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郡在荊南的巨大優勢,孫權如何鉗制關羽荊州軍團

總得來說,整個荊南可以依地理特點分割為三大區塊,計:武陵山區、洞庭湖區,以及湘中盆地區。武陵山區雖然大但窮的掉渣,大多都是少數民族的地區,經濟價值不高。洞庭湖區,以及湘中盆地區是主要經濟區, 洞庭湖區是最富的地方,而且掌控的整個荊南的水系命脈,從這裡發兵,可以快速順順利利的到達湖南的各個關鍵點。

在整個荊南盆地群中,長沙盆地處在最北端。這樣一個區位無疑是一個巨大優勢,如果你即想北控江(長江)湖(洞庭湖),又想向中南部輻射影響力,長沙盆地都可以做到。

赤壁之戰以後,孫權軍隊控制線越過“幕九連-羅宵山脈”的分水嶺,向湘江流域進軍。拿下了長沙郡洞庭湖流域的三個半縣,設立漢昌郡,之前荊、揚兩州的天然天險邊界,在一開始就已經成為了孫權的囊中之物。為了穩固這一成果,孫吳政權在湘水與湘贛分水嶺之間做了一系列軍事和行政佈局。在三水交匯之地建 “巴丘城”,便是這些佈局中的重要一環。

關羽兵團鼎盛時期擁有南郡、長沙、武陵、桂陽、零陵五郡。但是215年呂蒙進攻荊州,劉備集團會如雪崩一般的迅速丟掉荊南三郡,整個荊南的防線全部崩潰。正是因為吳軍控制了巴丘地段,吳軍就有幾乎絕對的制水權和機動優勢,可以順湘江南下直取長沙(湖南人想必對此應該很有概念)。長沙郡一下,荊南就是嘴邊的肉了,怎麼吃都可以了。

長沙郡在荊南的巨大優勢,孫權如何鉗制關羽荊州軍團


長沙郡在荊南的巨大優勢,孫權如何鉗制關羽荊州軍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