(導師在珠江醫院,是康復科的主任)。當時什麼都不懂,以為做研究=做實驗發文章。一開始知道沒發做實驗的時候是有點失落,但我們還是著手寫meta分析。越做到後面越覺得做研究不是我單純想的那樣。因為老師不在南方醫院,平時有問題也只能微信交流,所以我索性有問題就先跟隊員們一起商討怎麼解決,整個文章老師只給了方向性的指導,具體到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們五個學生(同班同學)自己解決的,當然有時也會問問老師的博士學生,但是也是qq交流(還都只是文字圖片,交流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3.本科科研的收穫幸運的是,我們發了SCI。在我跟老師雙向確認課題時,老師就跟我說,他以前的大創也有學生髮SCI,所以說我們也是可以發的。當時只知道SCI是個很牛逼的東西,其他都不知道了(真是慚愧)。我就下定決心,為什麼別人能發,我也一定可以發!我是這個項目負責人,當時就跟隊員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寫一篇meta分析,發SCI,項目時間一直到畢業。老實說,作為隊長,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學會了如何協調一個團隊,把握項目進度(其實這個有點像各位本科參加各種社團組織)。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每一個小任務時間截點的把握(會影響整體進度)以及調動隊員的積極性(不可能所有工作都是我來做)還有與老師的信息確認。對於所有人,我猜對於我們未來研究生生涯最大的貢獻是:讀了無數的英文文獻,以及學習了與腦相關的專業詞彙(對我來說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記得我當時第一次檢索pubmed出來的相關文獻一千多篇,大二暑假,逼著自己至少把摘要全部看完了,不確定的一律找全文。看文獻對於研究生和博士生自然不用說基本功必須紮實,但是對於一個大二本科生,這一段英文閱讀經歷真的是非常寶貴的,因為不做科研,本科生基本很難去有意識地大量閱讀英文文獻。閱讀文獻過程中,英文提高了,也慢慢學會總結自己的閱讀文獻的方法,這也必須通過"窮盡文獻"來達到。最後就是科研思維與方法。這個是個很抽象的東西,我也沒有辦法三言兩語說明白。但是,對於科研這件事的理解的確在這段過程中有了不斷的變化,包括現在,在我學習流行病學統計和循證醫學的時候,覺得整個思路都不一樣了。

4.給本科生的建議

不要為了發文章做實驗而去找老師做科研。一是做科研≠做實驗和發文章,第二個是不是做了科研就一定會有某種成形的成果(比如文章,比如專利等)。做科研是一個經歷,一種體驗,一個好的研究者一定要抱有一個純粹的態度(當然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缺乏)。包括我自己,在研一剛開學時,仍然死磕基礎實驗。導師做的是臨床轉化醫學相關研究,當時也不知道什麼是轉化醫學,就非常幼稚的跟老師說我想學基礎實驗。後來在科里老板專門跟我聊了這個問題,有幾個點我覺得非常有道理,而且也是很多醫生或醫學生都有的思維誤區。比如,醫療界的"唯基礎論",我自己身邊就有覺得老師如果不做基礎就不行的看法。誠然,諾貝爾醫學獎大部分都給了基礎研究學者,但是,如今的基礎研究,有多少是真正能為臨床所用?有多少基礎研究不過只是為了湊數而發的低質量文章?老師問我,我以後是不是想當臨床醫生?我說是。他說,臨床醫生最終的使命應該是為患者造福,做的研究應該是為臨床所用,能根本上為患者謀福利的。我覺得真的很有道理。當然不是說基礎不重要,而且臨床醫學的重要性很多人並沒有正確認識。國內(甚至SCI發的文章)臨床研究的質量(或者說通過文章所反應出來的)在我研一上學期末對我研究方向的檢索結果中已經略見一二了:質量真的不容樂觀。很多文章,我都覺得醫生是不是連基礎的流行病學都沒有學好就做研究了。結合導師的話,我目前對於做研究的一點淺薄的見解是:做研究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其本質在於弄清楚未知的問題。就像循證醫學老師說的,一切都應該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沒有問題就談不上研究二字。作為一個本科生,如果你足夠好奇,對做研究有興趣,那就去試試看吧。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一篇SCI,然後朝這個方向努力去做,儘量學會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實在不懂先讓老師給指導然後自己完成。相信不論最終是否能發文章,你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收益的!

5.給自己鞭策

研一的時候我也很迷茫,研究生的課程其實不多,當時看到身邊很多同學被老師師兄師姐交去實驗室,我很慌,因為我老闆連打雜都不要我做,只說,研一你先好好上課學習,沒事看看文獻。一開始真的不懂啊,後來死磕基礎實驗找了老師談了那一次,我才逐漸平靜下來。都說神外的培養週期長,當時選擇讀學碩,也是為了不讓規培影響我學習,就算把時間拉長一些我也願意。研一就開始急了,我以後怎麼辦?到現在才知道,科研急不得,欲速則不達。研一整個學期都是一心學學校課程,到了學期末,上了循證醫學,老師要我們叫一篇protocol作為結課作業,我就想,為什麼不能將protocol寫成最終的系統綜述呢?一篇系統綜述不能畢業,很多同學也問我既然不能畢業為什麼要寫。還是像本科一樣,我想體驗一下這個寫文章的過程(本科的那篇文章不是用的revman或stata等傳統軟件,我們用的方法叫做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用的軟件是GingerALE,處理的FMRI空間座標數據,沒有異質性敏感性偏倚什麼的分析,因為軟件做過了統計算法的改進)。嚴格來說,我還不會寫傳統的系統評價或meta,那就借這個機會學習一下吧,而且最終還能作為畢業研究的一部分。跟老師商談過後,也意外得知老師的新課題,我也很有興趣,就說想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學完了流病統計與循證,又來了自己感興趣的新課題,終於感覺一個學期的努力與等待有了成果。

現在protocol已經完成,雖然並不發cochrane,但是這篇計劃書對未來full review的撰寫十分有用。本科時,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規劃而吃了虧,臨時更換主題,對研究進度影響很大。這次從一開始就注意,到現在已經寫了很多了。

所以說本科的研究經歷比一篇發出去的文章本身對未來研究生涯貢獻更大。一篇文章可能讓你在考研複試面試上出彩,但是比別人多的一個科研經歷,會讓你未來的職業生涯比別人走的更高更遠。希望各位師弟師妹們不要為了短期發文章或是為了考研面試有優勢而去做科。目標可高遠,但是動機要純粹,去體驗那些細節,去反思研究過程給你帶來的收穫,還有那些曾經沒有做好的地方都會在未來提醒你做的更好。


最後,我想謝謝我的導師。導師一直被很多人稱讚科研好對學生好,剛開學還有點不相信他,真的挺慚愧的。現在又接到了下學期的演講任務,老師說想讓學生去鍛鍊去學習,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我一個學碩,沒有臨床經驗,這一個學期除了上課就沒幹過什麼事情,老師還能給我們這個機會…

懷著一個純粹而感恩的心去做科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