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這一次我們想寫一下成都的三岔湖,在東部新區的光環之下,自然是備受關注。東部新區用100天時間給出了“成都速度”,上半年在建項目共142個,總投資2030億元!

而三岔湖作為東部新區的重要風水景觀和城市休憩地,在區域未來發展的過程中站位非常重要。作為人工湖泊,三岔湖起初主要作用是用於灌溉、蓄水、防洪等用途,但在新的城市發展語境之下,這平靜的水面擔綱起城市旅遊業、區域品相、城市區域價值的新歷史任務。

我們想通過一段歷史,一起來了解下三岔湖的前世今生。在梳理三岔湖情況之前,我們先看下成都平原的水文分佈情況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整個成都平原東面和東南面富水程度極弱,水系的上游從都江堰而下,最快受到恩澤的區域就是溫江、雙流以及新津,這些區域現在的發展和自身所處的城市區域不無關係。

如果說這幾個區域是因為豐富的水資源讓其擁有了好的發展,顯得有些牽強。但是把龍泉驛區、簡陽、以及金堂等區域的生態環境同比以上三個區域,會發現整個大東面還真的缺水。

所以這才有了後來的貫穿城東的人工渠,東風渠,百工堰以及三岔湖。

20世紀70年代,10萬簡陽人花費3年,建成2.27億立方米蓄水量的水庫三岔湖,三岔湖面有27平方千米的水面,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水面上還有113個小島和160多個半島。

  • 1975年3月, 簡陽三岔水庫動工興建。
  • 1977年3月,三岔湖建成蓄水,成為四川省第二大湖泊。

大家知道嗎?水面之下還有座古鎮乾封,以及三岔鎮的舊址。西魏時期古乾封鎮就存在於此。清雍正元年,由於區劃調整,乾封古鎮取名“永鑫場”。永鑫場北上成都、東下簡陽,西通仁壽,所以被人俗稱為“三岔壩”。

在簡陽論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明末清初大量移民彙集於此,五個省的人來到三岔壩。兩湖人建立了真武館,貴州人建立了貴州館,江西人建立了萬壽宮,廣東人建立了南華宮,本地人建立的文武宮,三岔壩當時共有六處會館。

上世紀70年代修建三岔水庫,原來的乾封、三岔舊址變為湖底。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主河床鋪基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從湖區拆遷的人民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河道建設

如今三岔湖屬於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已成為重要的城市旅遊景點和城市價值的新核心區域,回望當年這裡的光榮歷史,尤其是參與修築水庫的簡陽人民記憶深刻。

風水輪流轉,是時候讓整個東部的城鎮迎接新的變化了,各項城市資源的傾斜,成渝經濟圈的高效運轉,以及天府國際機場、三岔湖產業帶、汽車產業等等的加持,這一區域是否會有更奪目的未來?

4月29日,四川省政府批覆同意成都市政府提出的《關於設立成都東部新區的請示》成都東部新區正式獲批成為省級新區!標誌著東部新區由“全面規劃”進入“全面建設”的新階段,自此開啟新局面。

根據四川省政府批覆,東部新區規劃面積729平方公里,空間範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 三岔湖一景

目前整個東部新區的城鎮城市化程度還不高,從既往的城市板塊發展看,在城市區域宣傳的前端,人們最關心的就是產業與區域環境,所以三岔湖無可比擬的環境優勢在城市外拓的圈層中可以說處於第一梯隊,自然就成為了焦點。

位於龍泉山脈丹景山山脊最高處的丹景臺觀景臺,看到最美的景觀就是三岔湖,隨著這裡的旅遊資源逐步進入大眾視野,目前整個成都東部包括龍泉山森林公園與三岔湖等景觀正形成新的“網紅”打卡地。

城市丨沒有這個區域 成都東部新區就缺了“後花園”

▲三岔站TOD片區

基於區域的強勢發展,在基建設施上也正在發生大的變化,三岔站TOD項目也在建設中,據悉這一項目面積2080畝,實施範圍573畝,總投資137億元。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呂大勇分析認為:“從成都整個東部的地理及環境來看,三岔湖對於整個東部新城來說意義非凡,首先是基於優質的景觀資源,對於後續區域的文旅產業發展是很好的一個切口。另外,在當前的城市發展中,對於居住環境和城市可持續綠色發展也是中心,也契合成都公園城市的主題。”

幾個月前,東部新區簽約的51個項目中,與生態環境直接有關的項目超過8個。所以,不論是成都城市發展的佈局,還是西部城市的整體戰略發展,三岔湖所在的整個大區域都是未來不可多得的寶地。
以上發展要素對於人口的吸附和區域環境的改善起到很大的改變。從目前的規劃看,成都東部新區精準定位產業發展方向,確定了航空經濟、總部經濟、智能製造、現代物流、國際消費五大主導產業。

從產業落位和規劃看,目前大區域內已經公開的“大項目”就包括,成都港之三岔港、成都奧體城公園、成都體育學院、中日動漫產業園、成都七中分校等。

事實上,很多大企業早就看到這一區域的發揮潛力,在土地儲備和產業分佈上已經展開,從2017年開始已有不少企業密集押注東部新城和簡陽區域。

  • 2017年9月,福星股份擬在簡陽合作拿地4900畝,初期收購5宗地;
  • 2017年9月,綠地集團與四川簡陽市達成投資意向協議,該協議簽訂之後,意味著綠地集團“科技醫療+休閒購物+文化旅遊”的全新產業模式即將落地。該項目總投資150億元,規劃範圍約3000畝;
  • 2018年5月,簡陽市簡州新城龍騰大道以東,漣江大道以南,規劃支路以西,規劃道路以北,82.8134畝土地,中交以4.41億元拿下。4月中交已競得簡陽兩宗111畝地;
  • 2018年8月,四川新希望現代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選址於簡陽市賈家鎮車廠村、麥地村、天宮山村、久隆村、永盛村、埝水村6個村落,規劃總面積12200畝,總投資180億元。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現代休閒旅遊產業發展。

正如此前福星集團拿地時所言,看好簡陽位於四川成都的東大門,有著廣闊的產業承載空間和經濟發展空間。

縱觀世界知名的城市群落,經濟的重要驅動力都在教育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出,成都東部新區目前已有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吉利大學、西南交大軌道交通學院等項目落地。7月10日,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專題會又研究了成都四中東部新區校區、成都七中東部新區校區的設計方案。

在如此強大的推動力之下,東部新區發展將再提速。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成都向東其實具有非常好的一個條件,某種程度上講,這一區域的潛力近兩年開始被發現。區域內規劃定位清晰,這一區域將成為成都新的十年重點發展區域。”
在地產開發板塊,東部新區大區域內域內集結了世茂、新城、旭輝、中交、京漢、碧桂園、新希望等多個地產企業,後續地產市場逐步深化,有觀點認為,東部新區未來3—5年內或將成為成都地產開發市場的熱門區域之一。

近年來,東部新區及簡陽區域在基礎建設、產業導入、和社會福利等多個方面發生著質的變化,勢必會城市西部城市群發展的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